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風流(修改版) - 第439節

在各方微妙的權衡下,爭論了一個多時辰卻並沒將人選定下來,所以,當英國公提出宋楠這個人選的時候,大部分的人都選擇了同意,有人自然是相信宋楠有這個能力,另有一大批人則是因為可以將這個挑不起的重擔推卸給他人而竊喜;甚至連劉瑾也投了贊成票,顯然是認為,這是能讓宋楠栽跟頭的地方。
宋楠的委婉拒絕,讓人覺得這小子恐怕是識破了眾人的心理,也不願陷入這個泥潭之中,有些人發出失望的嘆息,有的人則替宋楠慶幸。
正德神色黯淡,他也沒想到宋楠會拒絕,他的內心深處一直認為宋楠是他最後的依靠,就像在新平堡時,絕望之時宋楠便是心底的最後希望,眼下的情形也是如此,他希望宋楠能像以前一樣挺身而出幫助朝廷渡過眼下的難關,可是宋楠竟然拒絕了。
正德難掩心底的失望,嘆道:“朕知道這是強求與你,你本非帶兵之將,朕也不能怪。
只是朕很是失望,我大明朝偌大一個朝廷,居然沒人能替朕征戰,看來朕要親自披掛上陣了。
”李東陽等老臣忙叫道:“不可,皇上豈能御駕親征,決然不可。
”正德怒道:“那怎麼辦?難道眼睜睜看著賊並非南下攻擊南京浙廣,朕卻裝作看不見不成?”群臣噤若寒蟬,沒一個敢說話,即便是正德焦躁發怒,也沒人敢主動舉手表示要去擔當此任,正德的心頭一片悲涼。
寂靜中,宋楠的聲音響了起來:“皇上息怒,臣並非怕了賊兵,也並非不想提皇上分憂,在臣看來,剿賊之事其實根本就不難,臣根本就沒把賊兵放在眼裡。
”眾人驚訝的看著宋楠,心中均想:這傢伙瘋了吧,這牛皮吹得也太大了,有不敢接手,又來吹牛,皇上在氣頭上,恐要給這廝一點顏色看了。
果然,正德拍案怒道:“你說這些大話何用?有本事去剿滅賊兵再來說嘴。
”宋楠昂首靜靜道:“皇上,這是臣深思熟慮的得出的結論,臣和賊兵交過手,臣知道他們是幾斤幾兩,臣可不是說大話的人。
”劉瑾陰測測的道:“那就證明給皇上看,身為臣子,既然有禦敵之策,卻不與皇上分憂,這可是不忠之行。
”宋楠冷笑道:“劉公公,用不著給我扣大帽子,我說能剿滅賊兵那是有先決條件的,只要皇上能答應我的幾個要求,我即刻披掛上陣,不剿滅賊兵便提頭來見。
”此言一出,群臣皆驚,正德精神一振,話語也變得柔和起來,問道:“你要朕答應什麼?要官職還是田宅,你剿賊成功,朕會重重賞你,這些絕不是問題,那是你應得的。
”宋楠心頭暗嘆,正德實在太荒唐,若是為這些,自己又何必提了腦袋上戰場去拚命,侍奉這樣的皇上,宋楠深深的替自己感到悲哀。
“皇上,臣可不是為了個人的官職和私利,臣說的是別的事。
”宋楠嘆道。
“哦,對對對,朕誤會你了,朕知道你從不在乎這些,然則你要提的是什麼條件?”正德殊無誠意的問道,心中懊悔的卻是不該當著群臣的面這麼直白,會讓宋楠難以下台,這等事該在御書房私下給他許諾才是。
宋楠不想再繞圈子下去,當下靜靜道:“皇上,條件之一便是,請皇上下旨廢除什伍連坐之法……條件之二便是請皇上廢除新馬政以及土地改革之法,條件之三,便是請皇上派官員去兵禍之地宣慰百姓,賑濟罹造兵禍之難的百姓,赦免所有被迫從軍的百姓之罪。
只要皇上答應臣這三個條件,臣可立軍令剿滅賊寇。
”文武百官一片嘩然,宋楠提出的這三個條件竟然是要更改朝庭已經頒布的成例,赦免從賊之罪,其含義不言自明,宋楠這是隱晦的將此次民亂和朝廷頒布的馬政,土地改革之策,什伍連坐之法等聯繫起來,猶言正是這些朝廷頒布的政策,導致了民亂難平。
