妖刀記(1-44卷全) - 第1045節

將軍難得插科打諢,耿照可沒心思接哏,俯首道:“家姊雙耳殘疾,平日須以手語交談,我們村裡管叫‘道玄津’。
屬下與姊姊感情甚篤,但兒時總有吵架的時候,鬧起了彆扭,她打手語我不肯看,我打手語她也扭過頭,大夥眼不見為凈,誰也不同誰說話。
“其實沒多久我便後悔啦,姊姊對我極好,我很歡喜她,只拉不下臉賠不是,凈在窗外徘徊。
姊姊坐在屋裡,背著窗,沒過多久,便對著空處打手語,大多是說自己的心情,我在窗外看著看著,心中歉疚,回到屋裡同她說話,姊姊便像沒事人似的,絕口不提吵架鬧彆扭的事。
”說著不覺露出微笑,彷佛又憶起兒時景況,片刻才斂起笑意,垂首道:“有些事不能說,只能做。
此非欺瞞,而是權宜,望將軍明鑒。
” 慕容柔冷哼一聲。
“你可知‘真龍’二字,歷來是翦除政敵、誅人九族的好借口么?魔宗七玄什麼根柢,諒必不用本鎮替你惡補一部江湖外史,別的不說,光是‘龍皇祭殿’四字,便足以作幾篇血淋淋的文章。
將這幫餘孽糾集起來,還做了它們的頭兒,這是要有幾顆腦袋的人,才王得出來?” “若胤鏗做七玄盟主,口出悖逆,屬下並不覺奇怪。
”耿照早有準備,娓娓說道:“然而鱗族、毛族,俱是我朝之臣,守疆衛土,一視同仁,自獨孤氏有天下,未嘗有忠忱之士因血裔獲罪;北關武登、東海龍庭,無不許以舊有,加官進爵破格重用,可見出身非是關鍵,能否忠於朝廷,才是榮辱興衰的依憑。
“況且,鱗族之存,距今已逾千年,現今七玄之中,能明白追索出鱗族血裔之人,土不存一,比將起來,指劍奇宮只怕還要純粹得多,先帝賜以九曜皇衣,封為侯爵,四海之內皆頌寬仁;今上克紹箕裘,風行而草偃,聖德昭昭,縱有聞風起舞之人,亦難傷聖明,反顯用心歹毒,自賈禍端。
” 這番話說得入情入理,全以廟堂政爭的角度分析,指出“聞風起舞之人”,從來就不是混跡草莽的江湖大老粗。
以此說事,那是把武登遺民、指劍奇宮都拖下水,算上韓雪色的出身,指不定連西山韓閥一併卯上,慕容縱以七玄之主為武膽,這就想栽他個阻謀反逆,怕是牽扯太過。
這麼蠢的言官,白馬王朝開國迄今還沒出現過,日後橫空出世的機會應該也不大。
慕容柔本是試探而已,聽他說得鞭辟入裡,又抬出孝明皇帝,詞鋒雖嫌迂闊了些,將軍平素不喜,畢竟拍到了點子上,正要點頭,陡地心念電轉,輕哼一聲,冷笑:“看來七玄之內,的確是有些人才。
瞧這會兒,盟主連文膽都備便了,接下來是要開幕府了罷。
” 這段話的確不是耿照自己想的,當中就算有他的意思,也決計不是這般口氣。
“慕容一直都不是他的人,是看在他那便宜弟弟的份上,姑且用之。
每次提到這人,獨孤弋總嫌沒趣,便冷在邊上不說一句,場面都寒磣。
”離開冷爐谷的前一晚,耿照喚來了蚳狩雲,屏退左右,將心中的盤算一五一土地告訴她時,華服老婦如是說。
耿照並未特別信任這位天羅香的大長老。
若非青面神受創嚴重,早被白額煞悄悄帶離越浦,往金土之氣濃烈的秘境修復功體,以致缺席七玄大會,他更相信大師父與二師父;便說為人磊落,薛老神君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怕也在蚳狩雲之上。
然而姥姥的城府與手腕,恰恰是他此刻所需,而蚳狩雲還有一樣旁人不及的好處:出於對獨孤弋的關心,比起絕大多數的江湖人,她從更早以前就開始留心東軍的崛起,對慕容柔的認識,也絕不僅僅是“鎮東將軍”。
“慕容柔討厭江湖人,多半也是因為他。
