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風流(修改版) - 第454節

宋楠也知道這件事必須要讓百姓們理解才行,於是在大營接見了楊屯鎮保長和一名姓楊的秀才組成的請願團。
那楊秀才倒是個脾氣火爆的,有些毫不畏懼的骨氣,入了帳中劈頭就是質問:“敢問都督大人,你們要燒了蘆葦盪,咱們微山湖周邊的百姓那可真是沒活路了,難道逼著百姓從賊不成?咱們實指望官兵能趕走賊兵,難道官兵除此之外便再無他法了么?”宋楠不怒不慍,命人看茶看座,和聲?和聲細語的道:“秀才公,如今的形勢你也看到了,三萬多賊兵遁入蘆葦盪中,若以常規戰法,須得將這方圓數百里的四個大湖圍得水泄不通才成,但那恐怕要調集全國之兵方可,顯然不合實際。
且賊兵藏匿其中不能剿滅,百姓們沒機會去收割,難道冒著被賊兵砍殺的危險去收割蘆葦么?顯然不能。
”楊秀才道:“可是大人,您這下令一燒,大伙兒最後的希望也燒沒了,大伙兒可就沒活路了。
今年已受賊患,年節將至,舍無餘糧余錢,百姓們今年恐要去逃難乞討了。
”宋楠想了想道:“秀才公放心,這事兒朝廷會妥善解決,我會請皇上派員攜稻米物資來此賑濟,決不能讓百姓流離失所。
但這一切都要在剿滅賊兵之後,如今的局勢,朝廷斷不可能調集大批賑濟物資前來,萬一為賊兵所獲,豈不是成了資敵么?此事我也知道是兩難,一切都要在剿滅賊兵之後方可進行,所以我才決定長痛不如短痛,還望秀才公跟百姓們說個明白。
”那秀才和保長經宋楠一番剖析也知道勢在必行,長嘆而回,宋楠因不知這法子是否奏效,也決定先燒昭陽湖南岸的蘆葦看看情形再說。
於是立刻四下貼出布告,禁止任何人進出湖區,並撤離所有沿湖漁村漁民百姓。
下午時分,官兵派出二十餘只放火的隊伍,趁著偏西風正勁之時,沿著昭陽湖南岸開始點火,讓蘆葦從西北角開始起火;於此同時,令大軍嚴陣以待,以防賊兵受火所迫從湖中竄上岸來。
是夜,昭陽湖南岸的蘆葦叢盡數被點燃,強勁的西北風讓火勢越燒越旺。
綿延十幾里的火頭沖高數丈,在數十里之外都能看到火光,蘆葦叢中成千上萬的水鳥被驚動飛起,煙塵遮天蔽日,讓天明后的天空都變得灰濛濛的不見陽光。
這一場大火燒的迅猛,一日夜便將枯乾的蘆葦盪掃蕩一空,過火距離達三十餘里,幾乎所有蘆葦密集的湖邊淺灘都被燒的光禿禿黑乎乎的一片;大火不僅燒毀了數十里長的蘆葦盪,連湖岸上的柳堤也收到波及,很多樹木被燒成光禿禿的數樁。
次日黃昏,火漸漸熄滅,大軍也開拔靠近湖邊,放眼望去一片狼藉。
即便是火熄了,整片地方還是熱浪襲人,根本無法靠近,不過蘆葦燒盡之後,整片地域也暴露無遺。
沿岸奔走查看的兵士們發現了幾十處蘆葦中的乾地,更是發現了數百具燒焦了的屍體,顯然是賊兵困在其中沒有及時逃脫。
幾個時辰后,駕船穿過蘆葦盪檢查的士兵們又陸續發現了兩百具溺死在湖中的屍體,顯然賊兵面對大火的突襲選擇了游向湖心,結果這兩百人竟然是被活活的溺死。
這一下群情振奮,不費吹灰之力便將賊兵殲滅近千餘,且燒毀之後的灘涂一覽無餘,根本無賊兵立足之地了;然而宋楠覺得很是蹊蹺,賊兵可是三萬多人,從昭陽湖入湖之後才過了七八天,按理說賊兵大部都在昭陽湖南岸的這片蘆葦盪中才是,為何一場衝天大火只燒出了這麼一點人,其他人去了何處?宋楠已經沒什麼好顧及的了,當即下令將下游微山湖南岸的蘆葦也盡數點燃,賊兵除非生了翅膀,否則斷不可能在七八日之內離開這兩片湖區,上游的獨山湖和南陽湖基本上可以排除藏匿的可能,因為賊兵無船隻通行,無法離開蘆葦盪這灘涂地帶。