而這三項措施恰恰全部是劉瑾推行的政策,廢除這三項法令,則等於在當庭指責劉瑾誤國,這是公開的赤裸裸的跟劉瑾的對抗。
眾人伸脖子瞪眼咽著吐沫等待皇上和劉瑾的反應,一時間全體失聲。
正德半天沒反應過來,劉瑾則很快便反應了過來,冷聲道:“豈有此理,身為臣子,報效朝廷乃是分內之事,你卻來以此為挾提出這等無禮的條件,簡直是大逆不道。
”宋楠冷笑道:“我正是為了能剿滅賊兵穩定社稷才提出這三個條件,若無此先決條件,恕我無能,賊兵我是剿滅不了的,皇上若一定要我去,我也只能力戰殉國,以死盡忠罷了。
”劉瑾斥道:“笑話,你剿匪跟這朝廷的政策有何關係?新馬政和土地變革之策乃是朝廷商定的大策,什伍連坐之法更是為了杜絕百姓從賊的威懾之法,你想廢除三策,意欲何為?難道是想趁亂攪亂朝政不成?”宋楠怒喝道:“閉嘴,你除了會扣大帽子,陷害他人還有別的本事沒?新馬政弊端凸顯,大明各地怨聲載道,對此你究竟知道多少?土地新法更是荒謬,非法兼并之地不但未能收繳,相反卻變本加厲,百姓辛苦一年卻債台高築,你當百姓是傻子不會算這筆帳么?在此情形之下,民亂焉能不起?”劉瑾怒喝道:“胡說,都是胡說。
”“是否是胡說,朝廷派員到下邊暗查便知,我錦衣衛衙門得到的情報經過我認真的分析,才敢今日在此說出來。
皇上,諸位大人,百姓雖純良,但卻不是羔羊,他們要的不多,只是食飽穿暖而已,當生無活路之時,民怨化成怒火是必然之事。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從賊?因為他們已無活路。
而什伍連坐之法更是荒唐,大多數百姓本無從賊之心,這下子倒好,被此法逼著不得不從賊作亂,賊兵焉能不勢力越來越大?此三策若不廢除,賊兵必難以剿滅,即便這一次平息,禍根猶在,難保不會再有變亂。
我斗膽說句大逆不道之言,此三策不廢,國將無寧日。
”第一卷 第三八五章 剿賊兵馬大都督第三八五章(謝阿松桑、孩子娘、moshaocong三位的月票。
晚上還有一章。
)宋楠話語鏗鏘,如重鎚敲鐘響徹大殿,殿上眾人均目瞪口呆,宋楠如此當庭指責朝廷政策的失誤,這可是冒了極大的風險的,一個不好便被冠以誹謗朝政之罪,那邊萬難脫身了。
很多人對宋楠的的口若懸河很是不屑,見正德和劉瑾等人面色不善,均以為宋楠這次在劫難逃。
也有人細細思索宋楠的話,認為宋楠言之有理,不過如此當庭不留情面的指出來實在欠妥,不由得暗暗替宋楠捏了一把汗。
正德陰沉著臉道:“宋楠,照你這麼說,朝廷的政策便是一無是處了?你的意思是,朝廷的政策不當,導致百姓造反是么?”劉瑾叫道:“皇上,莫信他的鬼話,他這是替亂賊開脫,這不是亂賊為自己辯解的‘官逼民反’這一套說辭么?他宋楠早知有這麼多的弊端,又為何不早早提出來?任由事態不可收拾?奴婢看來,宋楠不過是馬後炮而已,將暴民們的罪過歸咎於朝廷,豈能容他在此胡說。
”宋楠斥道:“住口,數月之前你極力推行新馬政和新土地之政,當時御史張順、戶部員外郎劉松濤等人都提出反對意見,其結果如何?張順如今賦閑在家,劉松濤被貶往柳州轄內當了縣令,還有其他幾名官員,我便不一一列舉了,你能跟我解釋解釋這是怎麼回事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