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說的也在理,怎生有個兩全其美之策,既不讓京營的侯爺們不開心,又能全皇上殷殷愛護臣子賞罰分明之意。
”宋楠皺眉思索道。
正德道:“這等事上恐無兩全,朕意已決,你不必多想。
”宋楠緩緩搖頭道:“辦法或許是有的,臣今日前來其實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建議皇上。
”“哦?何事?”“皇上,這次的劉六劉七之亂,聲勢甚為浩大,賊兵之勢一度達六七萬,禍及百萬百姓;臣適才說午夜夢回脊樑生寒,不是因為擔心賊兵的勢大無法剿滅,而是因為事情沒朝另外一個方向發展,否則後果難以想象。
”正德道:“此話怎講?”宋楠道:“定國公任剿賊大都督時,山東一帶徐延德率軍剿賊一度失利,正是在此時,賊兵氣焰正盛,東路劉六迅速發展到了六萬人;而臣上任之時,忙著調集宣府大同等地的邊軍前來剿賊,這當中有十餘日的空擋期;劉六此時急於南下,並未選擇往北殺個回馬槍,可說是戰略性的錯誤。
”正德便是再傻也明白宋楠的意思了,驚道:“你是說他們會轉頭往北殺往京城?”宋楠點頭道:“黃河以南雖然我大明衛所兵力並不多,但大河天塹阻隔,渡河豈是那麼容易的;在此期間,我得以從容調集兵力合圍。
而賊兵若是轉換思路回首進攻京城,營州前中屯衛兵馬又被徐延德調集前往山東,並被賊兵大敗,殘兵龜縮于山東以東的幾處州府自保。
京城以南可謂是一馬平川,若是賊兵一路北上,等不到宣府兵馬到達,便可直逼京城之外,到那時後果可不堪設想了。
”正德驚得酒意醒了大半,愕然道:“京城中不是有團營么?十二團營兵力十多萬,外加三千營神機營等京師兵力,賊兵豈會得手?”宋楠點頭道:“皇上說的是,京師兵力足以自保,但皇上可別忘了,那時候的賊兵正處於盛勢,一路上能增加多少兵力且不估計,賊兵的手段皇上卻是不知道的,賊兵所到之處皆為焦炭,即便賊兵攻不下京城,京師以南的大片地方也將淪為焦土。
團營又紮根於京師,除非是救駕否則不可能出京城與之交戰,那不是眼睜睜的看著賊兵在京郊州府撒野么?”正德眉梢跳動不言不語。
宋楠續道:“再說誰也不敢保證賊兵便破不了京城,畢竟那是六七萬賊兵之眾,京營的戰力如何我不敢妄言,但臣所知的賊兵卻並非是烏合之眾,臣此次剿賊死傷近萬兵馬,這還是在朝廷發布了廢除什伍連坐之法,廢除強迫耕種土地之策等諸般安民措施之後,亦是在賊兵因極力渡黃河而不得不分兵守護後路的情形之下。
西路賊兵據守太行山中,臣差點淪於賊手丟了性命便是明證。
”正德舔著嘴唇道:“然則你之意是……?”宋楠道:“臣想了許久,京城安危皇上安危乃是天大之事,臣認為須得加強京城兵力,十二團營之外,還需增加機動兵力,京畿若有亂起,這隻兵力不僅可守城,還可機動出城禦敵,這樣便可給地方都司的兵力來援爭取到足夠的時間。
”第一卷 第四三五章 神樞營正德沉吟不語,宋楠的建議不是隨隨便便便可答應的,在京城中增加兵力,不但涉及到兵制的合理,更涉及到京城的安全,隨隨便便的增加一個兵力建制,有時候不但不是保障,反而是威脅。
當然宋楠建議此舉的弦外之音正德還是聽得出來,宋楠說的兩全其美之策,恐便是新增一隻兵馬在讓宋楠統領,即可不用跟團營勛戚搶奪職位,又可合理的安排宋楠的職位。
