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楠心中暗罵,臉上卻笑意盈盈,拱手道:“原來楊大學士也認為我可以接受,這我便放心了,看來我的擔心純屬多餘。
”楊廷和呵呵笑道:“確實是多餘的,其實這等事你不該來問我,英國公乃團營總督,朝中元老,你該去問他才是,不過料想英國公也不好表態,畢竟你是英國公府的快婿,他該避嫌才是。
”宋楠點頭笑道:“正是如此,否則我幹什麼來叨擾楊大學士,今日得楊大學士指點,我心裡的一塊石頭就落了地啦,多謝多謝。
”楊廷和呵呵而笑道:“客氣客氣,若無他事……我這裡粗茶淡飯便不留宋大人晚飯了。
”宋楠忙道:“哪裡哪裡,叨擾了,告辭了。
”楊廷和手托茶盅舉起,那便是端茶送客之意,然而宋楠剛剛扭過去半個身子,卻又轉過身來道:“哎呀,有件事我差點忘了,瞧我這腦子,定是見了楊大學士激動的很,居然差點忘了大事。
”楊廷和愣了愣道:“那是何事?”宋楠重新坐下,楊廷和也不得不將茶杯放下,就聽宋楠低聲道:“皇上昨晚還問了我一件事,是關於兵部空缺的尚書人選的問題,皇上說內閣推舉了此次隨我平叛有功的兵部侍郎陸完擔任,不知可有此事呢?”第一卷 第四三七章 交易楊廷和心頭一緊,皇上詢問宋楠此事是為什麼?自前任兵部尚書劉大夏因劉六劉七造反之事引咎辭職之後,兵部尚書一職一直空缺由李東陽代理;處在剿賊的關鍵時候,朝廷也一直沒有議定人選,但內廷和外廷關於此職的爭奪卻一直在暗中進行。
宋楠領軍出征之時,內閣特意讓兵部侍郎陸完隨同剿賊,其立意便是要陸完在剿賊之中鍍金,從而可以從容讓陸完接任兵部尚書之職,當大軍凱旋的消息傳來,內閣便已將人選提交給了正德,正德也已經基本同意了內閣的意見,此時宋楠提及,又是何意?“確有此事,陸完是最適合的人選,起先為宣府巡撫任上便頗有建樹,本來是三邊總制官的最佳人選,但後來的事情你宋大人比誰都了解,只得遷了兵部右侍郎;這次剿賊是你的副手,也立下了赫赫戰功,兵部尚書這個位置非他莫屬。
”楊廷和淡然道。
宋楠點頭道:“陸大人確實能力超群,他任兵部尚書我也沒什麼意見。
”楊廷和心中冷笑道:“你有意見也不成啊,這件事沒你說話的份兒。
”就聽宋楠續道:“皇上問我陸完在剿賊之中的表現,想必是通過我來知曉陸大人的能力,我正欲回答時,恰逢太后請皇上移駕後宮,便沒有回稟皇上。
皇上說了,廷議之時要我就陸完在軍中的表現發表意見,以免有人提出反對之議。
”楊廷和眉頭皺起道:“難道有人跟皇上說了什麼話不成?”宋楠搖頭道:“這我便不知了,我考慮的是廷議之上該如何評價陸完,是昧著良心說好話呢,還是將事實當庭說出來呢?”楊廷和心頭巨震,瞪視宋楠道:“難道陸完在軍中的表現不佳么?報功奏摺上可是說的一清二楚,陸完作戰勇敢計謀出眾,在剿賊之時立下了大功,那份奏摺難道不是你和監軍張永聯合上奏的么?”宋楠翻翻白眼道:“這個……楊大學士,你也明白咱們官場的規矩,剿賊既勝,我自然要讓跟隨我左右出生入死的兄弟們得些嘉獎,結果擺在那裡,小瑕疵我也不甚計較了。
報功的摺子便是基於這等考慮,凡剿賊將領都是要說些好話順利得到嘉獎的,難道我還故意挑鼻子挑眼不成?”楊廷和眉頭擰成一個疙瘩,冷冷道:“宋大人官場積習倒是學的快,既如此,你為何又說為難於對陸完的考語呢?”宋楠搖頭道:“本來只是一般的升遷嘉獎倒也罷了,但陸完這是要升任兵部尚書之職啊,兵部乃六部之首,掌管著我大明兵事,可謂是要害之中的要害部門。
