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風流(修改版) - 第506節

宋楠眉頭緊鎖,不過他很快便釋然了,自己統率的兵馬中有一部分將領和兵馬本就是中軍都督府的兵馬,身為都督府的大都督,徐光祚自然會有千萬種辦法探聽軍中的消息;以徐光祚之能,固然能從自己的安排和一些蛛絲馬跡之中判斷出詳情來,這也不是什麼難事。
宋楠抬起頭來,見一道冷冽的目光射向自己,那是楊廷和滿是怒火的眼光,宋楠表情無辜的聳聳肩。
正德從龍座上直起身來,臉上滿是困惑的道:“定國公此言當真?定國公又是如何得知?”徐光祚倒也不隱瞞,沉聲道:“皇上莫忘了,參戰之兵將大多為我中軍都督府所轄,戰後歸營之後,老臣豈能不召集他們總結得失?便是從將士們的口中得知的這件事;宋大人恐怕是不想張揚此事,抑或是為了陸完掩飾,大概也不會如實的上奏皇上吧。
”正德臉色不悅轉向宋楠道:“宋楠,那日朕問你陸完在軍中的表現,你支吾不肯言,卻原來是有包庇之意;定國公所言是否屬實?此舉干係到外廷兵部的重要人選,你可不要有所隱瞞。
”終於要面對此事,宋楠避無可避,只得出列行禮,見上百雙眼睛齊刷刷的看著自己,宋楠略一猶豫,開口道:“皇上,那日可怪不得臣,是皇上受太后所請自行離去,要臣改日稟報的,非是臣支吾不答。
”正德想了想扶額道:“哦,朕犯糊塗了,確實如此,那現在你可以告訴朕陸完在軍中的真實表現了么?”宋楠微笑道:“自然可以,不過在此之前,臣要把話說清楚,臣雖無權對兵部尚書之職的兩名人選做出品評,但身為錦衣衛指揮使,臣有責任對所有的大小官員之背.景有所了解。
剛才有人提到的寧夏總兵姜漢,臣覺得甚是耳熟,剛才臣在下邊想了半天,忽然記起了關於這個寧夏總兵姜漢的一切,臣覺得有必要要將此事公開。
因為既然姜漢大人是要成為兵部尚書的人選,總是要知道其真實的品行和能力,這樣才便於諸位大人對其作出真實的品評,皇上認為如何?”盯著宋楠眼珠子都要突出來的劉瑾終於忍不住開口道:“宋楠,皇上此刻垂詢的是陸完在軍中之事,你為何又顧左右而言他?姜漢大人是否合適,只有吏部考選,可沒你說話的份兒。
”徐光祚也冷聲道:“正是,問的是陸完,莫非宋大人要繼續替陸完隱瞞不成?”宋楠不說話看著正德,正德捏著下巴沉思了片刻,對宋楠道:“你錦衣衛查過姜漢么?”宋楠點頭道:“查過,不過那是數月之前的事情,臣差點都將此事給忘了,若非今日朝堂上提及此人,臣也不會想提及此事。
”正德道:“既然錦衣衛查過姜漢,你便說一說,反正今日也是要對人選做出品評,錦衣衛的調查或可作為品判的一些依據。
”劉瑾低聲道:“皇上,宋楠該先說陸完之事才是,宋楠明顯打算替陸完隱瞞什麼,其目的為何?可不能由他矇混欺瞞皇上。
”正德皺眉看了劉瑾一眼,冷聲道:“朕心裡有數,朕像是那麼容易就被欺騙的人么?”劉瑾自知情急之下失言,忙道:“奴婢該死,奴婢不是這個意思,奴婢……”正德擺手道:“好了好了,朕又沒怪你,你且莫多言。
”轉向宋楠高聲道:“宋楠,你說吧。
”宋楠施禮致謝,起身道:“皇上,諸位大人,三個多月之前,三邊總制楊一清赴西北就任之事諸位當還記得吧;不瞞諸位說,楊一清跟我一直有書信來往,我之所以和楊大人保持聯繫,那是因為楊大人是我保舉,三邊總制事務若無功效,我也有責任,所以我一直都關心楊大人在西北的進展。
