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風流(修改版) - 第892節

,,在那門神鷹大炮的周圍爆炸,數間房舍起火,炸死了十幾名韃子兵,但卻無一命中神鷹大炮。
神鷹大炮左近的炮手們也意識到自己是目標,手忙腳亂的想找東西掩蓋炮身,數十名弓箭手齊刷刷朝空中射箭,雖然是徒勞,但也起碼好過什麼都不做。
,依舊沒有命中目標,上面的士兵似乎意識到高度太高,無法瞄準,竟然冒著被箭支射中的危險緩緩下降;終於在某一高度上,,兩顆落在神鷹大炮旁邊,黑煙騰空,巨大的轟鳴之後,那門神鷹大炮倒塌了半邊,後方的機軸和零件被巨大的爆炸衝擊力炸的變了形。
顯然是報廢了。
接下來,又有七八門神鷹大炮被空中的明軍發現,他們像是嗜血的蚊蟲一般紛紛聚集到神鷹大炮的上空,一個個的將這些大炮炸成廢品。
“啊。
”把禿猛可目睹這一切氣的暴跳如雷,連聲叫道:“放箭放箭,不能讓他們降低高度,拿我的金烏弓來。
”“父汗,上回用此弓傷了身子,現在不能在用了。
”烏魯斯忙勸阻。
,把禿猛可眼珠子發紅,怒罵道:“快去拿。
”烏魯斯無奈,只得命人去取金烏弓,把禿猛可抖落身上的棉大氅,一把抓起金烏弓馬步一蹲發一聲沉悶的吼叫,咯吱聲中,金烏弓被緩緩拉開,把禿猛可的臉色變得血紅,緩緩瞄準一艘飛近上空的熱氣球嘿然一聲,弓弦嗡嗡震響,一直箭如一抹殘影直衝天際,正中一隻熱氣球的皮囊。
那熱氣球瞬間癟了下來,連同下邊的吊籃像一隻斷了線的紙鳶一般落下,落入地面上轟隆一聲起火燃燒,緊接著發出數十聲劇烈的爆炸聲。
眾將領大聲喝彩,待回頭向把禿猛可道賀時,卻見把禿猛可面如金紙,嘴角一抹血跡緩緩流出。
“大汗,大汗,您沒事吧。
”把禿猛可強自將喉中一股上涌的鮮血咽下,壓著嗓子道:“拿箭來。
”“父汗,您再不能用這弓箭了。
”烏魯斯叫道。
把禿猛可倔強的甩開烏魯斯的手臂,再次搭上一隻箭緩緩拉動金烏弓,弓弦慢慢張開,漸漸便成滿月,正當眾將驚詫於大汗的神勇的時候,只聽‘噗’的一聲響,把禿猛可一口鮮血噴出,身子如破口袋一般直直的摔倒在地。
...第一卷 蔚州雪 第七六九章 躍馬黃河之北史無前例的定點轟炸持續了近一個時辰,,將數十門神鷹大炮轟炸成廢品。
韃子兵的手腳尚算快捷,人抬馬拉藏匿了七八門大炮,這才避免了被盡數清除的嚴重後果。
把禿猛可在大帳中悠悠醒來的時候,另一個壞消息在等著他,下游三十里處另一處神鷹大炮的布防區也遭受了明軍的轟炸,在野地里無處掩藏的十門大炮盡數被炸毀。
把禿猛可大聲叫道:“他們要渡河了,快增援下游北岸。
”烏魯斯忙道:“已經調集兵馬增援了,父汗,兒臣和您商量件事情。
”把禿猛可道:“什麼事以後再說,扶我起來披掛,沒有神鷹大炮的阻擋,明軍渡河必會成功,眼下須得即刻迎戰。
命令所有的兵馬青壯百姓立刻增援下游渡河地點,和明軍決一死戰。
”烏魯斯猶豫不決,把禿猛可抄起床上的駝絨枕頭砸去,罵道:“還不抓緊,愣著作甚?”烏魯斯皺眉道:“父汗,大勢已去了,明軍已經渡河成功,三弟巴爾斯和巴圖萬戶總管正阻擋他們的進攻,兒臣在此便是等待父汗醒來,護送父汗撤退的。
”“撤退?往何處撤退?”把禿猛可怒吼道。
“父汗,為今之計,只能退回山口之北,咱們立刻啟程,傍晚便能渡過哈喇江。
