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聽出宋楠的話語中似乎話中有話,側頭問道:“宋楠,朕跟你說這件事便是要聽聽你的意見的,聖旨未下,此事便無定論。
說老實話,朕雖做出了這個決定,其實心中也覺得有些不太自在,朕雖然對寧王世子也頗為喜愛,但歸結到底還是因為母后的力薦。
朕其實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沮喪,總之,五味雜陳難以言表。
”宋楠當然明白正德的感受,聖旨一下,那寧王世子便成為大明朝未來的主人,正德心中豈能甘心?加之這又不是自己的親兒子,雖然從大道理上說,都是朱家的江山延續,但私心中豈會有那麼豁達。
“皇上,臣豈敢有什麼意見,皇上若做了決定,臣必會第一個舉手贊成的;不過立嗣之事太過重大,如果皇上當真需要聽臣的意見的話,臣倒是有幾句話要說。
”“哦?你且說,朕就是要聽聽你的意見。
”“謝皇上,那臣便直言了;皇上身在宮中,對外界之事恐難以盡數知曉;臣忝居錦衣衛指揮使一職,每日大量信息匯聚案頭,有些事臣會斟酌上奏,有些事臣只當是謠言置之一笑,然而那些謠言有些未必便沒有根據。
雖然臣一直致力於改變錦衣衛衙門捕風捉影的查案手段,但如果涉及朝中大事,或者影響惡劣之事,臣還是會鼓勵手下去弄個明白,起碼也要給當事之人一個清白,嚴懲造謠生事者。
”“朕對你很放心,錦衣衛衙門在你手裡也好過歷朝,不過你說這些作甚?朕可不是要聽你錦衣衛衙門的運作之事的。
”“皇上,臣的意思是,皇上要立寧王世子為皇子之事太過重大,一個即將成為皇子之人,必不能有絲毫的污點和過失。
”“你今日說話有些奇怪,一個七八歲的孩童能有什麼過失和污點?”“皇上容稟,七八歲的孩童身上自然是沒什麼過失和污點,事實上寧王世子確如太后所言是個聰明伶俐之人,但如果他成為皇子,那便不是他一個人的事情了;其父母爺姥乃數代以內的親眷都需要是身家清白之人才可,如果這些人有污點和重大過失,或者是有作姦犯科之事,那必會影響到對這七八歲孩童的風評,不知皇上以為然否。
”正德緩緩點頭道:“這倒是有道理的,不過寧王一家倒是沒什麼過錯,朕從未聽說過關於寧王府的不好的言論,往上追溯四代,初代寧獻王乃是太祖爺十七子,同燕王共鎮沿邊兵馬,其後數代均鎮守南昌府,並未有何不妥之處。
”宋楠很想說:那寧獻王朱權曾經雖燕王靖難,可是有奪位的先例的。
但宋楠豈能這麼說,若無燕王靖難,哪有正德這一脈執掌大明天下的後事,對正德來說,朱權隨同燕王靖難不是造反,反而是立下了大功才是。
“皇上,臣說過,每日案頭都有些風聞之事上報,其中不乏涉及王公大臣貴族勛戚之人,這當中也包括了當今寧王朱宸濠。
”“哦?有關於朱宸濠的不好的傳聞么?”正德有些驚訝,在他看來,寧王是個和善有趣之人,和自己也頗為交好,在藩王之中,若說有誰自己能夠說說知心話,那除了寧王倒是再無別人了。
“皇上聖明,傳聞確實是關於寧王的,臣雖將這些事當做笑談,但現在既然要立其子為皇嗣,便有必要將這些盡數告知皇上。
”“都有哪些傳聞?你說出來,朕也開開眼界。
”宋楠正襟危坐,低聲道:“傳言寧王和江西鳳陽府南京等地的官員之間交往甚密,私下裡有拉幫結派之嫌。
