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風流(修改版) - 第944節

眾官員發出聲嘶力竭的一聲大喊:“看見了,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朱宸濠狂笑數聲,回頭對滿臉是血的孫遂道:“孫巡撫,你聽到了么?他們都看見了,你現在可以安心了吧。
告訴我,你願不願意隨本王討伐逆賊?那皇位上坐著的根本不是太祖的子孫,這回你該信了吧。
”孫遂循聲張口一噴,滿口鮮血噴洒如煙,將朱宸濠頭臉上噴上了一層血霧,朱宸濠高聲怒喝,抬手從衛士手中抽出兵刃來,只一揮,孫遂的頭顱便滾落在地。
叛亂開始,朱宸濠定下的策略是,先穩固南昌江西牢牢控制住,再舉兵東進攻打南京,打下南京之後便作為都城正式登基。
手下的兩名左右丞相是李士實和劉養正,李士實是致仕的刑部侍郎,在江西本地頗有名望,雖然年老,但朱宸濠要的便是他的聲望。
而真正成為他的首席謀士便是一位南昌府的舉人劉養正,此人常年出入寧王府為幕僚,精通軍事,善於謀划,被朱宸濠任命為軍師。
在劉養正的謀劃下,朱宸濠派人迅速控制南昌府各衙門,同時控制住南昌兩萬多兵馬的指揮權,以滲透其中的依附自己的將領替代指揮之權,同時放出各衙門關押的囚犯編隊入軍,將江西南昌府內所有衙門的庫銀盡數搬入王府庫房,光是這一項便得軍資數十萬兩金銀。
於此同時,在南昌府中拉民夫入軍擴充兵馬,沒收百姓富戶田宅私產充為軍糧,並下令江西其他各州府拉攏結交的軍中將領同時舉事,幾乎一夜之間,便將江西大部分州府納入囊中。
舉事第三日,朱宸濠在寧王府前親自下令處決了數十名拒不脅從的軍政官員,同時舉行誓師大會,許下重諾承諾跟隨自己‘討賊’之人將來會得到高官厚祿的封賞,隨後派王府親信徐欽、萬銳、周瑞、陸呈、謝鳳、余詳、馬效良等人各自充當主要主要部門的官長職位。
召集從各州府陸續調集而來的近五萬兵馬號稱雄兵十萬出南昌府東進,逼近九江、南康等地。
第五日徐欽萬銳率三百餘兵船順江而下輕鬆佔領南康,南康知府陳霖不佔而逃,佔據南康的第二日,大軍再行攻擊九江府,九江兵備曹雷、知府汪穎也當了逃兵。
至此九江南康兩府盡入朱宸濠囊中,南京的門戶只剩下安慶一府,但在氣勢高漲的叛軍眼中,這一切已經不是障礙,朱宸濠已經開始憧憬佔領留都南京登基為帝的美夢了。
第一卷 蔚州雪 第八一六章 守仁受命宋楠知道了叛軍的大致行動,心中甚為憂慮,照如此發展下去,安慶恐將不保,南京也難守住,若被朱宸濠攻下南京,後果將難以設想。
↖w.南京是留都,是太祖建立大明時的都城,其戰略意義極為重大;南京一旦被攻下,不僅從人心上給了朱宸濠稱帝的信心,且南方諸省皆成離巢之卵。
有了長江天譴為屏障,朱宸濠可以從容佔領長江以南沿海西南諸地划江而治。
這不是聳人聽聞,朱宸濠私下勾結的南方軍政官員雖然並未全部投入朱宸濠的懷抱,但一旦南京被拿下,和朝廷遠隔一方不通訊息,這些人的行為便不可預知了。
問題是,宋楠如果調集兵馬南下剿賊,起碼還要準備數日時間,大軍抵達南京安慶一帶也需要六七日時間,這當中一耽擱便有十幾日的光景;雖叛軍也需要休整,安慶也不是那麼容易攻破的,但若不抓緊採取措施,在大軍趕到之前穩住局面的話,讓朱宸濠攻下了南京城之後,平叛大軍趕到便沒有多大的意義了。