宋楠知道,這時候到了關鍵的時候了,想握有軍權,想取得自己應該取得的賞賜便看能否說服正德了,於是趁著正德猶疑不決之際,添上了一把猛火。
“皇上,臣說話一向直率,今日臣掏心窩子跟皇上說話,若是有不當之處,還望皇上恕罪。
”正德道:“你說便是,這裡又無外人。
”宋楠謝過,緩緩道:“皇上,臣對京中團營並無偏見,但臣卻是真心實意的不打算進團營當什麼提督。
但凡武將無不以如團營領軍為榮,但在我看來,這並非榮耀。
”正德愕然道:“此話怎講?”宋楠道:“臣以為,軍隊效忠皇上是第一要素,第二要素便是要有能效忠皇上的資本。
”正德臉色一變道:“你的意思是,京營沒有效忠朕的資本么?”宋楠道:“若說裝備餉銀之類,京營自是超過其他軍隊何止數倍,京營士兵盔甲兵刃三年便換一套新的,餉銀更是高達每月二兩,而地方衛所官兵盔甲十年一換尚且不足。
可笑的是有的人甚至還沒有盔甲,打仗的時候便用兩塊木板綁在前後胸口,真是滑稽又辛酸,餉銀待遇更是少之又少。
臣從蔚州來,知道蔚州兵的餉銀只是每月八錢外加十斤玉米面,軍戶之家若非戮力屯田開墾,連父母妻兒都要餓肚子。
”正德皺眉道:“你說這些做什麼?朕何嘗不想我大明兵馬個個武備齊整,餉銀充足,但財政吃緊,朕有什麼辦法?”宋楠道:“臣不是要求皇上做什麼,臣只是做個對比;京營在待遇裝備超過地方衛所許多倍的情況下,其戰力又若何?以新平堡之戰為例,此戰我大明大獲全勝,參戰的有蔚州衛六千邊軍以及京營奮武營神機營一萬三千餘人。
此戰皇上親眼目睹,蔚州邊軍六千餘人在京營未達之前面對數倍於己的韃子騎兵是何種姿態?純以血肉之軀抗住韃子大軍,六千人僅餘數百存活,硬生生殲韃子上萬人,拖到京營兵馬到來。
而京營兵馬在戰鬥中的表現臣不評價,皇上自知。
”正德心裡自然明白,張侖的奮武營和神機營都是京營之中的精銳中的精銳,戰鬥中的表現卻並不出彩,若非蔚州兵馬重創韃子在先,加上火器的強大,單京營和韃子兵面對面的硬斗,取勝與?勝與否殊難預料。
”“這還是張侖統領的京營,小公爺算是個帶兵勤力的將領了,操練京營也算是盡心盡責,即便如此依舊不能令人滿意;設想一下,若是同等裝備,同等兵力,以蔚州邊軍對京營,何者可勝?”正德撓頭道:“恐是蔚州兵大勝。
”宋楠起身一禮道:“皇上燭照聖明,說話也不袒護搪塞,這正是賢明之君所為,誠如皇上所言,蔚州兵將勝利,而且是大勝。
臣之意便是要說,當京城有難之時,京營兵力雖眾,但能否承擔守住京城之責,誰也不敢打包票。
而皇上的安危,京城的安危卻是半點含糊不得的。
”正德終於明白宋楠的苦心了,新建一隻能打仗的軍隊可以不必將寶完全壓在京營上,危急之時有一隻能打甚至能赴死的兵馬守護在側,會更加讓人放心。
“宋楠,你的用意朕已經明了了,但朕想說的是,既然京營戰力糜爛,你為何不願提督一營去加以改造呢?”“皇上,改造京營自然是一勞永逸的上策,然而臣自問沒這個本事,單單是訓練士兵不是難事,難的是京營自上而下的將領不是侯爵便是伯爵,要不便是勛戚子弟,都有爵位皇恩在身,臣要是去指手畫腳,豈非自討沒趣?臣做不到,臣也不想做眾矢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