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風流(修改版) - 第899節

宋楠哈哈笑道:“家醜不可外揚是么?但我覺得你的話不太可信,這直接影響到我對貴國和議的誠意有所懷疑。
說實話我對你的說辭一點也不信,焉知你不是在故意誆騙我們,說不定把禿猛可並沒有死,你們也並沒有什麼新汗,一切都是詭計罷了。
”胡洛真嚇了一跳,差點被一塊牛肉噎住,飛速的嚼了幾下伸脖子咽下去指天發誓道:“長生天在上,我韃靼人從不騙人,再說這等大事,誰敢胡亂造謠?三王子即位本人全程參與,怎會有假?達延汗和二王子的屍首還停在金帳之中呢。
”宋楠冷聲道:“是么?但就算你說的是真的,我想也應該不是什麼叛亂吧,以把禿猛可的威望,你們這些人視他為神明,又怎會因為戰敗之事便背叛他。
”胡洛真想了想終於長嘆一聲道:“也罷,我便實話實說了,我不想讓你們誤會我們的誠意。
事情是這樣。
”胡洛真一五一十將昨夜發生的驚心動魄之事盡數說出,宋楠和眾將聽得頭皮發麻,萬萬想不到韃子的性情如此直接,昨天自己剛剛給他種下了一顆種子,轉眼間便在巴爾斯的心裡生根發芽了;這廝倒也膽大包天,當著把禿猛可的面一刀宰了烏魯斯,把禿猛可居然就此氣死了,帳下的那些首領和部族長老們居然也都信了三王子的話,相信烏魯斯是心懷不軌之人,居然讚賞巴爾斯的行為,認為他勇悍無畏,承認他應該繼承汗位。
韃子們的行為和思想還真是有些奇怪,宋楠很想再見見這位三王子巴爾斯,好好的探討一下他的心路歷程,感嘆一句:我真的搞不懂你耶!胡洛真離去之後,明軍大帳中成了一片水鴨子聚集之地,眾人親耳聽到這不可思議之事後,驚愕好笑之餘,對前番宋楠放走巴爾斯的不解也都釋懷了。
有將領毫不掩飾的道:“原來這一切都在大將軍的算計之中,大將軍真乃神人也。
”“是啊,大將軍簡直是諸葛在世,神運算元下凡,我大軍不費一兵一卒便讓把禿猛可這老賊死於非命,讓韃子失去作戰的能力,我等真是五體投地。
”宋楠苦笑道:“別拍馬屁,這事兒我也預料不到,我不殺巴爾斯只是不想讓兩國之間的仇怨深到不可化解的地步;和巴爾斯說的那些話確實有挑撥之意,但誰能想到他回去就干,而且乾的那麼直接,更奇怪的是,居然還成功了。
”眾人倒沒覺得巴爾斯有多麼好運,反倒覺得冥冥中似乎有人眷顧宋大人一般,宋大人出兵打仗,這些好事為什麼盡落在他頭上?也真是怪事一件。
第一卷 蔚州雪 第七七五章 內憂數日來,身為信使的胡洛真成了最忙碌之人,來回穿梭於韃子和明軍大營,替宋楠和巴爾斯鴻雁傳書;巴爾斯的動作夠快,這個十五歲的少年顯現了他超出年紀的決斷和勇氣,頂住壓力下達了全軍撤退的命令。
狼山陰山大青山以南韃靼人的各個聚集地很快都接到撤離的命令。
很多人不願捨棄這塊膏腴之地,對新汗的即位也抱有微詞,不少部族選擇了拒絕撤離;為了配合巴爾斯的命令,宋楠分兵兩路,一路沿喀拉江北上,接管巴爾斯退出之後的烏拉特中后旗的大片土地,另一路經五原橫掃母納山以北和陰山以南的大片草原,將零星反抗的韃子兵馬盡數擊潰,用了半個月時間,將大軍推進到狼山陰山南麓,徹底將河套地區納入囊中。
十二月初八,朝廷聖旨抵達陰山以南牛頭河岸邊的明軍大營,對大軍收復河套地區表示嘉獎的同時,任命楊一清為全權和議欽差,在陰山南麓和韃靼國展開和議。
這次和議幾乎沒有任何的爭議,秉承著之前宋楠和巴爾斯達成的種種約定,做了詳細的明文規定,兩國自正德七年十二月初八日訂立和議之日起罷兵休戰,雙方以陰山狼山大青山為界,從此各分東西,不再侵入對方的領地。
