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風流(修改版) - 第669節

數日後,宋楠摟著康寧光溜溜的身子將這件事告知康寧,康寧笑的乳浪翻滾,連罵宋楠無恥,之後又發愁錢秀之後恐怕還有別人,宋楠笑而不語,心道,誰被選上幸運的駙馬人選,都是這個下場,根本不用擔心。
五月底,康寧擇婿之事雖懸而未決,但正德大婚之事卻不能耽擱了,這件事正式提上早朝的議事日程。
原本張太后定下的人選是興濟娘家的一名侄女兒,這個娘家侄女兒深得張太后喜愛,張太后早就有讓她嫁給正德的意思;當楊廷和入宮商議此事時,張太后毫不猶豫的便提出了這個人選。
楊廷和急於取得張太后支持,表示無異議,兩人一拍即合,定下了人選;然而在廷議上,此舉再次受挫。
以英國公張懋的不少大臣表示此舉不合祖制,大明朝自太祖朝開始,便對皇后的選拔有一套規矩;太祖朱元璋為了避免外戚干政的情況出現,早就定下了選拔皇后的規矩,那便是皇后的人選必須來自民間,而非指定某人。
這個理由一提出來,楊廷和自知難以反駁,加上前番外廷受挫,索性不再堅持,於是同意在全國選秀女,甄選皇後人選。
誰也不知道,正是宋楠在背後推波助瀾,勸說英國公出面阻撓楊廷和違背祖制的行為,不過對張懋來說,他之所以站出來倒不是因為宋楠有多大的面子,而是他本身便是祖制的忠實擁護者,眼看如今朝中世風日下,祖宗定下的制度屢屢被打破違背,痛心疾首之餘,率眾老勛貴們集體進言,維護祖制,也算是老勛貴們對過去的榮光的一些堅持。
在張永的安排下,康寧口中的那位史館編修夏儒之女順利的進入京畿選秀的行列,正德對這個姓夏的女子倒也沒什麼特別的感覺,但對正德來說,只要不受太后和楊廷和擺布,誰來當皇后他都無所謂,加上這女子跟康寧交好,正德對她也沒什麼厭惡的感覺。
如果選他進宮立她為皇后能讓康寧有個能談得來的朋友,也算是一樁美事。
秀女選拔如火如荼,宋楠和卻知道已經塵埃落定,全大明選上來的數百女子最後都是陪襯,只有這位夏姑娘是最後的贏家,宋楠不免私下裡慨嘆命運的奇妙;這夏家女子只因跟康寧有過幾分交情,便改變了她的命運,原本以她的出身,或許只能嫁給某個小官小吏或者是某個大戶人家為婦,一下子便被內定為皇后的人選,怕是她自己也不知道等待她的前方的命運是如此的輝煌。
不過宋楠再無閑暇去管這些事,他自己的事情多如牛毛,錦衣衛衙門和神樞營的公事且不談,五月里中戴素兒臨盆產下一子,宋家忙做一團,雖然是庶出之子,但畢竟是長子,宋楠自己也是高興的不得了。
緊接著就像是趕集一般,小郡主、葉芳姑相繼懷上身孕,更是讓宋府上下喜出望外。
宋府上下像是對待寶貝一樣小心呵護這兩人,葉芳姑倒是無所謂,懷孕不懷孕都是健步如飛,惹得闔府上下大呼小叫要她小心從事,要不是宋楠嚴令禁止,她甚至不打算改掉早起練功的習慣。
相比之下,小郡主則走的是另外一個極端,平日風風火火,當被證實身懷有孕之後,一下子便靜如處子起來,終日捧著不見任何凸起的肚子小心翼翼,左右婢女婆子呵護著,生恐出了意外。
而英國公府也特意派來了十幾名經驗豐富的婆子們組成護胎親衛隊,陣勢極其嚇人。
宋楠倒也明白小郡主這種心理,來到這年頭久了,也明白母憑子貴的道理,眼看著戴素兒生了兒子,身為大婦的小郡主焉能沒有想法,這回好容易懷上了種子,自然是加倍的呵護。
