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風流(修改版) - 第431節

到此時,谷大用被革職已成定局,回京之後恐還需要接受訊問,在安肅的所作所為搞不好還要追加懲罰。
正德不再多言,當即下旨革去谷大用西路剿賊都督之職,即刻回京接受訊問,由剿賊大都督定國公徐光祚令提人選廷議任命。
劉瑾和徐光祚面上無光,退在一旁陰沉著臉,本以為宋楠會喜上眉梢得意之極,但看宋楠的臉上一片笑容也無,依舊臉色嚴肅。
正德有些倦怠,伸手在額頭揉了揉道:“今日便到這裡吧,朕累了,若無事的話,便退朝了吧。
”眾人躬身等待正德離座,站得久了,幾十名老臣都有些吃不消了,身子也搖搖晃晃;卻聽宋楠叫道:“皇上,臣還有事要奏。
”眾人皺眉看著宋楠,這傢伙今天是怎麼了,二十幾日不見,像是換了個人,以前雖然囂張,但總還有些收斂,今日在庭上當面直斥劉瑾,又連番阻撓正德退朝,強勢的有些不像話。
正德剛按著扶手起身,聞言愕然道:“宋楠,你還有奏議,不如這樣,早朝時間太久,你來朕書房說話如何?朕口渴的緊。
”宋楠拱手道:“皇上,這是一件大事,恐怕要請皇上暫且忍耐口渴了。
”依著正德的脾氣,他自然可以不管不顧,但現在賊兵勢力越來越大,鬧得沸沸揚揚,干係到社稷存亡之事,正德也不敢怠慢,所以現在收斂了許多,時時關注時局,也主動召見大臣一世;加之又是宋楠要奏議,宋楠如此認真,必然非同小可,於是落座道:“好,朕准你上奏。
”一名老臣本以為能夠下朝,聞言本已老邁孱弱的身子再也支撐不住,眼前一黑,咕咚一聲栽在地上。
第一卷 第三七八章 諱疾忌醫第三七八章“臣回京途中,聽聞東路賊兵已入山東境內,在濟南府和東昌府轄內縱橫來去,心中甚是憂慮。
賊兵之勢已然坐大,若任由其往南流竄,過了青州府和袞州府之後,便要禍及南京江淮一帶了。
江淮兩浙一帶民富兵稀,賊兵若禍及該處,必成泛濫之勢,未知皇上可明白這一點。
”正德心頭焦躁,他根本不想聽到這些話,東路剿賊大軍失利本就是這幾日最令他煩心之事,他心裡既心急如焚,卻又諱疾忌醫不願聽人提及,早間李東陽提了幾句,便被正德斥責的老臉無光,現在宋楠又來提及此事,登時臉色陰沉可怕,強忍著沒有發火。
皇上可以不說話,但大臣責問,身負其責的定國公徐光祚可不能裝啞巴,他可是剿賊大都督。
“宋大人,東路賊兵雖入山東,但我剿賊大軍已經進駐濟南府和東昌府,扼住南下之路,老夫也已增派興州左中后三屯衛南下夾擊,不日便可將其扼殺于山東北部。
宋大人,剿賊之事乃是我五軍都督府的事情,宋大人對剿賊之事一片熱心,老夫很能理解。
不過五軍都督府的軍務大事,還是不勞宋大人費心了,你看老夫何時對你錦衣衛衙門指手畫腳過?”除非是傻子,否則誰都能聽出徐光祚話語中的譏諷之意,言下之意,你宋楠根本沒資格管我五軍都督府的事情,不要指手畫腳的湊熱鬧。
宋楠哈哈一笑道:“有定國公坐鎮,豈有我宋楠指手畫腳的餘地,定國公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東西兩路勢如破竹,打得賊兵抱頭鼠竄,剿賊頗有建樹,這可是大伙兒有目共睹的。
”朝堂上有人偷笑出聲,更多的官員捂著嘴強自忍笑,身子一抖一抖的,宋楠這幾句話可夠損的。
