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風流(修改版) - 第940節

“鎮國公,我兵部行事自有一套辦法,前日早朝上,皇上授命兵部全權平息叛亂之事,有些事鎮國公還是不要過於勞神費心的好。
鎮國公剛剛歷險歸來,該好生的將養休息才是,這件事便不要管了。
”陸完終於忍無可忍,話中帶刺的說出這番話來。
宋楠嘆了口氣道:“不是我想多管閑事,我實在對於你兵部的能力有所懷疑。
這次寧王反叛那是準備充分的,我和他庇護的山匪交手,連山匪都配有火銃和馬匹盔甲,更何況是依附於他的叛軍了。
他這麼多年來苦心經營斂聚了大量的財富,朝廷不是沒錢么?這又要打仗,我是怕你們吃虧啊。
”“不勞費心,朝廷平叛的銀子還是有的,兵器馬匹糧餉也是足夠的。
”陸完冷哼道。
宋楠皺眉問道:“是么?足夠?年前你們可不是這麼說的,我北伐收復河套的時候,內閣首輔楊大人和外廷諸位大人可都是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哭窮,搞得我欠下一屁股的債。
原來我帶兵打仗便沒有錢,你兵部打仗便錢糧充足?”陸完驚覺失口,支吾道:“我不跟你吵,現在可沒心情跟你翻舊賬。
”宋楠怒目喝道:“這是什麼話,你們這是把朝廷的銀子當成自己的銀子了,把持著財政大權便不許他人染指?簡直是荒唐。
”楊廷和不能讓宋楠將此事鬧大,忙咳嗽一聲道:“鎮國公你誤會了,陸大人說的錢糧是年後收上來的去歲財稅,否則哪裡有錢糧平叛?眼下當務之急是平息寧王叛軍之亂,而非對舊事纏雜不清,鎮國公當不會不知道輕重緩急吧。
”宋楠冷笑道:“我自然知道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不重要的。
這次平叛我要領軍出征,兵部可以歇歇了。
”“什麼?這叫什麼話?皇上已經授命了兵部,憑什麼你去?”陸完叫道。
宋楠不搭理他,拱手朝正德道:“皇上,臣請出征平叛,請皇上應允。
”正德本就屬意宋楠,之所以下旨給兵部授權平叛,那是因為謠言宋楠已死不得已而為之,此刻宋楠自請出征,他求之不得;於是道:“朕答應你,你帶兵出征,朕很放心。
”陸完叫道:“皇上,您可是授命了兵部的,臣已經做了大量的調度,平息叛亂指日可待……”正德撓了撓頭道:“那聖旨便作廢了吧,之前鎮國公沒有歸來,你兵部擔此大任也是迫不得已,現在宋楠回來了,朕想著,他歷經大戰,於事更為有利。
”陸完求救般的看著楊廷和,楊廷和眼觀鼻鼻觀心沉默不語,倒是費宏氣炸了肺,出列大嚷道:“焉有是理?兵部有沒有過錯和敗績,皇上下達的聖旨豈能說作廢便作廢?這不是朝令夕改么?恕臣不敬,皇上這是縱容某些人專橫囂張的風氣。
就在剛才,有人在奉天殿外將御馬監首領馬永成杖斃而是,這件事不知皇上可知曉否?”正德一驚,他沒想到宋楠下手這麼快這麼狠,馬永成已經被他杖斃在殿前了,於是問道:“宋楠,你說拿馬永成朕是同意的,但你怎麼就直接打死了他了?”宋楠拱手道:“皇上,馬永成勾結叛賊朱宸濠通風報信,本就是死罪,臣杖斃了他有什麼不對?”“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就算馬永成是死罪,朝廷只有程序定罪行刑,你有何權力杖斃馬永成?”費宏喝道。
