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風流(修改版) - 第520節

蔣豐道:“因安化郡王常住本鎮,這秘密調查之事也自然落到了咱們身上,這次被殺的十八名衙門旗校,有五名便是專司暗查安化王爺,其餘的則全部是暗查楊大人遇襲之事的兄弟;在心上卑職未敢點明,因為怕路上不安全走漏了風聲,故而只是稟報了十八名兄弟突然被殺之事。
”楊一清和宋楠同時變色,楊一清顯然也是第一次知道這件事,跟宋楠對視一眼,兩人都從對方的眼睛里看到了一絲驚恐。
“楊大人怎麼看?”“宋大人,事情怕是不簡單啊,老夫認為這一切絕非偶然。
”宋楠點頭道:“我也有同感,恐怕是兄弟們查到了什麼,有人不許他們公開,故而殺了他們滅口。
”宋楠扭頭問蔣豐道:“這十八名兄弟臨死之前可曾上報查勘的結果?”蔣豐道:“大人,這十八名兄弟都是我衙門密探,其身份很多衙內官員都不知曉,平日散布在城中各處,有著不同的身份偽裝。
一般十餘日我會和他們見一次面,聽他們稟報最新的進展。
在他們死亡前七日,我曾跟他們見過一面,所有的內容均在案卷之中記錄,稍後呈報於大人查閱。
”宋楠點點頭,當著楊一清,有些事不能明言,錦衣衛的有些手段是見不得光的,還是私下裡查閱案卷為好,於是道:“晚間將卷宗送到我這裡,我要親自查看。
”蔣豐抱拳應諾。
宋楠對楊一清道:“楊大人,咱們還是先說說這屯田邊備整飭之事吧,那些事明日在處理,這是我此來的目的,教楊大人聽了反增煩惱。
”楊一清自然明白不便多聽他們內部的事情,但此事涉及自己,特別是十餘名查勘自己遇襲的暗探被殺可以說是因自己而起,故而心中極為不平靜。
“宋大人,楊某著實感到抱歉,貴衙兄弟因我而死,我實在是愧疚不已,請大人安排時間,容楊某去幾位死去兄弟的靈前拜祭;另外他們的家人我也要去見一見,從楊某官俸中拿出錢糧來撫恤他們,否則我必不能心安。
”宋楠點頭道:“楊大人不必內疚,我錦衣衛衙門行查勘之事乃是職責,他們的死是公務殉職,可不是因為你楊大人;拜祭之事倒是沒問題,我會著人安排,但撫恤就不必了,我衙門自有厚恤條例,另外楊大人也許不知道我錦衣衛中的情形,若是暗探身份,基本上便是無父無母無兄無弟的身份,否則是不能履職的。
”楊一清皺眉長嘆數聲,宋楠安慰了他幾句,這才稍微好受些,喝了兩口熱茶平息了情緒之後,楊一清道:“剛才說的屯田之事,寧夏鎮最大的屯田大戶不是軍中的將領,反而是慶王府;慶王府所領封田一萬三千畝,但如今其名下僅有莊園三座,馬場兩處,占田畝三萬一千畝,其中一大半的田地均為軍戶屯田,這才是叫人頭疼的事情。
”宋楠皺眉道:“即便是王爺,也不能公然侵佔軍屯吧。
”楊一清道:“據我所知,慶王府一直以來都是規規矩矩的。
慶靖王在寧夏鎮時那是聞名朝野的賢王,曾受命主持寧、慶、延、綏、四衛軍務,統率數萬軍隊,負責邊鎮安危。
他並積極推行軍屯之制,當然也建了王府莊田,不過數目並不大。
慶靖王還在寧夏城大造園林,廣修寺廟,興學辦教。
其一生樂於吟詩填詞、選文撰志、成就斐然,還被譽為才子王爺。
去世后留下遺命要子孫永佑寧夏鎮,不準貪贓枉法,侵吞公財。
事實上其後襲爵的慶康王慶懷王等子嗣一直規規矩矩不敢違背祖訓,即便是慶王府逐漸不再有領兵施政之權,也從沒發生過敗壞王府聲譽的事情。