又是一場兇惡猛烈的大火燃起,微山湖南岸的蘆葦盪比昭陽湖還要密集肥碩,起火后燒的也更加的嚇人;西風卷著衝天的火勢往東一路翻滾,上百艘收繳而來的小舟上乘坐著兩千餘兵士在蘆葦盪內側湖區監視。
忍著灼痛的火烤,官兵們發現了賊兵們倉皇從蘆葦盪中逃往湖心的身影,只是因火勢太大無法靠近追擊。
微山湖的這場大火造的孽比昭陽湖更大,不過收效也是巨大的,燒死了兩千多人且不說,光是從蘆葦盪中逃出來投降的賊兵便有七千餘人,據俘虜交代,大隊人馬並非是從楊屯一帶進入昭陽湖,而是從胡寨鎮進入微山湖藏匿。
陸完羞愧不已,他的兵馬在楊屯鎮遇到賊兵的小股人馬,還以為賊兵已經盡數從該處進入湖區,沒想到賊兵大部卻還在下方緩緩往微山湖中退去;當時他若率騎兵南下繼續進擊,有可能會兜個正著。
宋楠狠狠的斥責了陸完一番,陸完的失誤差點誤了大事,大軍駐紮在楊屯,壓根不知賊兵主力就在下游微山湖中,很可能造成賊兵主力溜走而自己卻一無所知的失誤。
同時宋楠也深切的意識到這劉六確實不易對付,顯然劉六意識到官兵會派兵快速切斷退往湖區的後路,所以選擇了兵分兩路,楊屯鎮處的賊兵就是用來迷惑官兵送死的,下方的賊兵才是主力兵馬,經掩護之後得以從容退入湖區。
到現在,基本情形已經可以判明,賊兵在昭陽湖中有約莫五千人,一場大火弄死了千餘,還剩下四千多人不知所蹤;在微山湖中的是賊兵主力,約莫三萬人,大火燒死兩千多,燒出來投降了六七千,溺死的屍首有一百多,剩餘的還有兩萬人左右。
雖然看似戰果卓著,但一個嚴峻的問題擺在宋楠面前,賊兵這兩萬人能逃離大火,顯然不是靠游水便能逃脫的,官兵們在煙熏火燎之中看的不太真切,但確看到了賊兵一個個坐在奇怪的漂浮物上的情景,宋楠一下子明白過來,就像上次渡河一樣,賊兵中裹挾的當地漁民百姓不少,他們自然知道蘆葦的另一個用途便是製造簡易的小筏。
大批賊兵恐怕正在渡湖途中,甚至有可能已經渡過湖去,將要上岸殺個回馬槍了。
宋楠急的差點大罵,兩萬賊兵到了微山湖北岸的破壞性幾乎難以想象,袞州剛剛收復,袞州周邊乃至山東西部的各地州縣都在重建之中,賊兵若再去掃個回馬槍,簡直不堪設想。
宋楠不敢耽擱,立刻派六艘小舟連夜往湖對岸趕,每舟攜帶軍鴿兩隻,一旦發現賊兵登上北岸的蹤跡便發回訊息來。
半夜時分,十餘只軍鴿紛紛飛回到大營,帶給宋楠的是卻是一個既喜又憂的消息。
第一卷 第三九八章 仁義的天帥夜渡微山湖的官兵小舟本是直往北岸行去,但行到半路便誤入成片的殘荷斷莖之處,官兵們還以為是到了北岸,但算算距離和時間又覺得不對;兩艘小舟硬著頭皮往前划,卻不料黑暗中忽然箭支大作,當即將一艘小舟上的四名士兵射成了馬蜂窩。
另一艘小舟上的士兵緊急跳下水,借著小舟一側的掩護才狼狽脫離箭支的施射距離,同時發出警告,告誡後面的幾艘偵察船不要靠近。
其他小舟上的官兵不敢再靠近,只離得遠遠的慢慢查看,竟然發現那是一個巨大的湖心島,島上面居然全是賊兵,當即立刻讓軍鴿帶回消息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