皇上垂詢,也是出於對此職的慎重,我不得不謹慎的提出自己的意見了。
”楊廷和道:“難道陸完在軍中表現有欠?有欠妥之處不成?”宋楠道:“欠妥嗎?我也說不上來,總之他犯了不少的錯誤,到後來我都不敢用他獨當一面;微山湖一戰,我本讓陸完嚴守西面兩湖,防止賊兵往西逃竄,但結果很令我失望,陸完還是讓賊首劉六從眼皮底下逃脫。
”楊廷和愕然道:“微山湖四湖區域廣大,一個人想逃脫的話又如何能攔得住?你這是吹毛求疵了吧。
”宋楠臉上笑容斂去,正色道:“楊大學士,你這是外行話了,在軍中令行禁止,哪有什麼原因可講?若個個都找理由找原因,還如何打勝仗?若你下達命令,你內閣所屬官員卻推三阻四以理由搪塞,你當如何?”楊廷和一時語塞,宋楠說的倒也是正理,軍中主帥下達了軍令,下邊的部屬便要無條件的執行,哪有找理由的道理;即便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宋楠也是站在有理的一方,情有可原,但令不容情。
“進太行山剿賊之時,陸完一人反對此議,畏首畏尾,不顧我大軍耗費甚巨,執意建議大軍在山外圍困,殊不知賊兵在山中已經建立寨堡自給自足,便是圍困個十年八年也絕不可能剿滅。
可見其判斷能力有所欠缺,不懂得審時度勢。
”“進山之後,陸完更是抱怨山路難行,攪亂軍心,我不得已讓許泰取而代之統帥兵馬,之後陸完便夜夜飲酒說些怪話;進攻賊兵山谷中的山寨之時,他帶人側面進攻山坡,但依舊無所建樹;最後還是江彬率人猛攻得手,可見其作戰能力上亦有所欠缺。
”“綜合評價這個人的話,我認為陸完有些能力,但老成有餘勇武不足畏首畏尾,在某些能力上面有所欠缺,若因人成事倒還馬馬虎虎,獨當一面恐難勝任。
”宋楠叭叭叭一頓話,將楊廷和驚得目瞪口呆,沒想到宋楠居然給出這樣的評語來,這些話要是在朝上公開一說,陸完這個兵部尚書便算是泡湯了。
且不論宋楠的話是真是假,就算是捏造,身為統兵主帥的評語也無人懷疑,更何況跟隨宋楠剿賊的其他將領都是宋楠的人,他們只需稍加佐證,便可坐實,那便無可挽回了。
宋楠心中默默道:陸完,對不住了,雖然都是雞蛋裡邊挑骨頭,小小的錯誤給你上綱上線,但我也是沒辦法,誰叫內閣不仗義呢,楊廷和明知我接任團營之職會焦頭爛額,他不但不勸阻還慫恿鼓勁,我也只能拿你出來要挾他了。
楊廷和木然坐在案邊,腦子裡想著應對之策,兵部是內外廷爭奪的焦點,好容易讓陸完鍍金立功,順理成章的接任此職,宋楠要是這麼一攪合,一切都完了。
而劉瑾必會藉機推出自己的人選,據楊廷和所知,劉瑾早就提出了寧夏總兵姜漢為備選人選,姜漢是邊陲老將,就資格而言,姜漢的資格要老的多,只不過是因為某些原因一直沒有調任京城,但在兵部可是掛著員外郎的職銜的。
宋楠捏著無須的下巴,暗中觀察楊廷和的表情,知道自己擊中了楊廷和的軟肋,宋楠不知道的是,讓陸完剿賊鍍金上位便是楊廷和的主意,他在內閣之中打了包票,一旦此事泡湯,他的威信也將一掃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