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風流(修改版) - 第814節

“沖啊,都愣著作甚?沖!”大王子圖魯高聲喝罵呼叫。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把禿猛可,把禿猛可眉頭皺成一個疙瘩,短短數十步死傷三千多騎兵,後方還不知埋設有多少這種玩意兒,這一路用血肉趟過去,恐怕要斷送上萬兵馬的性命;但難道便就此住手不成?那樣的話,對面后軍和特木爾的騎兵就徹底完了。
把禿猛可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他終於明白,宋楠這一整套的戰術一環扣著一環,銜接的天衣無縫。
自己的所有想法都似乎在他的意料之中。
清晨的猛攻,針對繞后的支援,突圍的方向,回頭的反擊,一切都在人家算計之中;而這不在計劃之中的埋地火器更是計劃中的關鍵之處,有了這玩意,自己若還要執意衝鋒,恐怕會喪失所有的底牌。
現在退兵,起碼自己手中尚有四萬兵馬,而且佔領了靖虜城,既然靖虜城東無守軍,自己便可選擇北上攻擊寧夏,或者長驅直入攻擊固原。
以宋楠的兵馬運轉速度,他是根本追不上自己純騎兵的部隊的。
把禿猛可有著壯士斷腕般的果決,只一瞬間,他便考慮了所有的利弊,他決定將主動權抓住自己手中,不在被宋楠牽著鼻子走。
宋楠認為自己不肯放棄后軍和特木爾的騎兵,斷定自己會繼續進攻,自己便偏偏不如他的意,立刻率騎兵東進,在大明腹地展開大規模的攻擊,讓宋楠無法追上自己。
“調轉馬頭,命令各部萬戶總管,立刻撤離靖虜,奔襲固原。
”禿猛可一字一句的下令。
“啊?父汗……這……”圖魯吃驚的看著把禿猛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傳令,違抗軍令者,殺無赦。
”把禿猛可從牙縫裡蹦出幾個字來,首先撥轉馬頭,朝東奔去。
韃子騎兵立刻掉頭,前隊變后隊,來的兇猛,去的訓誡,帶著滾滾黃塵,片刻間脫離戰場,消失在靖虜城側后。
明軍也並沒有追擊,其實想追擊也追擊不上,更何況大伙兒都緊張的喘不過氣來,因為韃子只要再咬牙衝過幾十步,布下的地雷陣便全沒了。
數月前宋楠便給了兵工廠的能工巧匠們下達了研製地雷的任務,地雷其實並不難造,雖然宋楠並不精通製造,但經他啟發,能人們卻是很有動手能力的,這種簡易的土地雷很快便被造了出來,幾經實驗之後,造出了幾千顆實物來,宋楠本打算請正德看看這玩意對付韃子騎兵的效果,沒想到後來發生了那麼多的事,反倒來不及去演示了。
這次出征,宋楠便將這些玩意統統都帶上了,雖然幾千顆地雷花費不菲,也沒人給報銷這筆開支,但宋楠還是毫不猶豫的用在關鍵時刻,並交給了神樞營的馬鳴來保管。
之前在韃子從野狐嶺進軍靖虜的大道上,宋楠本建議馬鳴他們在半道上埋設地雷,馬鳴花了大力氣在周圍挖陷阱,逼迫韃子兵馬走大路,便是想按照宋楠的命令埋地雷,但軍中一名百戶的話讓他們偃旗息鼓。
那百戶說:這麼窄的路,挨了炸之後韃子必會龜縮不前,炸死十幾個人有何意義?這句話一下子便讓宋楠和馬鳴打消了這個念頭,也正因如此,才有了後來的這奇兵地雷陣。
把禿猛可率軍遁走,韃子后軍和特木爾騎兵成了沒娘的孩子,在明軍強大攻勢之下,特木爾率四千殘兵往野狐嶺方向逃遁,剩下的兵馬死的死降的降盡數被殲滅。
從清晨打到午時,歷經兩個多時辰的大戰終於落下帷幕,當硝煙散盡之時,整個靖虜城內外戰場上慘不忍睹,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也只能形容其部分場景,更多是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殘肢斷臂的戰場上,瀕死的呻吟宛若地獄傳來的聲音,一堆堆屍體散發著惡臭,招惹來成群的蚊蠅和驅趕不散的禿鷹,整個戰場就像是一個修羅地獄場。