徐光祚老臉羞紅怒道:“宋大人,你是成心給老夫難堪是么?勝敗乃兵家常事,一時之失算得了什麼?真是無知的很。
”正德忍不住道:“宋楠,這便是你所要奏的事情么?剿賊之事只有定國公總領,非你職權所轄,若無他事可奏,這便退朝吧。
”宋楠忙道:“皇上,臣所奏不是剿賊用兵之事,而是另外一件事情;臣在涿州路過時,聽聞朝廷頒布了一個《從賊什伍連坐之法》,不知可有此事?”正德道:“確有其事。
”宋楠道:“皇上,此法不妥啊,臣請廢除此法。
”正德愕然道:“那是為何?賊兵如此猖獗,皆因從賊者甚眾之故,若不加以嚴厲懲戒,各地刁民皆欲從賊,賊勢壯大,豈可遏制?”宋楠道:“皇上,此法斷不可行,臣從剿賊前線而來,知道百姓從賊的原因,有些事不是想當然而為之,須得慎之又慎啊。
”劉瑾冷冷插言道:“宋?“宋楠,你也管得太寬了,你只是錦衣衛指揮使之職,朝廷施政與你錦衣衛衙門毫無干係;今日你一而再再而三的放肆,皇上不追究你的罪責已經是格外開恩,你需自重,當著諸位大人的面休得胡言亂語。
”宋楠道:“我是朝廷官員,難道竟無諫言之權么?”劉瑾道:“此法是經內閣票擬批准,諸位大人都沒異議,偏你說此法不妥,天下就你一人聰明?在座諸位大人都是膿包不成?”宋楠心頭一驚,這事居然是內閣票擬同意的,當真不可思議,內閣這幫人難道吃了屎糊了腦子不成?正德也道:“是啊,此法是經諸位大臣商議擬定,目的便是以嚴厲的手段阻止百姓從賊,對剿滅反賊有利,宋楠,你還是不要多言了。
”宋楠心中發涼,若是內閣同意頒布的,自己也無力挽回了,自己一人可扛不住內外廷的共同應付,但即便如此,宋楠還是想儘力的挽回一些,於是拱手道:“臣覺得,此法或有威懾作用,但事實是,賊兵採用的是裹挾逼迫百姓從賊的手段,若是用此法,被逼迫的百姓再無回頭之理,會死心塌地的造反;其餘連坐百姓之家,也因面臨朝廷的懲罰而會鋌而走險加入賊兵之中,這麼一來,豈不是反倒助了賊兵一臂之力么?”“宋楠,擬此法之初,便已經對此有所考慮了,但朕和諸位大人均以為利大於弊,若真是忠良百姓,又怎會甘受脅迫,賊兵脅迫他們,難道他們不能奮起反抗么?”宋楠心中暗嘆,這還真是有理說不清了,百姓面對的是刀劍架在脖子上,如何反抗?拿家人兒女父母的性命脅迫你從賊,你如何反抗?難道都是榆木疙瘩愣頭青,為了忠於你皇上便全家都死於賊兵之手不成?簡直荒謬。
“皇上……”宋楠嘆道。
“行了行了,你剛從易州兼程回京,想必連府門都沒回,趕緊回府去吧,休息好了再來見朕。
”“皇上三思啊……”宋楠不依不饒。
正德不悅的一擺手站了起來,大踏步下了龍座揚長而去,當值太監一時沒反應過來,愣了愣才趕緊叫道:“退朝!”群臣趕忙躬身齊呼萬歲,正德卻已是沒入偏殿的簾幕之後了。
宋楠獃獃站在那裡,朝臣們熙熙攘攘的退出大殿,宋楠兀自不動,半晌后,肩膀上有人拍了拍,宋楠驚醒過來,轉頭看去,卻見老公爺張懋站在身後,笑眯眯的看著自己。
宋楠趕忙施禮道:“老爺子好。
”張懋招招手,兩人走出大殿拾階而下。
張懋微笑道:“晨間剛回京么?”宋楠點頭道:“是,還沒來得及回府呢,本打算午後去拜見您老的。
”張懋笑道:“先回府去吧,二十多天沒回家,回到京中卻又趕來上殿,你這是要學大禹治水過家門而不入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