”張懋點頭道:“此乃人之常情,倒也沒什麼。
”宋楠看了張懋一眼,微笑道:“多謝老公爺理解,我只是怕有人心裡陰暗,以為有什麼陰謀罷了。
劉六劉七生亂之初,我曾接到楊大人的一封書信,那信上便提及了這位寧夏總兵姜漢。
”群臣精神一振,生恐漏過一個字,楊一清任三邊總制,寧夏,延綏,甘肅盡在其轄下,但凡有些腦子的人都明白,楊一清此去可不是什麼好差事,想凌駕於邊鎮總兵之上,必會產生諸多的糾葛和矛盾。
內外廷爭奪此職失利之後,不少人早等著傳來鬧得不可開交的消息,更有人授意總兵官和當地的衛所將領們給這個楊一清製造麻煩,楊一清清楚的看出這一點,所以赴任之時只身前往,連家眷也不敢帶著,因為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
“楊大人信上跟我說,三邊軍務的整飭當真步步維艱,所遇的阻力也極大,不過相較於延綏和甘肅兩處,寧夏的阻力更大,其中便提及寧夏總兵姜漢的名字。
楊一清大人慨嘆此君桀驁不馴倚老賣老,對三邊總制府的命令充耳不聞,不僅不執行楊大人的命令,相反還多方設堵阻撓。
”徐光祚冷聲道:“這便是你錦衣衛查出的所謂姜漢大人的事情?這些都是地方軍務之上的矛盾,再說僅憑楊一清一面之辭,豈能判斷對錯?真是笑話。
”宋楠微笑道:“徐老公爺何必這麼急躁,我的話還沒說完呢。
光是吵吵鬧鬧倒也罷了,楊大人為了解決問題,於是親自進駐寧夏鎮,然不曾想到,在寧夏鎮呆了十天,所住驛館遭遇三次襲擊,幾乎將三邊總制官大印丟失,最後一次整個驛館都著火燃燒起來,差點讓楊大人和隨行數十名親兵喪身火海。
”“啊?居然有這樣的事?”“這……簡直不可思議。
”正德也睜大眼睛問道:“可查知是何人所為?”宋楠道:“皇上問的正是問題的關鍵,楊大人責成寧夏總兵姜漢徹查此事,但得到的答覆卻說是寧夏鎮中的盜跖匪寇所為,也抓不到元兇。
諸位試想一下,邊陲重鎮,重兵駐紮,於治安上必是嚴峻森嚴,若偶爾發生不足為怪,一而再再而三的突襲重臣驛館,這顯然不是以盜跖匪寇為由便能搪塞的。
當時正值劉六劉七反賊賊勢如火如荼之時,我也分身乏術,於是便命南鎮撫司派員,協同寧夏錦衣衛千戶所的緹騎進行徹查,於是發現了眾多不尋常的線索。
”宋楠話音落下,殿內鴉雀無聲,朝臣們不傻不笨,事實上他們比一般人還聰明許多,宋楠住口不言,但大多數人卻已猜到結局。
第一卷 第四四三章 各懷心事“難道此事竟和姜漢有關?”正德瞠目問道。
“不能說絕對有關,但姜漢是脫不了干係的,此事正在進一步的調查之中,相信不久便將水落石出。
”徐光祚冷聲道:“還無真憑實據,宋大人有怎能斷定和姜漢有關?”宋楠回敬道:“我說了姜漢脫不了干係,難道我會信口雌黃不成?自然是有證據直指此人;今日若不是要推薦姜漢為兵部尚書的人選,我自然可以等全部的證據搜集完畢再來公布,可如果我不提前說明,將來在姜漢若任了兵部尚書,真相再公布的話,豈非是我大明朝廷的一大丑聞么?故而我必須提前說明此事。
”群臣暗中點頭,無論如何,姜漢既然被錦衣衛認定與襲擊三邊總制官楊一清有瓜葛,那在此事澄清之前絕非兵部尚書的合適人選,關於姜漢任職推薦也算是到底為止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