面對韃靼國的窘境,宋楠和楊一清同意了巴爾斯的請求,同意在恰當時機開設兩國邊貿,緩解韃靼國國力貧困資源匱乏的窘境。
同時,巴爾斯承諾,將不再從莫斯科大公國進口火器,驅逐莫斯科大公國貿易使臣,從此老死不相往來。
宋楠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敲竹杠的好機會,在了解到韃靼國如今糧食短缺,國力艱難的情形之後,宋楠單獨召見了韃靼國和議使臣胡洛真,私下提出在雙方邊貿尚未開通之前可以以私人名義賣給對方糧食布匹等物應急。
胡洛真高興的差點給宋楠磕頭,因為此次和議中他一直想讓兩國停戰之後便實行邊貿互市,因為韃靼國中的情形已經糜爛之極,這一次大戰幾乎耗盡了國中所有的財力和人力,糧食物資已經耗空,如不採取措施,無數百姓將不會熬到明年夏天。
宋楠這個提議當真是雪中送炭一般的珍貴。
然而,韃靼國中已經沒有什麼錢物可以交換這些糧食,拿什麼買這些糧食成了一個問題。
胡洛真試探性的提出可否暫時欠著,到時候加息歸還,被宋楠毫不留情的一口回絕。
之後又提出以戰馬和韃靼國美貌少女來交換,宋楠倒是動了一下心,但很快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或許換來數百韃靼美貌少女回到大明倒是搶手貨,有個韃靼少女作為發泄玩弄的工具或許能成為大明貴族中的時尚,但宋楠一想到自己等同於人販子或者皮.條客之類的職業,便不願趟這趟渾水了。
到最後,宋楠隱晦的提出,以大青山北麓發現的一處精鐵礦脈所產的精鐵作為交換的條件后,胡洛真這才明白了這位大明鎮國公的如意算盤;這處精鐵礦是韃靼國中十幾座鐵礦中產量最高品質最好的一處礦脈,宋楠這麼做便等於間接限制住韃靼國武備增加和裝備,這一手不可謂不高明。
雖然韃靼國眾人感受到宋楠滿滿的惡意,但面對全國上下缺衣少糧的窘境,他們不得不認真的考慮這個問題。
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宋楠只是要求以出產的精鐵交換,並未要求佔據這座礦脈,也就是說將來等國力恢復之後,這筆交易可以隨時取消,倒也並沒有什麼太大損失。
所損失的不過是這恢復的幾年時間裡,全國的武備之事怕是要落後。
但既然已經決定停戰不打,武備滯后倒也不是什麼太大問題,唯一擔心的是明人撕毀協議悍然發動進攻,若真是如此的話,以韃靼國如今的實力,就算武備齊全,恐也抵擋不住。
於是乎,經過數日的爭吵,最終巴爾斯還是拍板下了決定,和宋楠簽訂了以糧食布匹換取國中精鐵和部分馬匹的決定。
在價格上自然是吃盡了苦頭,宋楠幾乎將糧食賣成了珍珠價,韃靼國上下大罵之餘,卻也不得不咬牙籤訂了協議。
按照宋楠的請求,朝廷下令恢復黃河以北的原大寧衛、東勝衛、開平衛,形成三點一線的防禦體系,同時計劃在縱深側首設立五原衛、得勝衛、平北衛、山南衛等四座衛所,形成七子連珠的聯合防禦體系,將長城沿線的防禦縱深往北推了八百餘里,牢牢控制住河套地區。
兵力的配備也做了大規模的調整,原山西陝西幾大邊鎮一下子成了內陸的城鎮,其所配置的兵馬也將相應北移。
但其實最根本的問題還在於建設這些衛所的錢財和將來的補給線,這些問題不解決,這些衛所都是站不住腳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