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宏跺腳道:“還坐什麼,咱們趕緊進宮見皇上去,這事必須制止,不然要生亂子的。
”楊廷和搖頭道:“你就是這般脾氣急躁,此事我早已徵求過皇上的意見,正是皇上允許他這麼乾的,咱們去見皇上便有用了?”“皇上准許他這麼做?皇上真是糊……那個……被他蒙蔽了。
”費宏本想說皇上糊塗,忽覺這是不敬之語,連忙改了口。
楊廷和呵呵一笑道:“費公,你的心情我能理解,那日早朝上便表明了外廷態度,宋楠執意要打這一仗,皇上又對他極為寵信,我們能做的便只能是控制住他的軍費,打消他的念頭。
殊不知他一意孤行,搞出來什麼戰爭債券來籌集軍費,不得不說,他的點子倒是挺多的;什麼戰爭債券,我可是第一次聽說,真有他的。
”“你還誇他?真不明白你是如何沉得住氣的。
”費宏撇嘴道。
楊廷和臉上的笑容斂去,籠罩上淡淡的威嚴,靜靜道:“費公,遇事慌張豈能擔當大任,莫忘了你如今也是內閣大學士,文官們的主心骨之一,你這慌慌張張沉不住氣的毛病總是改不掉。
這件事當真這麼可怕么?你了解的又有多少?你想過這件事會帶來什麼么?你是否認真思索過這件事?恐怕你只是聽到這些事情,再聽了有人在你耳邊說了些話便急吼吼的來找我,你可知整件事的前前後後我都已經想的清清楚楚了,不是今日,不是昨日,而是前天傍晚宋楠開始賣那戰爭債券的時候,我便已經想好了這件事的走向了,你這也算是後知後覺了。
”費宏愣了愣,旋即臉上露出笑容來,混沒因楊廷和話語中的責怪口氣而惱怒,湊近來搓著手道:“原來介夫已經全部知道了,難怪我說這麼大的事兒怎地沒見你說話,原來是已經有了對策。
快說說,你是怎麼想的?”楊廷和嘆了口氣,費宏這種大咧咧的脾氣讓人無法對他深究,實際上楊廷和要用的正是他這一點,遇事有這個人開頭炮,比自己親自出來說話要好的多。
“本官查的清清楚楚,皇上雖同意他售賣這種籌款的債券,並答應他的要求,將來的戰利品也歸他宋楠所有,但條件是這筆錢必須是他自己承擔;這便是為何宋楠在每一張債券上都簽上自己的名字蓋上他鎮國公的大印的原因。
你以為這是宋楠自願的?那是皇上要求他這麼做的,否則以宋楠的精明,豈會這麼做?”“啊?那不是宋楠自願的?我還以為宋楠故意這麼做,便是要債券變得更加的可信,糊弄老百姓們去買,卻原來是被迫的。
”“嘿嘿,皇上這次算是精明了,也不知是誰教的,皇上也是擔心這筆糊塗賬最後會算到朝廷的頭上;宋楠急於收復河套建功,竟然拿三成高利息吸引民間錢款,誰都看得出來這是極端之舉,我想皇上定是也看出來此舉不妥。
只是皇上既答應由他自行解決軍費,便不好駁了他的面子罷了。
這事兒任他折騰,帳算不到朝廷頭上來,那些債券上可都是他宋楠的大名,將來他還不起這些銀子,百姓們找的也是他宋楠,朝廷大可推說是他個人的行為。
若是朝廷的命令,戶部大印為何沒有蓋上,朝廷的聖旨都沒頒布,這一回宋楠是失策了。
”“你是說,此舉原是不妥的?”“當然不妥,且不說此戰的勝負如何,無論勝負,他銀子是要還的,我怕到時候要銀子的百姓擠破了他鎮國公的門檻,呵呵,我倒是很想看到這一幕。
他若只是籌集兩三百萬兩銀子倒也罷了,偏偏軍費已經足夠,他還在籌集款項,據幾位大人偷偷的派人去觀察估計,到今日晚間,他籌募的款項將要達到五百五十萬兩。
