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風流(修改版) - 第628節

張永囁嚅道:“咱家不是不願,而是此事……此事……實在是很為難。
”楊一清出聲道:“宋大人,這件事楊某願意出頭,倒不是因為你和他之間的恩怨,光是他禍國殃民,結黨營私之舉,老夫便已經看不下去了;若有宋大人在後面支持,本官願意出面彈劾。
”宋楠微笑道:“我就知道楊大人會同意,也罷,張公公既然害怕,我也不強求,回京之後我會請馬永成馬公公助我一臂之力;張公公,今晚之事乃是絕密,你不助我不要緊,但可別壞了我的事,你知道我的脾氣可不太好。
你可以走了。
”張永站起身來不知該走還是該留,心知只要一走出這個門,從此之後宋楠便不會再假自己半分辭色。
自己混到今日好不容易抱上了宋楠的大腿,一旦被拋棄,失去了宋楠的保護,自己將什麼都不是。
而且依著宋楠的脾氣,自己知道他的不少秘密,難保某一天自己不會死的莫名其妙。
一種恐懼戰勝了另一種恐懼,張永忽然想明白了,既然有宋楠撐腰,又何必擔心太多,他都不怕,自己又怕些什麼?想到這裡,張永忽然轉身跪倒,連聲道:“我該死,咱家一時糊塗,竟然貪生怕死起來,當真是愚不可及,當初若無宋大人提攜,咱家恐被劉瑾那廝整的體無完膚了,宋大人但吩咐,咱家一定照辦便是。
”宋楠忙伸手扶起他笑道:“這是幹什麼?您是內廷公公,咱們平輩論交,你給我下跪,這不是折我的壽么?”張永連聲告罪,宋楠微笑道:“你害怕也是情有可原的,對付的是劉瑾,可不是別人,不光你怕,我也怕啊。
但若是因為怕他便放過這次機會,今後恐再難扳倒他了。
莫擔心,我自有計較,我也不會傻到自己去找死不是?誣陷內廷太監的罪名我也是擔不起的。
”張永抹著汗連連點頭,楊一清開口道:“宋大人,這件事確實有些勉強,我想聽聽你如何安排此事,這可絕非兒戲,扳倒劉瑾是件震動朝野之事,他在朝中勢力龐大,若無十足證據,恐怕頃刻間便會引火燒身。
”宋楠點頭道:“我自然明白,我說這是個機會便是因為安化王叛亂這件事的特殊性。
這件事跟任何事都不同,皇室宗族奪位的行為應該是皇上的底線了吧,在這件事上,不僅是今上會極為警惕,歷朝歷代的帝王都會以此為戒。
就像你們剛才所說的那樣,與此事稍有聯繫的人都將脫不了干係,皇上都會找他們清算,這便是我敢於利用這次事件扳倒劉瑾的前提。
”楊一清點頭道:“話是不錯,但問題是皇上心目中對劉瑾極為信任,若無重大證據,僅憑手頭的這些,根本不能起作用。
”宋楠道:“將他和朱寘鐇捆綁在一起,他們之間既然有過接觸,劉瑾又收了朱寘鐇的銀子替他遊說皇上增加慶王府兵額之事便已經讓他洗不清了,再加上張彩效忠朱寘鐇,而張彩正是劉瑾舉薦之人,這是第二件讓劉瑾難以自辯之事。
當然光憑這兩件事還不足以扳倒他,我還會給你們一個最後的證據,關鍵時候我會出面亮出證據,讓皇上相信這一切。
”楊一清道:“如果安化王押解進京之後替劉瑾開脫呢?”宋楠微笑道:“安化王說的話朝廷一定不會採用,謀反的逆王亂咬,豈能作數?朝廷會選擇統統不信。
況且安化王憑什麼給劉瑾開脫?他自己都要死了,只可能亂咬人,不可能去為誰開脫,這一點不必考慮,就算他咬定劉瑾是謀反同謀,也不過是博人一曬罷了。