宋楠冷笑道:“說的好,我這麼做自然是有原因的,一來非常時期杖斃通敵之人乃是震懾宵小之輩,警醒蠢動之人。
京城之中,各地官員中,誰能知道有多少是被寧王收買之人?我便是要告訴這些人,但發現從快從重嚴懲不怠,這是戰時的策略。
二來,你們說我不守規矩,那是因為我之前太守規矩了,故而好好一個大明朝被你們當中的一些人弄得紛亂不堪。
今日作亂,明日作亂,這到底是為什麼?我算是想明白了,亂的根源便是你們這幫人,嘴上喊著法令規矩,暗地裡卻干著不守規矩不尊法令之事,我絕不肯相信你們。
”“什麼?”“簡直放肆。
”“一派胡言。
”外廷眾官一片嘩然,連正德也被宋楠這大膽的話語驚得愣在寶座之上,張侖以及一干侯爺將領們也都張著嘴獃獃不語。
宋楠這些話是公然將矛盾激化,直接攻擊外廷官員,將大明朝所有的禍亂都歸於外廷身上;特別是當庭如此指責,那是極為極為不妥的,這也和宋楠一向較為低調的作風迥異。
楊廷和再也無法保持沉默,緩緩走出伸手示意眾人平靜下來,默默看著宋楠開口道:“原來鎮國公眼中,我外廷諸位大人都是庸碌尸位素餐之輩,原來大明朝倒是你鎮國公獨立支撐著的,照國公爺這麼說,我等乾脆全部辭官歸老便罷,由你鎮國公獨攬大權如何?”宋楠冷笑道:“楊首輔你愛怎麼想怎麼想,我說的是你們中的一部分人,你若執意辭官歸老,我也不會去勸你留下。
”楊廷和冷聲道:“我為何要歸老?想我楊某忠心耿耿為皇上效忠,為朝廷鞠躬盡瘁,今日卻被你如此指謫,這件事鎮國公非要說個清楚不成,否則必不能干休。
”宋楠道:“那又如何?”楊廷和厲聲道:“楊某持身為正,怎受人當面造謠潑污?你去看看我府上,我家中僕役不過雙數,每餐素菜兩盤素湯一碗,出門青騾小車,僕從數人。
我家夫人至今穿著布衣素裙,連像樣的首飾都沒有;而你鎮國公高宅大廈住著,出門前呼後擁,家中豪奢萬分,你卻來指責我們尸位素餐,天下間焉有此理?”宋楠大笑道:“楊首輔讀書讀多了,昏了頭了吧,清廉二字可是分為兩層含義的,一為清一為廉,清者乃是處事得當稱職有能力之意,可理解為清正而非清貧,廉者乃是固守操守不貪污腐化之意;楊首輔固守清貧宋某固然欽佩,然清是清、廉是廉,清者未必廉,廉者未必清,這個道理難道還要我解釋么?”楊廷和怒道:“你的意思是我不稱職了?處事不清了?”宋楠道:“既然你跳出來,我也不怕當面得罪你,你處事確實不太清。
”“請將話說清楚,否則你血口噴人污我名聲,我今日和你拚命,哪怕血濺朝堂也要在皇上面前求個清白。
”正德萬沒料到宋楠今日性情大變,今日的行為可謂失當,這是大鬧朝堂的架勢了,對外廷的指責也過於激進,若當真要做個評判的話,正德倒是有些偏向外廷這一方;於是正德開口道:“宋楠,不要胡鬧,眼下可不是你們吵架的時候,平息叛亂才是頭等大事。
”宋楠拱手道:“皇上息怒,今日臣說了些不該說的話,但臣憋得太久了,朝廷之中的事情掩藏著始終不是好事,臣固然不願將矛盾公開化,但臣不願再看到大明江山千瘡百孔,禍亂叢生的天下是難有中興之望的。
臣本以為,收復河套絕了外患便可讓天下安定朝政平穩,但臣錯了,攘外雖重要,安內同樣重要,今日是寧王,明日未必不會有個什麼其他的王爺。
朝廷不力是一切的根源,皇上授予這些人管理朝政的權利,而他們不能阻止內亂的產生,他們便有責任。
”楊廷和道:“一殿之臣,我們有責任,你鎮國公便置身事外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