寧王和朝中某些大臣也過從甚密,。
”正德啞然失笑道:“就是這些事?這也算是大事?雖然大明藩王不主政務不領兵馬,但可不是禁止他們不與人結交。
,這等事官員之中私下裡甚是盛行,朱宸濠不能免俗,但那也不是什麼過錯吧,最多是對聲譽有些損害罷了。
朕會嚴令他立刻將青樓售出,免得授人以柄。
這些事根本不算什麼的,倒是稟報這些事的人要嚴查,連這等事都要來上報,明顯時唯恐天下不亂。
”宋楠翻翻白眼拱手道:“皇上說的是,除了這些還有些風聞。
”正德笑道:“宋楠,朕真的有些可憐你,每日盡在這些雞毛蒜皮之事之中淹沒,倒是委屈了你了。
朕覺得你該放些精力在國家大事上,改日你提個人選,將錦衣衛指揮使的職位卸任了,朕不忍你依舊被這些瑣事所羈絆。
你是干大事的人。
”宋楠道:“謝皇上關愛,臣也有此意。
但臣的話還沒說完呢,關於寧王的風聞可不止那些雞毛蒜皮之事。
”正德起身道:“朕有些累了,你陪朕回去吧,這些事改日再說,今日大年三十,你也該回去陪陪家人親眷,朕不好老霸佔著你,要被你的妻妾們指責朕不通情理了。
”正德舉步往亭下走,身後傳來宋楠的聲音:“皇上,有人舉報寧王居心叵測圖謀不軌,有陰謀篡位之心。
”正德身子抖了一抖,停步回頭道:“你說什麼?”“臣接到稟報,寧王朱宸濠私自擴充衛隊,派人去廣州府採購皮甲鐵錠等物,行事出乎常規。
有消息稱其與地方官員勾結,從這些官員手中購進軍備,在南昌府侵吞民田,私營宗室不準經營的稻米鹽務等產業,並有包庇勾結江西當地匪盜之行。
”正德臉色劇變,驚呼道:“什麼?竟有此事?”宋楠緩緩道:“這些都是臣接到的稟報,臣謹記皇上教誨,宗室之事錦衣衛不便插手嚴查,或許這些都是謠言,臣也希望是謠言,但若是寧王世子要過繼為皇子,臣便不得不建議皇上准許臣對這些事進行一番調查了。
若這些事都是真的,寧王世子還能否成為過繼的人選,便需要皇上謹慎斟酌為之。
”正德捂著胸口大聲咳嗽,宋楠忙上前替正德抹胸順氣,正德閉目喘息半晌,扶著亭中廊柱穩住搖搖欲墜的身子道:“宋楠聽旨。
”宋楠忙行禮接旨。
“朕給你十日時間,正月初十之前查清這些謠言,若是假的,必須嚴懲造謠生事者,若是真的……朕……朕在做計較。
”“臣遵旨,十日內必給皇上證據和答案,皇上千萬不要因為此事心煩,臣不希望皇上又為了這件事傷神費心。
”正德吁了口氣微笑道:“朕不會的,朕只是想知道真相,朕想知道,這些朕表面上看起來個個忠心的藩王臣子們還會給朕什麼樣的驚喜。
小永子,扶朕回去,宋楠你告退吧。
”張永遠遠聽到正德的呼叫聲,忙小跑過來,正德扶著張永的手臂頭也不回的下亭而去。
宋楠在亭上呆立半晌,嘆了口氣闊步出乾清宮而去。
...第一卷 蔚州雪 第七八四章 陽明先生正德八年的新年表面上熱熱鬧鬧,按理說,這個新年是大明上下最為舒心的一個新年,但其實並非如此;外患雖除,奪回河套之後,今後將著力經營鞏固,無非是大把銀子砸進去的問題,但朝中內憂卻不是如抗擊韃子那麼的簡單。
解決外患可用武力,舉大軍與敵死戰,以大明的軍事實力,就算一時不能根除,但也決不至於有大的紕漏。
但是朝中內憂卻比除外患要複雜了萬倍,而且稍有不慎甚至比韃子入侵還要危險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