”楊一清點頭道:“說的是,但還有一件事我必須要說清楚,朱寘鐇起事時發的靖難檄文中有針對劉瑾之意,這豈不是為劉瑾最好的開脫么?”宋楠呵呵笑道:“那檄文中的姦邪指的是誰,誰也不知道,興許是指你我這樣的人呢;況且就算是指劉瑾,這還不好解釋么?安化王這是故意替劉瑾打掩護呢,難道檄文里還大讚劉瑾不成?你多慮了。
”楊一清想了想道:“好吧,我沒疑問了。
”張永趕緊湊上前來道:“敢問宋大人,我回京之後該如何開始呢?”宋楠道:“附耳過來。
”張永趕忙湊過去,宋楠附在他耳邊如此這般的一番嘀咕,張永不停的舔著嘴唇點頭。
宋楠事無巨細的將一些需要注意的細節交代張永,張永其實不笨,只是他因為膽怯已經失去了思考能力。
宋楠對張永的能力還是信任的,這人雖然有些滑頭,但還不至於壞了大事;宋楠不需要他太精明,稍微愚鈍一點也是好事,若這件大事能成功,今後內廷落入張永之手,自己也能很好的控制住他,不至於將來成為第二個劉瑾。
三人在燈下細細研究細節,直到四更更鼓敲響,才各自散去。
第一卷 蔚州雪 第五四四章 我希望世界和平實際上,今晚的一切是宋楠和楊一清在飯前密商之後做出的決定,只是需要張永從中協力,這才拉了張永宴席之後秘密協商;至於為何要張永從中協力,原因卻是很簡單的。
宋楠親自出面彈劾劉瑾是不合適的,正如宋楠告訴張永的那樣,正德曾當著宋楠和劉瑾的面告誡兩人不得相互攻訐,宋楠和劉瑾之間的的矛盾由來已久,正德又非聾子傻子,豈會不知?站在正德的立場上,宋楠和劉瑾在他心目中孰輕孰重還真難分辨,這兩人要是鬧起來,正德很難在態度上偏袒誰。
正德看問題一向簡單,他只是認為宋楠和劉瑾是爭寵引發的矛盾,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兩人之間若是明裡爭鬥,顯然劉瑾要佔據絕對上風,若非有正德的禁令在,劉瑾操縱之下的外廷官員恐怕要一日一奏不將宋楠搞下台不罷休了;但正因正德嚴禁兩人相互攻訐,兩人在朝堂上雖有些許的摩擦,但大體上卻是風平浪靜相安無事。
然而正德又如何知道暗地裡這兩人之間已經互為眼中釘肉中刺,宋楠不斷的崛起已經讓劉瑾甚是恐慌,在諸般算計不能得逞的時候,此次寧夏鎮中劉瑾終於下令對宋楠下手,想一了百了的取其性命。
而宋楠固然也不是省油的燈,他也無時無刻不在尋找劉瑾的破綻,展開各種還擊手段。
在李增刺殺自己之前,兩人之間的爭鬥還沒涉及暗殺之類的極端手段,宋楠也沒這麼快便下決定要扳倒劉瑾。
但在那之後,宋楠不再留守,劉瑾想要自己的命,而且這麼明目張胆的刺殺,宋楠是說什麼也不會繞過他的。
本來宋楠打算在寧夏鎮尋機拿了李增逼問出些口供來,但李增周東等人都被安化王所殺,倒是替劉瑾滅了口,宋楠豈肯干休,在抓住朱寘鐇的那一刻起,宋楠便已經在醞釀將朱寘鐇造反的事情跟劉瑾扯在一起,只要這件事能讓正德相信,劉瑾就是個死人了。
當然,這件事頗不容易,劉瑾雖滿朝痛恨,但誰都不得不承認劉瑾對正德忠心耿耿,宋楠便曾親眼目睹在新平堡被困在烽火台上,劉瑾自己省下水來讓正德喝,韃子放箭射擊的時候,他不惜用身體替正德遮擋。
正德心裡肯定也很明白,劉瑾是絕對的忠心耿耿。
如果將宋楠和劉瑾放在天平的兩端來稱量,拋卻功勞這些因素不談,單論私人感情的話,正德對劉瑾反而更加的親近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