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風流(修改版) - 第868節

老者嚇了一跳,急忙俯身便要跪下,口中道:“該死該死,老朽老眼昏花,竟然當面不識鎮國公大駕。
”宋楠忙扶住道:“老人家,有話便說,無需行禮。
”老者顫巍巍起身從懷中摸索了半天,取出個小布包來,裡邊鼓鼓囊囊的想必是銀兩,舉起來放在宋楠手中道:“老朽是來購買鎮國公的債券的,為收復河套出一份力。
”宋楠忙道:“老人家,您想好了,這銀子可是要一年以後才能兌換的。
您家中還有其他人么?可徵求了兒女的意見?”老者低頭嘆息一聲道:“不瞞您說,老朽孤身一人在京城,家中再無旁人了,這十兩銀子也是老朽的全部積蓄。
”宋楠皺眉道:“老人家,既是你全部積蓄,可需要慎重為之啊。
若為了支持我收復河套募集軍費之事讓你生活無著,那我豈能心安。
”老者搖頭道:“鎮國公在西北和韃子交戰,老朽雖是一介草民,但也是時時關注著西北的戰事。
我大明朝受韃子欺凌多年,終有人站出來要收復河套了,老朽高興的差點落淚。
實不相瞞,老朽的老家便是在寧夏鎮黃河以北原大寧衛所屬,韃子南下佔了我的家鄉,朝廷放棄了大寧衛,老朽帶著妻兒老小內遷入京落戶。
這麼多年來,老朽無時無刻不在想念著家鄉,本以為此生再無希望回到家鄉去歸根,卻沒想到鎮國公這便要帶兵收復河套了,老朽便是爬也要爬來支持鎮國公此舉。
我泉下的妻兒應該也會贊同我的決定的。
”宋楠恍然,原來是大寧衛的原籍之人,怪不得會這麼積極的支持自己,欽佩之餘,也感到責任重大。
那老者沖著台下道:“諸位鄉親,朝廷收復河套是件大好事,韃子欺人太甚,佔據了我大明的地界,還藉此為跳板不斷滋擾邊鎮的百姓。
我們身在天子腳下固然不用擔心,但同理之心應該留存才是,換做我們是邊鎮之民,我們定會翹首企盼朝廷早日解決邊患,能夠安穩的過日子。
朝廷如今遇到了困難,鎮國公發起的者募集之事,慢說是有利息可拿,便是沒有利息,又當如何?”眾百姓紛紛點頭,有人道:“老丈倒是有些血性,我等自愧汗顏了。
”另有人道:“是啊,我們身在京城何等幸運,聽我在大同的一個親眷說,大同邊鎮幾乎月月打仗,大戰小戰不斷,韃子兇狠的緊,但闖入境內,一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簡直跟禽獸一般。
”“確然如此,我家表兄月前從固原逃難而來,他本住在靖虜,韃子帶著火器只數個時辰便將靖虜夷為平地,一家子八口人就逃出來表兄和表嫂兩個,韃子當真是兇殘之極。
這位鎮國公率軍打垮了韃子,將他們趕出去的消息傳來,我那表兄在家裡哭了一天,哎,太慘了。
”台下議論紛紛,台上的老者卻已經在親衛的引導下來到桌子邊坐下,鎮國公宋楠業已在他對面坐下,此刻正取過一張寫了幾行字的紙張來提了毛筆在上面寫字,不一會放下毛筆又用拇指按了印泥在那紙張下方蓋上了手印,接著又珍而重之的蓋上一方印章,雙手遞給那老者。
眾人屏息聆聽,但聽宋楠口中道:“老丈,如你所願,十兩紋銀便交給我了,這張憑證你收好了,上面我按了手印蓋了印章還簽了名字,一年後憑此憑據,還在此地,我將兌換給你十三兩銀子。
”老者連連點頭,珍而重之的疊好踹在懷裡,忽然跪下給宋楠磕頭,磕頭道:“老朽祝願大人旗開得勝,最好能將韃子趕到天邊去。
明年老朽若能攜妻兒屍骨回到家鄉,老朽日夜燒高香替大人禱祝長壽。
”宋楠忙去扶時,老者已經自行起身,杵著拐杖下了高台,百姓們默默讓開一條道兒,老者踽踽的背影很快消失在人群之中。