但對宋楠來說,不能接受的是另外一件事情,戴素兒坐月子、小郡主和葉芳姑懷了身孕,夜裡找誰做羞羞的事情倒成了問題。
陸青璃受不了宋楠禽獸般的**,之前大家分攤倒還能應付,如今千斤重擔一肩挑,日子一下子變得艱難了起來。
宋家眾女每每見到陸青璃一夜過來走路無力的情形,都替她感到可憐,開始一段時間尚能硬挺過去,到後來陸青璃見了宋楠都躲著走,最後在葉芳姑的干預下,陸青璃搬了鋪蓋去和葉芳姑同睡,一到晚上房門關得死死的,徹底斷絕了宋楠的念想。
宋楠甚是鬱悶,自己倒也不是不能忍,之前在外邊打仗辦事也一跑幾個月沒什麼樂子,但那是沒法子。
現在在家裡養尊處優,終日精神飽滿,放著鶯鶯燕燕嬌嬌軟軟在前卻不能動手,這種感覺誰能理解?幸好宮裡還有個康寧,每月倒是能去那麼一兩回,但畢竟風險太大,在壽寧宮中又不能像家裡那般盡情暢意,感覺便大打折扣了。
某天晚上,宋楠在戴素兒房裡逗了一會兒子之後,趁著戴素兒母子都熟睡之後偷偷的來到西廂房婉兒的住處,婉兒剛剛洗漱了要上床睡覺,見宋楠掀開帘子進來,一下子便明白了宋楠的意圖。
宋楠像只飢餓的餓狼撲向了小綿羊婉兒,摟著她在涼席上折騰了起來,婉兒自知這一日遲早要到來,加之也得了戴素兒的首肯,半推半就的順了宋楠的意。
讓宋楠沒有料到的是,婉兒一旦第一次從了自己之後竟然極為放得開,經宋楠調教之後,諸般花樣玩的風生水起,遠不似幾位夫人那麼的扭捏抗拒。
無數次宋楠躺在軟席上,看著婉兒嫣紅的小嘴在胯下吞吐之時,總是會吸著涼氣想:無怪乎有句話叫做妻不如妾妾不如婢,看來是有道理的。
婉兒雖是婢女,但除了嬌俏可愛之外,在這方面也是曲意逢迎溫柔馴服;如果按照這個規律,青樓女子定然更加的絕妙。
但一想到青樓女子,便想到剛到京城時曾經見過的兩個四十多歲青樓婦人的形象來,頓時一陣噁心。
那兩個婦人帶給自己的心裡陰影實在太大,這輩子怕是揮之不去了。
第一卷 蔚州雪 第五七八章 大計劉瑾死後的數月以來,朝廷內外雖偶有波瀾,但終因相互間的忌憚和約束基本上保持了平靜的態勢;在宋楠當庭斥責外廷不務正業之後,楊廷和也意識到大明朝經過這一年多的動蕩,當務之急是趕緊休養生息恢復國力。
戶部的奏報顯示,去年一年,因劉六劉七之亂,導致朝廷財政稅收銳減,山東山西以及河北諸府損失慘重,不僅是少了幾百萬兩銀子的財政收入的事情,數十座州府縣城的重建和修繕,對百姓的賑濟還要花費更多的銀子。
朝廷上下都明白,今年將是難熬的一年,收入銳減則意味著支出的銳減,朝廷計劃中的多項巨大工程都難以為繼;好在年後安化王和劉瑾的倒台相繼讓朝廷收穫了九百萬多兩的抄家贓銀,除掉寧夏鎮平叛時調集大軍的消耗以及戰後的撫恤重建等花費之外,尚有六百萬兩結餘入庫,這才解了燃眉之急。
但這一切都不能彌補這一年多來大明朝遭受的創傷,戶部預計各州府完成重建以及百姓賑濟之費竟達三千萬兩白銀之巨,更是朝廷上下官員瞠目結舌。
亦即是說,以後的一兩年裡,即便在風調雨順的情況下,大明朝所有的財政收入都用在重建上,也只能讓一切恢復到劉六劉七動亂之前的情形。
那一場大劫難實際上造成了大明朝經濟的巨大倒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