那將成為一場曠日持久的攻防戰。
有著長江天譴為天然工事,宋楠知道那仗有多難打。
宋楠在奉天殿的燭影中徘徊良久,在眾官員獃滯的目光中來回踱步,終於做了個決定;此次平叛需要有人牽扯朱宸濠大軍攻擊南京的腳步,這個人必須要拖到朝廷大軍趕到戰場,不僅需要大智慧,還需要大謀略。
宋楠一下子便想到了王守仁,雖交往不深,和王守仁于軍事上也談論的不多,但宋楠覺得王守仁不論從文才還是軍事才能上都有一套;同他共赴贛南的途中,兩人一路上談論了不少這方面的內容,王守仁對很多戰役都有著獨到的見解。
宋楠決定賭一把,事實上,除了王守仁他也想不出什麼合適的人選,也誰都不敢相信。
現在的問題是,王守仁手中只有兩衛兵馬,江西全境落入寧王手中之後,贛南一帶卻安然無恙,王守仁必然陳兵以待,寧王爺不打算先和他死磕。
但若要王守仁拿這兩衛兵馬去反攻寧王的叛軍,卻又是不現實的,為今之計,要讓王守仁有召集調動左近州府兵馬的權利,這樣才能集結兵馬牽制叛軍的步伐。
宋楠立刻趕到乾清宮中,正德剛剛睡下,宋楠也顧不得許多,站在床頭將自己提議王守仁出人剿賊兵馬副都督的話說了。
正德硬撐著上朝,身子早已不爽利,回來后又咳血數口,哪有心情去討論這些問題,只閉目擺手道:“朕將剿賊之事拜託與你,你便便宜行事便是,你的決定朕自然會支持;從現在起,關於剿賊之事決定你可和司禮監張永商議擬旨而決定,事後張永報於朕知曉便是,不必再事事請旨了。
”宋楠躬身退出正德的卧房,他心中不知何種滋味,正德說出這樣的話來,預示著自己可以全權決定討逆事宜,雖然僅局限於討伐反叛之事,但宋楠第一感覺到了為所欲為的感覺。
這種感覺真的很美妙,難怪那麼多人要做把持朝政權傾朝野予殺予奪的權臣,那麼多人要爭奪至高無上的權利,怕是迷戀於這種不受拘束的權利吧。
宋楠和張永火速擬旨,任命王守仁為剿賊兵馬副都督之職,通報內閣之後,一小隊傳旨的親兵連夜快馬奔赴江西宣旨;宋楠不惜從京營中挑選出五十匹神駿來作為他們的腳力用於路上換乘;算算腳力,若日夜兼程的話少則三日,多則三天四夜便能抵達贛南,那時候寧王大軍也許只能攻下安慶,絕不可能攻到南京城下。
京城中,宋楠馬不停蹄的調集兵馬物資糧餉率大軍南下平叛之時,江西南部死守贛州的王守仁迎來了數十騎繞道福建趕來的滿身倦塵的傳旨錦衣衛親軍。
此次傳旨的人不是內廷太監,也不是朝廷官員,而是錦衣衛大漢將軍營的僉事李大牛。
隨同他一起前來的居然還有前番跟著宋楠一起來平叛的錦衣衛總衙指揮僉事王勇。
這搭配有些不倫不類,王守仁也覺得納悶,後來他才知道,原來錦衣衛大漢將軍繞道福建境內趕來傳旨的途中,在武安梁野山的山道上遇到了王勇率領的兩百錦衣衛親兵,而王勇之所以在梁野山出現,就是當日為了掩護鎮國公押人犯撤離時留下阻擊追兵的。
王守仁自然喜出望外,多了錦衣衛的幾百人雖然不算什麼,但多了那幾百隻火銃可不是開玩笑的,起碼於守住贛州城有極大的作用,王守仁正擔心這座贛州城如何能在滿目盡墨的江西屹立不倒;事實上他手下已經有人建議撤往西南的貴州和粵地,避免成為叛軍的眼中釘了。
任命王守仁為剿賊兵馬副都督的聖旨當著贛州眾官員的面宣讀出來,王守仁立感壓力巨大,雖然陞官重用是可喜之事,但王守仁知道,這個副都督可不好當,絕不是簡單的陞官升職那麼簡單。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