他貼出的告示說要延長發售債券三日,這接下來的三日必像滾雪球一般,六天時間,起碼要募集一千多萬兩銀子。
光是利息便是三百萬兩,他拿什麼還?”“哎呀,這我倒是沒想到?你說這宋楠是不是瘋了,募集這麼多銀子作甚?是不是打算卷了逃走?”“哎,你這腦子是沒救了,宋楠會為了這一千萬兩銀子捲鋪蓋走人?你以為他在乎銀子么?他喜歡的是權勢。
我雖猜不出他為何如此瘋狂的發售債券,混不管以後的事情,或許他真的有能力能還得起也未可知。
我在想,既然他無限度的這麼做,我們是否應該去助他一臂之力?”“介夫,你是何意?”“哎,我只是隨便說說,我本想說,如果某些大戶一窩蜂跑去買他的債券,譬如買個幾百萬兩或者上千萬兩,一下子將這募集的數額給他翻上個數倍,將來這宋楠還如何還款呢?我很期待有人這麼做。
只可惜我家徒四壁,家中只有幾百兩銀子的積蓄,盡數拿去買這玩意兒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倒是我家裡的要造反了,堂堂內閣首輔家中斷炊,這事兒傳出去也不好聽啊。
”費宏再傻也聽得出楊廷和話語中的暗示,他眼睛大張,嘴巴哦成一個圓形,腦子裡急速的轉彎,瞬間領會了楊廷和的意思。
(感謝兄弟們的月票,特別感謝心恢夜冷兄弟的慷慨打賞,關於新書的意見徵集請大家多發表高見,帖子在書評置頂。
)第一卷 蔚州雪 第七五四章 踐行夜晚的乾清宮中靜悄悄的,後殿的一間暖閣內,正德親自把盞替坐在對面的宋楠倒酒,這是宋楠離京前的最後一個夜晚,明日上午,宋楠便要帶人押解物資糧草回到鹽池長城隘口作戰,此次正德的宴請,便權當是替宋楠踐行了。
,和上一次出征前的聲勢浩大喧嘩隆重相比,這回的踐行宴只有君臣二人,雖有皇上親自把盞,但也是寒酸之極。
由於宋楠和外廷意見相左,雙方鬧得不甚愉快,正德索性一個不請,免得勉強前來赴宴,在宴席上鬧得不愉快。
不知何時,正德的心境也有了變化,在他登基后大明朝屢屢發生動亂和戰事,雖然無人敢當面歸咎於他,但他又不是傻子,自然知道這一切跟自己這個當皇帝的有很大的關係。
現在的正德,只希望一切安安穩穩,甚至連臣屬在自己面前爭吵他都有些受不了,故而今夜他決定親自給宋楠踐行,不叫任何人作陪。
“宋楠,你心裡不要埋怨朕,朕知道你是一片為國之心,收復河套乃是長治久安之舉,朕其實很贊成你這麼做。
但無奈,朕要照顧外廷諸臣的情緒,也要考慮他們的意見,外亂未平,內訌不能再生,大明朝經不起太多的風雨了。
”正德輕輕將宋楠面前的酒杯注滿,似是安慰,又似乎是解釋。
宋楠表情淡然,雙目注視正德的臉,燈光下,正德的面龐有些虛浮腫脹,眼圈帶著隱隱的黑色,兩頰上的肉居然有些微微的下垂。
宋楠心中嘆息,正德比自己還小兩歲,自己二十三,他只有二十一歲,正值青春年少的皇上,在此刻看起來就像是垂垂老者一般;他的頭部微微擺動之際,竟然似乎能看到有絲絲的白髮。
聽著正德從胸腹之中發出的聲聲悶咳之聲,宋楠明白,酒色和放縱已經徹底的摧毀了這幅年輕的身軀。
難怪有人會急著尋繼任之人,正德的樣子給人的感覺甚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