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珠子鬧洪荒 - 第51節

第十九願。
我作佛時。
我剎中人盡得天眼。
見百千億那由他世界。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十願。
我作佛時。
我剎中人盡得天耳。
聞百千億那由他諸佛說法。
悉能支持。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十一願。
我作佛時。
我剎中人得他心智。
知百千億那由他世界眾生心念。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十二願。
我作佛時。
我剎中人盡得神足。
於一念頃。
能超過百千億那由他世界。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十三願。
我作佛時。
我名號聞於十方無央數世界。
諸佛各於大眾中稱我功德及國土之勝。
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蠕動之類。
聞我名號乃慈心喜悅者。
皆令來生我剎。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十四願。
我作佛時。
我頂中光明絕妙。
勝如日月之明百千億萬倍。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十五願。
我作佛時。
光明照諸無央數天下幽明之處。
皆當大明。
諸天人民以至蜎飛主動之類。
見我光明莫不慈心作善。
皆令來生我國。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十六願。
我作佛時。
十方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
以至蜎飛主動之類。
蒙我光明觸其身者。
身心慈和過諸天人。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十七願。
我作佛時。
十方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
有發菩提心。
奉持齋戒。
行六波羅蜜。
修諸功德。
至心發願欲生我剎。
臨壽終時。
我與大眾現其人前。
引至來生做不退轉地菩薩。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十八願。
我作佛時。
十方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聞我名號。
燒香散華。
燃燈懸繒。
飯食沙門。
起立塔寺。
齋戒清凈。
益作諸善。
一心繫念於我。
雖止於一晝夜不絕。
亦必生我剎。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十九願。
我作佛時。
十方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
至心信樂欲生我剎。
十聲念我名號必遂來生。
惟除五逆誹謗正法。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三十願。
我作佛時。
十方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
以至蜎飛蠕動之類。
前世作惡。
聞我名號。
即懺悔為善。
奉持經戒。
願生我剎。
壽終皆不經三惡道。
徑遂來生。
一切所欲無不如意。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三十一願。
我作佛時。
十方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
聞我名號。
五體投地稽首作禮。
喜悅信樂修菩薩行。
諸天世人莫不致敬。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三十二願。
我作佛時。
十方無央數世界有女人聞我名號。
喜悅信樂發菩提心。
厭惡女身。
壽終之後其身不復為女。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三十三願。
我作佛時。
凡生我剎者一生遂補佛處。
惟除本願欲往他方設化眾生。
修菩薩行。
供養諸佛。
即自在往生。
我以威神之力。
令彼教化一切眾生皆發信心。
修菩提行。
普賢行。
寂滅行。
凈梵行。
最勝行。
及一切善行。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三十四願。
我作佛時。
我剎中人慾生他方者。
如其所願。
不復墜於三惡道。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三十五願。
我作佛時。
剎中菩薩以香化幡蓋。
真珠瓔珞。
種種供具。
欲往無量世界供養諸佛。
一時之頃即可遍至。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三十六願。
我作佛時。
剎中菩薩欲萬種之物。
供養十方無央數佛。
及自然在前。
供養既遍。
是日未午即還我剎。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三十七願。
我作佛時。
剎中菩薩受持經法諷誦宣說必得辯才智慧。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三十八願。
我作佛時。
剎中菩薩能演說一切法其智慧辯才不可限量。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三十九願。
我作佛時。
剎中菩薩得金剛那羅延力。
其身皆紫磨金色。
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說經行道無異於諸佛。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四十願。
我作佛時。
剎中清凈照見十方無量世界。
菩薩欲於寶樹中。
見十方一切嚴凈佛剎。
即時應現。
猶如明鏡睹其面相。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四十一願。
我作佛時。
剎中菩薩雖少功德者。
亦能知見我道場樹高四千由旬。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四十二願。
我作佛時。
剎中諸天世人及一切萬物。
皆嚴凈光麗。
形色殊特。
窮微極妙。
無能稱量者。
眾生雖得天眼。
不能辨其名數。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四十三願。
我作佛時。
我剎中人隨其志願所欲聞法。
皆自然得聞。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四十四願。
我作佛時。
我剎中菩薩聲聞皆智慧威神。
頂中皆有光明。
語音鴻暢。
說經行道無異於諸佛。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四十五願。
我作佛時。
他方世界諸菩薩聞我名號。
歸依精進。
皆逮得清凈。
解脫三昧。
住是三昧一發意頃。
供養不可思議諸佛而不失定意。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四十六願。
我作佛時。
他方世界諸菩薩聞我名號。
歸依精進。
皆逮得普等三昧。
住是三昧至於成佛。
常見無量不可思議一切諸佛。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四十七願。
我作佛時。
他方世界諸菩薩聞我名號。
歸依精進。
即得至不退轉地。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四十八願。
我作佛時。
他方世界諸菩薩聞我名號。
歸依精進。
即得至第一忍。
第二忍。
第三忍。
於諸佛法永不退轉。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准提一口氣說完這一大篇話,頓時又是大片的功德落下,終於本錢夠了,可以成聖了,頓時一陣威壓從他們兩個的身上發出,又證明有兩個聖人產生了,自此,鴻鈞欽定的聖人終於都成聖了,洪荒也開始進入聖人時代。
正文 第五十二章 三清散夥三清自從成聖后,回到昆崙山,老子開口說道:“我演算天機,發現那巫妖二族氣數將盡,到時候將人族大興,我們乃是立教成聖,還要行那教化之事,看來我們還要收幾個徒弟啊。
”通天得意的說道:“是啊,是啊,幸好我有先見之明,已經收了幾個徒弟,現在有徒弟服侍,就是爽啊,哪像你們,孤家寡人一個。
通天現在還真的收了幾個徒弟,上次他出去收徒,在不周山上收了一隻大老鼠,他就是多寶,資質還不錯,現在已經是太乙金仙的修為了。
還有就是在東海邊收了三個女子和一個男的,分別是三朵雲彩和一縷清風化形,他們就是三宵和趙公明。
這幾個徒弟的資質都很不錯,這會兒老子說起徒弟的事,他自然是非常得意了,因為在收徒方面,全面壓制住了老子和元始。
看到通天在那炫耀,元始冷哼一聲,心想:“我一定要收幾個資質比你那幾個徒弟還好的,氣死你,看你還炫不炫耀。
”元始不爽的說道:“哼,有什麼好炫耀的,到時候我收的徒弟一定會比你的優秀的,我要讓你知道,哥哥始終是哥哥,做弟弟的就別老想超過哥哥了。
”老子到也沒想太多,他修的是無為之道,對於徒弟的事他也不是很在意,他要收就收大毅力大恆心者,對心性要求極為嚴格,要不然怎麼彰顯自己作為大師兄的特別啊。
三清收徒正式開始。
三清分開后,老子下山周遊各地,收徒一事完全憑緣分,也不做什麼宣傳,就這樣走走停停,不過還真的是瞎貓撞上死耗子,讓他收到了一弟子,名曰玄都。
這玄都有大毅力,每遇到一座大山,便跪地三月,若是無人,便再去尋找,完全是一副‘毅力好,求收徒’的樣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