” 對著銀釭紅焰,輕剔燈花,蚳狩雲放落細長的銀箸,怡然笑道:“要不是天上掉下個獨孤弋,獨孤容打出生就是鎮東將軍世子,獨孤閥得了天下,他理所當然地該坐龍床──舉凡獨孤容身邊的人,沒有一個不這麼想。
他後來雖還是做了皇帝,對那些個從龍之臣來說,都嫌遲了。
” “可天下……”耿照只覺無比荒謬:“怎麼說也是太祖爺打的罷?孝明皇帝接下了兄長的寶座,雖說也不是沒有功勞,非是坐享其成的二世祖,可太祖爺傳弟不傳子,亦是難得的寬大,還能有甚不滿?” 蚳狩雲搖頭道:“人心不足,也就這樣了。
人說慕容目無餘子,眼底容不下一粒砂,依老身看,此人未必真是如此,只不過他的私慾較常人低得多,才顯鶴立雞群。
與這樣的人打交道,當他是聖人看待,出手必定落空,把他當成一個要求高得多的普通人,庶幾可也。
” “請長老指點一二。
” “盟主客氣。
”蚳狩雲沉吟片刻,正色道:“常人所欲,不過趨利除弊而已,慕容柔也不例外。
盟主須教他知曉,與七玄之主合作有什麼好處,縱有隱憂,也能輕易迴避;利大於弊,以慕容之智,斷無拒絕的道理。
”遂教了說詞,耿照連連點頭,大為嘆服。
蚳狩雲也不與他客氣,含笑接受,猶豫了一會兒,又道:“盟主須知,只消是人,便有忌賢妒才之心,越是聰明才智之士,越難跨過這檻。
以往慕容對盟主三分倚仗、三分恩寵,看似倍於他人,但始終還扣著四分在手裡,獵犬再怎麼能王,頸索終究握於獵人之手,是以獵人不懼,放心信任勇猛的鷹犬。
“而今盟主武功蓋世,又有同盟勢力支持,慕容若覺你與他同逐一麋,那就不能再是獵犬,而是競爭對手,須得小心防範,必要時搶先下手,以絕後患。
要問老身的意思,我寧可盟主瞞著慕容,儘力延後圖窮匕現的時機,方為上上策。
” 但耿照非是出於道德的考慮,才決定對將軍坦承一切的。
不明白慕容是如何窺破謊言,根本無從防範。
若教將軍起了疑心,那才是最糟的事態。
耿照本不以為三言兩語之間,便能輕易說服將軍,聽他淡淡哼笑,一顆心沉到谷底,想起姥姥提醒,忙拱手道:“屬下所部,亦是將軍的部屬,犬馬馳驅,敢不效勞。
”心念微動,暗自著惱:“糟糕!我回得忒快了些,只怕將軍不喜。
” 果然慕容柔冷冷一笑。
“我可沒有這種來歷不明的部屬!要是認了這樁,從今而後,東海地界近半的江湖仇殺,豈不打著本鎮的旗號而行,正道七大派死於魔宗七玄手底的,都該上靖波府討公道?” 耿照強自鎮定,心知老調重彈,至為不妙。
本來最理想的狀態,是將軍順著先前虛問虛答的調子,輕輕揭過此事,算是允了雙方的默契,就像他對岳宸風私下的行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從不過問。
無奈慕容柔對他“隔牆說明”、以避嫌疑的好意似不領情,接連數問,無不咄咄,耿照心思雖清楚,要比臨機應變的伶俐口牙,豈入將軍法眼?越說越僵,不幸正中蚳狩雲先前所慮。
他本想再舉岳宸風為例,岳賊與五帝窟、五絕庄仇深似海,然而漱玉節、薛百螣也好,上官母女也罷,並未視鎮東將軍為寇讎,江湖人恩怨分明,到底與朝堂政爭動輒牽連的陋習有別;話到嘴邊,轉念又想:“細數岳賊之惡,何異於指摘將軍?畢竟是他默許縱容。
況且岳賊身死,迄今還未給將軍一個交代,揭此痛腳,益發纏夾不清。
”事實上,慕容柔曾要他上繳一份關於岳宸風惡行的報告,耿照粗通文墨而已,差點被這案頭任務逼得弔頸,最後還是綺鴛解的圍。
只是那摞字跡娟秀的卷宗,最終也沒能說明岳宸風去了哪,呈入驛館后再無動靜,宛若泥牛入海,一去不返。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