程序已經很清楚了,鎮國公親自簽名蓋章摁手印,這便是等於和鎮國公私人簽訂了契約,相較於之前以為的是朝廷借款,可信度反倒增加了許多,不少人心中意動躍躍欲試。
正在此時,一人在人叢中大叫道:“諸位讓一讓,既不認購這募集的債券,又何必站在這裡擋了別人的路。
請讓開。
”眾人紛紛看去,只見一名相貌普通的青年從人群中擠過來,蹬蹬蹬幾步上了台階站在高台上,從懷中取出一張銀票道:“小人購買一千兩債券。
”立刻有人上前接待他,很快便填好了金額,拿了宋楠親自簽名蓋章的憑據揣在懷裡下台而去。
眾人暗暗咂舌,這人一下子便買了一千兩債券,出手好大方啊,不過一想到一年後此人便可拿到一千三百兩銀子,頓時覺得這錢賺的簡直太容易了。
說話間,又有幾人壯著膽子上台認購,數目從幾兩到幾十兩不等,其中一人還將債券在台下展示,看著債券上宋楠的親筆簽名和紅彤彤的鎮國公大印,眾人心中的顧慮盡數散盡。
起初還是三三兩兩,但不久之後,人群爭相而上,台上的坐在案后的十幾名師爺也頓時忙碌起來,宋楠更是一刻不停,簽名簽到手軟,忙到連頭也沒功夫抬了。
(第一卷 蔚州雪 第七五九章 相約早在上午早朝之後,宋楠便去見了正德,關於籌款的事情,他需要徵求正德的同意。
=自己咬咬牙,硬行攤牌一番,這幾百萬兩銀子的出征軍費也不是什麼太難的事情。
但宋楠明白,若是逼著眾人去拿私人的銀子投入這無底洞中,也許會生出變數來。
說到底,現在跟自己站在一起的侯爺們還是利益捆綁在一起罷了,他們關心自己的利益遠比什麼國家大計要多,當此朝堂上正式成為兩派勢力的時候,宋楠絕不想自己的陣營中出現不和諧的聲音。
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只有大規模的募集,所謂戰爭債券的購買,其實便是一種變相的融資,不同的時,宋楠是以自己的名義來擔保的,將本是國家行為的債券發行的責任攬到自己身上。
這麼做的好處是徹底將此事同朝廷分割開來,讓楊廷和等人徹底失去插手此事的能力。
但這麼做的弊端是,以宋楠的私人名義發行債券,將來兌換的時候若有差錯,宋楠便在民間名聲掃地了,除非宋楠這一年時間能賺足所有募集的本金和利息,否則這一筆大窟窿債將會徹底讓宋楠淪為千萬人唾罵的對象。
鑒於此,除了需要正德允許宋楠募集戰爭債券之外,宋楠還要正德答應自己的一個條件。
那條件便是,既然此番奪回河套的戰爭朝廷無力支付軍餉,由宋楠自行解決,那麼此戰若獲勝,所有的戰利品便該歸宋楠所有,繳獲的兵器盔甲戰馬朝廷要入庫便需的付錢方可,否則宋楠便要去聯繫高麗或者是西邊南邊的其他屬國,將這些裝備物資大價錢的賣出去才成。
面對宋楠這樣的要求,正德無可拒絕,說到底,宋楠做的這一切還是為了大明朝著想,雖然在正德內心深處,他並不想繼續打下去,但如宋楠能奪取河套成功,那將是他超越前朝諸先皇的一大創舉。
縱使庸碌如正德,也是有爭勝好強之心的。
在得到正德的許可之後,宋楠才精心準備了這一出,派人迅速按照自己設計的格式去印刷了大量的空白債券,在白紙坊搭上高台,搞得像後世鄉鎮的摸獎現場一般。
為了增加信任度,宋楠不得不親自出馬,每一張債券上他都親自簽名蓋章摁手印,便是要將這儀式性的東西做到極致。
這年頭,大伙兒都信這個,大印和手印那便是一種承諾,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這樣才會打消百姓們的顧慮。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