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楠道:“是啊,但那是上午的事兒,說了幾句話她便回去了。
”楊一清道:“你當真沒藏起來她?”宋楠正色道:“楊大人啊,你家千金小姐住在宋府也有幾年時間了,我和她也是熟的不能再熟了,就像一家人一樣,我又何必撒謊?”楊一清跺腳道:“蔻兒不見了,哎。
”宋楠一驚道:“什麼?怎會不見了?”楊一清拂袖道:“我起來的時候便沒見她,親衛們說中午的時候她便出了帳,也沒打招呼便走了。
剛才我命親衛四下尋找,各兵營都找了個遍,都說沒見過她。
後來我聽說她來過你這裡,我想著定是你們……你們……哎,所以便來這裡找了。
”宋楠怔怔道:“怎麼可能?她能去哪兒呢?這裡荒山野嶺的。
”楊一清道:“既不在你這裡,我便更擔心了,她一個女孩子家,在這軍營中亂闖,若是……若是被人發現是女子身份,保不住會發生什麼事,這些士兵都不是省油的燈啊。
”宋楠搖頭道:“決計不會,我的士兵們我了解,決不至於做出這樣的事來;這樣吧,楊大人莫慌,此事我去查究,問問各營帳和崗哨又無楊小姐的蹤跡,您先回帳中安坐,一會有消息我便去尋你。
”楊一清無奈,只得嘆息著快步離去,經過外帳時,面對江彬和許泰等諸將時,竟然連招呼也沒打一聲。
宋楠迅速吩咐下去追查此事,其實倒也不難查探楊蔻兒的蹤跡,軍營四周崗哨密布,一人離開軍營無論從哪個方向走都會被看到,不久后靠近長城一側的崗哨便稟報說,中午時分確實見到楊大人的一名親衛往北向長城走去。
宋楠心中一下子有了些眉目,或許和上午跟她說了葉芳姑的事情有關,果然,城頭上的明軍士兵也證實,中午的時候楊大人的一名親衛要看看長城的景色,於是便任他在長城上漫行,那親衛一直沿著城牆往北走,後來便再沒回來,崗哨們認為他必是從別處下了城牆,倒也沒太在意。
宋楠立刻命人沿著長城城牆搜索,果然在數里處的一片城牆上發現了縋城而下的繩索一條,一切均已明了,楊蔻兒這是單槍匹馬的去尋葉芳姑了。
宋楠和楊一清跺腳長嘆,忙命人跟隨她的蹤跡前去尋找,但眼見天色黑了下來,楊蔻兒又走了好幾個時辰,一時想找到恐怕是很難了,宋楠心如亂麻,連連責怪自己不該告訴楊蔻兒那件事,這妮子有些傻痴,就這麼一個人去找了,真是讓人措手不及。
(第一卷 蔚州雪 第七四四章 誠意一夜過去,楊蔻兒自然是毫無消息,派出去尋找的士兵也是一絲消息也無,隨著金烏東升,新的一天到來,宋楠和楊一清也只能紅著眼珠子準備和把禿猛可的談判之事,無論如何,這件事是必須要解決的。
(山坡上臨時搭建了一座遮陽的棚頂,擺著一溜的桌案和凳子,按照約定,雙方均只攜帶五十親衛隨同,其餘人馬不準擅動,辰時三刻,雙方人員悉數到場。
明軍這一方,楊一清宋楠許泰江彬四人率五十名親衛到場,馬鳴和十幾位指揮使在山下率軍布陣戒備;韃子那一方,把禿猛可率圖魯和巴圖以及手下一名萬戶總管出席。
楊一清的一襲文官打扮已經表明了他的身份,位置也在最中間,和把禿猛可相對,無需作態,他的做派架勢便是文官們特有的樣子,譬如坐姿上,江彬是一腳踏在青石上,半個屁股似坐似站,許泰是仰著脖子按著腰間刀一副鼻孔朝天的摸樣,宋楠更是抱著臂膀翹著二郎腿抖來抖去,這三人一看就是武官,沒有什麼拘束。