我已經命守御陰山狼山山口的烏拉特旗兵馬前來接應,到了山北,明軍又天大的本事也不敢攻擊山口;加上大雪就要落下,他們更加沒有可能追的上我們。
”“混賬,那這裡怎麼辦?臨河縣、五原、固陽、烏拉特前中旗怎麼辦?我們苦苦經營數十年的牧場田地怎麼辦?”“沒辦法。
”烏魯斯垂首道:“只能拱手相讓了。
父汗,明人有句俗話叫做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我們此刻的退卻是為了保存實力,父汗是我們韃靼人的希望,父汗但得平安,我們便有打回這裡的一天。
所以,父汗請一定要走,讓兒臣替您斷後,護送父汗平安離開。
”“我不走,我不走。
”把禿猛可虛弱的擺著手,像一個不甘心失敗的孩子。
烏魯斯苦苦的勸說著,把禿猛可就是不聽,自己吃力的下床,艱難的披掛上盔甲,沉重的盔甲上身,壓得他腳步都踉蹌了一下,但他依舊咬牙挺住,踏步出帳,大聲呼喚著親衛傳令,集結城中所有兵馬整隊。
……下游渡河處,當對岸的神鷹大炮遭受轟炸的時候,廊橋的搭建也快速的進行著;數百段廊橋被迅速的連接起來,一路蜿蜒在河面上,延伸到對岸的淺水區。
韃子兵們深知不能讓這廊橋接通,守御的兵馬拚命朝這怪模怪樣的廊橋射箭,讓靠近河岸二十餘步的地方成了飛蝗密布的死亡禁區;最後十幾段的廊橋根本無法連接到岸上。
負責進攻的是神樞營兵馬,整座廊橋隨著鋪設的進度已經擠滿了準備衝上對岸的士兵,但卻一個個像沙丁魚罐頭一般被壓縮在廊橋之中;馬鳴氣的跳腳大罵,眼看著數百名搭建最後十幾段的士兵和工匠盡數被射殺,他知道這麼等下去不是個辦法,後方數萬兵馬正等著通過,大將軍在後方岸上恐怕已經開罵了。
“涉水衝鋒。
”馬鳴咬牙大喝。
說話間縱身一躍,從開口處躍下河灘,冰冷刺骨的河水一直漫到胸口,冷的他幾乎窒息。
迎頭數十隻箭咻咻射到,馬鳴勉力舉起木盾擋在頭臉上,篤篤篤一陣爆響,木盾上頓時釘上了十幾隻箭,接著胳膊一痛,中了一隻羽箭。
但好在馬鳴身先士卒跳入水中之後,身後的數十名擁擠在廊橋中的士兵也紛紛躍入冰冷的河水中,幾十面盾牌組成一道牆,身後的士兵推著馬鳴僵硬的身體往前挪動。
廊橋的開口中像是魔術師的百寶箱,源源不斷的湧出士兵來,他們毫不猶疑的躍入冰水之中,冷的臉色鐵青身子僵硬,卻一個個發出巨大的吶喊朝岸上衝去。
箭雨一輪輪的射擊,岸上水中不斷有人中箭死去,殷紅的血液在河水中翻騰,冰冷而僵硬的屍體在水中沉浮,情景慘不忍睹。
但源源不斷湧出的明軍士兵數量越來越多,在付出兩千多人的傷亡之後,在近萬民韃子弓箭手的眼皮底下,這群打著冷戰的士兵終於衝上了河岸。
緊接著便是更為殘酷的肉搏戰,雙放在平緩的河岸上,堤壩上,枯黃的草原上展開了廝殺,初始明軍傷亡更多,但隨著後續兵馬的陸續登岸,兩個時辰內,神樞營、揚威營、延安衛、寧夏中衛的近三萬兵馬盡數渡河成功,形勢很快得到逆轉。
韃子鎮守臨河縣的兵馬總數其實只有兩萬七千餘人,這是他們能調動的黃河以北的全部可用之兵了,再就是還有數萬百姓,但那以及和戰局的結果無關。
臨河縣城中尚有一萬騎兵留守,那是烏魯斯做主要留下來護衛大汗離去的,這裡的兵馬只有把禿猛可第三子巴爾斯和萬戶總管巴圖所率的一萬六千餘兵馬,雙方的兵力幾近二比一的比例,對明軍而言顯然佔據了優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