午後時分,數十處黑煙滾滾衝天而起,被拖拽堆放到一起的數十處屍堆被澆上火油進行焚毀,整個戰場上瀰漫著細小的飛灰和刺鼻的焦臭味。
燒著的屍體痙攣著抖動著扭曲著翻滾著,讓人毛骨悚然。
大火足足燒了一整天,才漸漸熄滅,整個靖虜城周圍一連數日黑灰飛揚,讓人無法呼吸。
第一卷 蔚州雪 第七零三章 勝負難斷靖虜城之戰震驚天下,對此戰的後果,其實眾說紛紜各執己見。
從戰果上來說,明軍以近一萬四千兵力的損失換取了韃子兩萬兩千餘人傷亡,算不得什麼輝煌的勝利;雙方的損失基本上持平。
物資上,明軍損失兩百門盞口將軍炮和五十門新購置的火箭炮,其他不算,光是這些便已經價值一百多萬兩銀子。
而韃子方面的兩百座神鷹大炮也被繳獲了一部分,損毀了一部分。
這種炮威力巨大,想來造價不菲,雙方又是個五五之數。
然而,議論的焦點不在此戰的人員和物資的損失,而在於大勢的趨向。
此戰造成的第一個結果便是,四萬韃子騎兵衝破靖虜城防線,打開了通往寧夏鎮固原等地的通道,他們可以選擇北上攻擊寧夏,打開通往韃靼國佔據的河套地區的大門,也可以選擇直接東進攻擊固原,進而威脅大明腹地。
這一點也是宋楠最被人詬病的地方,怎麼能為了一場小勝便放了韃子進門,這可不是關門打狗,若真是狗的話倒也無妨,但這四萬韃子精銳騎兵個個如狼似虎,入了腹地,將會早場大量的塗炭之事。
對此,朝堂上以楊廷和為首的內閣官員紛紛表示憤慨,奏言宋楠為沽小名拿小勝而任大局不顧,是一種不可饒恕的過失。
實際上韃子從靖虜東進之後,一天內連下兩座城鎮便是明證,韃子們將怒火發泄到這些小城鎮上,燒殺搶掠無所不為,損失甚大。
楊廷和等人以此為證,建議立刻召宋楠回京解釋並給予申斥,實在不成便換將。
正德也頭疼的很,這局面他也認為很棘手,放任韃子四萬大軍在陝西腹地縱橫,也不知宋楠是怎麼想的。
正德本以為宋楠會派人送來摺子說明此戰的情形,或者是自承失誤之處,然而,時間過去了數日,宋楠除了派人送來一份靖虜城之戰的簡單奏摺之外,隻字未提此戰引發的後續影響。
晚間用膳之時,正德不自覺的說起了這件事,最近為了修復和正德的關係常常陪伴左右的康寧說了一番話:“皇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宋楠領軍出征是眾望所歸之事,朝臣中無人肯肩負此責,皇上自己也說非宋楠不可,現在宋楠打了勝仗,為何皇上反倒擔心呢?那些人說的那些話可能是有道理的,但我們身在局外,焉知宋楠沒有對此作出安排?難道宋楠是個庸碌之人么?要真是那樣的話,當初為何非他不可?”正德緩緩點頭,心中釋懷了;以宋楠的精明,自然不可能想不到這後果有多嚴重,他若無應對之策,又怎會放任韃子突破靖虜城?宋楠無暇去管朝中對此戰的評判,事實上京城中的一切他都了如指掌,南北鎮撫司鎮撫孫玄和侯大彪兩人幾乎每日都會命人將京城的各種重要的消息傳遞過來,雖不能實時掌握,但也差不了多少。
宋楠沒時間去解釋和生氣,他有大量的事情要做,放韃子東進本就是此戰預想到的後果之一,想一戰吃掉韃子近八萬大軍是不可能,除非自己手頭有數倍於敵的兵力,再加上運籌得當;而此戰能吃掉韃子兩萬多的兵力,毀了韃子的攻城利器神鷹大炮已經讓宋楠很滿意了。
況且這一戰將韃子大軍關入腹地之中,其實便等於將韃子的後路切斷,切斷了韃子所有的補給來源,而且可以解救被困於鎮番衛的兩萬兵馬出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