唯有楊一清正襟危坐,眉目肅然,一副老成持重的樣子。
把禿猛可打個哈哈,抱拳道:“不消說,對面這位大人便是你們明朝皇帝派來的欽差大人楊大人了,有禮了有禮了。
”韃子方四人均拱手行禮,明軍這邊四個人卻不為所動,連身子也沒欠一下,把禿猛可怒道:“怎地?你大明朝自詡中華上國,難道不知道禮數么?既是兩國會商和議,這般傲慢作甚?”楊一清咳嗽一聲緩緩道:“不懂禮數的是你,你是我大明手下敗將,如今是來求和保得性命,焉有對等之禮?再說了,本官是朝廷欽差,代表的是我大明天子親臨,你見了我大明朝的皇帝陛下該三跪九拜才是,你那叫什麼禮數?荒唐。
”“放屁!”把禿猛可怒道:“本汗可不是你明朝的臣子,哪來什麼三跪九拜之禮?本汗和你們議和可不是怕了你們,我長城之外尚有六萬兵馬,本汗手頭尚有一萬三千精兵,未嘗沒有一戰之力。
勝負之數猶未可知。
”“哈哈哈。
”許泰大笑道:“六萬雜牌軍加上一萬三千餓的發昏的殘兵敗將是么?”“還是吃了我們的尿拌的糧食的一幫殘兵敗將,問下這位什麼汗,老子們的尿好吃么?”江彬哈哈笑道。
江彬和許泰笑的前仰後合,五十名親衛站在帳篷後方也是恣意的大笑。
把禿猛可先還不明白什麼意思,不過很快就明白了過來,難怪這幾日熬得稀粥總是帶著一種奇怪的味道,偏偏給馬兒灌下去給明朝俘虜灌服之後又無中毒癥狀,這才放心的吃喝,沒想到明軍居然在送上山的糧食上撒尿。
一時間怒不可遏,心頭又陣陣作嘔。
“草你娘的。
”把禿猛可怒上心頭,伸手將面前的桌案掀翻,抬手便抽出了兵刃,身邊的圖魯和巴圖也是大喝而起,鏘鏘鏘鏘兵刃出鞘。
宋楠赫然起身,抬腳踹飛面前的桌案,手中綉春刀在手,怒罵道:“操你們的姥姥,尿喝的上火了不成?也不看看現在你們是什麼形勢,敢跟爺爺們叫板,你昏了頭了。
”身邊許泰江彬和五十名親衛也紛紛抽出兵刃來,那邊廂五十名韃子親兵也抽了彎刀出鞘,雙方劍拔弩張眼見就是一場火拚。
楊一清端坐不動,咳嗽一聲道:“看來大汗沒什麼誠意,我看這和談就算了吧,本官這便回京城稟明聖上,聽說宋大人是忌憚你扣留我大明人質才沒發動攻擊,此處情形本官已經明了,宋大人,韃子言而無信,不必顧忌什麼,皇上和朝廷那裡我自會替你擔待。
”宋楠笑道:“那感情好,楊大人走好,我這裡可無所顧忌了。
”把禿猛可聞言不對,強壓怒火冷靜下來,將彎刀入鞘一屁股坐了下來,冷聲喝道:“莫演戲給本汗瞧,你明朝皇帝既派了欽差前來,那便是滿朝定下了和議之策,你這麼回去交不了差的。
之前的一切我韃靼國人襟懷大度不予追究,現在要談的是正事。
”宋楠冷笑道:“算你識相。
那還不叫你的人把兵刃放下么?莫名其妙。
”把禿猛可怒瞪宋楠一眼,回身喝道:“收了傢伙。
”雙方重新坐下,經過剛才鬥雞般的一番折騰,擺的整整齊齊的桌案已經亂七八糟,也無人去整理,四人面對面坐著,面前是翻倒的桌椅,場面極為可笑。
“這位欽差楊大人,本汗的書信不知貴皇帝對此有何意見,本汗提議兩國休兵,從此不再相互敵對,過幾年兩國擇邊鎮重地開放互市貿易,福澤兩國百姓,貴皇帝是如何看的。
”把禿猛可急於開始談判,先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