宋楠訝異道:“您剛才說那慶定王是個十三歲的孩童,還有隱疾在身,一個生了病的孩童王爺,為何會侵佔近兩萬軍屯?這有些說不過去吧。
”“事情的蹊蹺之處就在這裡,慶定王之疾不是一般的疾病,而是生下來便是有些痴獃之症,如今雖十三歲了,但據稱說話還不利索,恐只有五六歲孩童之智,豈會對屯田感興趣?而且,據我所知,王府在前年九月之前的莊田一直保持著皇家賜封的標準,但在前年九月之後,到了年底突然便增加了這麼多田畝,其中顯然有貓膩。
”宋楠更是驚訝,來到寧夏鎮之後宋楠的腦子都快被轉暈了,各種超出自己判斷之外的情形層出不窮,這倒也罷了,問題是自己毫無概念,也得不出任何的判斷,這才是最讓宋楠難受的。
“現在慶王府成了大老虎,我欲清理軍屯之事,則必須要讓慶王府的軍屯田畝退讓出來;姜漢和其部下的軍官們自然也佔了不少的田畝,但是他們說了,若慶王府的田地不退出來,憑什麼讓他們退出田畝?現在倒是把我推到了兩難之境地。
”“大人沒去慶王府談及此事么?”宋楠的問話似乎是在責怪楊一清不敢在慶王府頭上動土。
楊一清自然能聽出其意,但楊一清並不生氣,因為他理解宋楠的意思,自己在這裡呆了也有大半年時間了,一個小小寧夏鎮的邊備軍屯清理毫無建樹,也難怪宋楠會有些不屑。
“宋大人有所不知,這當中更有隱情,我三邊總制府有總領軍務之權,但邊屯的整飭卻非我一人權力便可為之;皇上雖准許我整飭軍屯,但田畝的丈量,田稅抽取比例的增減,良田劣田的劃分,草場馬場的劃歸,這些事務卻是要皇上特派的欽差來決定的。
”宋楠道:“原來如此,不知皇上派了誰來了,督促他抓緊丈量核實不就是了。
”楊一清道:“奉皇命而來的是大理寺卿周東,宋大人可認識他么?”宋楠皺眉想了想道:“周東?”侯大彪忽然道:“怎地是他?這小子不是個東西啊。
”宋楠道:“你識得他?”侯大彪道:“我怎會不識他?我北鎮撫司詔獄跟大理寺沒少打交道,大人你自然是不用搭理他,但卑職可是跟他打過不少交道,這小子可是劉瑾的人吶。
”“候鎮撫口中的周東便是此人,他也確實是以皇命為由而來,事實上卻是奉了劉瑾之命前來,其目的自然是要對我三邊總制府整飭軍屯之事插上一杠子,若不是這個周東,我恐早已將寧夏鎮的事務解決了。
只可惜啊,事與願違,想做的點事情真的太難了。
”楊一清長聲嘆息。
宋楠無言以對,心中驚愕不已,劉瑾的手腳簡直無處不在,這遠離京城數千里的邊鎮中除了總兵姜漢跟劉瑾關係密切,還有個曾經秘密跟劉瑾在香山密會,不知和劉瑾之間有何密切關係的安化郡王朱寘鐇,現如今又冒出來個欽差大臣大理寺卿周東,果真是群賢畢至,卧虎藏龍。
宋楠忽然感覺肩頭重逾泰山,心情也沉到了谷底。
第一卷 第四五五章 屍體的秘密凌晨時分,寒氣鑽心,塞北之晨宛如冰窖一般的寒冷,滴水成冰,哈氣成霜。
十八具錦衣衛的屍體一字排開擺放在寧夏鎮錦衣衛千戶所衙門的後院的一間屋子裡,這些屍體的頭臉身上還有尚未融化的冰碴子;這是在冰窖中保存屍體留下的痕迹。
這些屍體有的穿著平民的服飾,有的穿著僕役的衣服,有三名還穿著邊軍的服飾,死去的時間已經超過半個月,若非塞北極寒,又藏於冰窖之中保存,恐早已腐爛不堪。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