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祚滿面羞紅的出列道:“老臣……老臣慚愧!賊兵果然狡猾,不過他們往西北跑,那不是陷入我大軍包圍圈中了么?太行隔斷,他們何處可逃?”宋楠冷笑道:“賊破易州后,捋掠物資盔甲糧草已然遁入五回山中,賊兵的目的便是進山,虧定國公還說什麼無處可逃,怕是咱們無計可施了。
”劉瑾冷聲道:“勝敗乃兵家常事,又何須驚慌?賊兵遁入山中,日子也是不好過的,咱們守住各處山口困死他們便是了。
”宋楠喝道:“你說的輕巧,豈不知這麼一來多耗費了多少人力物力,要多死多少人?在安肅縣,四壁合圍之時,若能一舉圍殲,焉有今日之憂?易州城被焚、易州百姓死傷數千,物資糧草損失數以百萬兩計,這筆賬算到誰的頭上?”劉瑾冷笑道:“你問咱家,咱家去問誰?咱家倒要問你宋大人,為何要從保定府調走一千兵馬,讓賊兵有機可乘了。
”宋楠瞠目道:“原本我今日只想跟皇上和諸位商量商量討賊的方略,並未想談論誰該負責的問題,因為賊兵未滅,還沒到討論功過之時。
但既然劉公公硬是要找人當替罪羊,今日我也不得把話說清楚。
”劉瑾攏袖不語,神色倨傲。
宋楠拱手向正德道:“皇上,臣以錦衣衛指揮使的身份,請求皇上准許我錦衣衛衙門拿下谷大用問罪。
”大殿上彷彿憑空閃過一道炸雷,眾臣張口結舌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拿谷大用?瘋了吧!正德期期艾艾的道:“宋楠,你說的是哪個谷大用?”宋楠道:“自然是御馬監首領太監,西路剿賊都督谷大用。
”正德張口半晌,啞聲問道:“這……你不是?不是開玩笑吧,他有何罪責?”宋楠道:“臣懷疑他有通敵之嫌。
”群臣炸了鍋一般的議論紛紛,劉瑾指著宋楠的鼻子叫道:“宋楠,說話要有根據,谷公公是我內廷重臣,又身兼剿賊重責,由不得你背後無端中傷。
”宋楠不理他,雙手下壓道:“諸位大人肅靜,聽我給諸位分析分析。
”劉瑾叫道:“皇上,莫讓宋楠在此胡言亂語。
”正德臉色鄭重,皺眉道:“讓他說;宋楠,你錦衣衛風聞暗查自然可以,但當庭彈劾谷大用之罪,若無朕證據佐證,朕可要治你的罪的。
”宋楠道:“皇上放心,臣明白;皇上,諸位大人,我先問諸位幾個問題,文安亂民造反之時,是誰建議要儘快派兵馬剿滅,以免不可收拾的?”群臣嗡嗡議論,楊廷和出列道:“是你宋大人,我記得你還當庭和兵部劉尚書劉大人辯駁了幾句。
”群臣紛紛點頭表示記起了當日之事,宋楠道:“我再問諸位,亂起之後,朝中誰第一個抵達文安縣的,又是誰第一個將賊兵分兵東西的消息報於朝廷知曉的。
”楊廷和道:“也是你宋大人。
”劉瑾皺眉道:“現在不是你宋楠表功的時候,而是要你給出谷大用通敵之證據。
”宋楠冷笑道:“我只想讓諸位大人給個公道話,平息民亂暴動是誰的責任?是不是我錦衣衛衙門的職責?”群臣嗡嗡低語,張懋出聲道:“按理說每個衙門都有相關之責,但兵部該負主要職責,遣兵調將圍剿賊兵,兵部首當其衝。
”宋楠拱手道:“多謝英國公說了句公道話,諸位可認同英國公之言?”群臣紛紛點頭道:“原本就是如此,英國公說的不錯。
”宋楠道:“兵部該負首要責任,我宋楠屁顛屁顛的率錦衣衛騎兵跑去跟賊兵打仗,是不是有些狗拿耗子多管閑事了?”正德溫言道:“宋楠,話豈能如此說,你一片為國之心,朕看的明白,諸位大人也是看的明白的。
”宋楠道:“多謝皇上的理解,但臣想問個清楚,臣即便不帶人去文安與賊周旋,豈不明哲保身不會惹上這一身騷?皇上會因此降罪與我么?”正德道:“這……這朕怎會怪罪於你?”宋楠道:“那就是了,我自告奮勇率錦衣衛人手去守住新安縣,若是新安失守,恐怕劉公公也要說是我錦衣衛的責任了,若我不率人前去,留在京城之中跟諸位大人一樣干看著,倒還明哲保身安然無恙,請問這是何道理?”眾人瞠目結舌,心中均以為然,宋楠若是丟了新安城,估計不僅是劉瑾,朝中大臣中怕是有不少要怪罪於宋楠,做起來順理成章,想起來還真是有些沒道理。
正德安慰道:“宋楠,莫有激憤之氣,你一片忠心,朕心裡明白的很。
”宋楠道:“臣自然知道皇上是明白我的,但這多做多錯,不做不錯的荒唐事落在我宋楠身上,我可不能忍受。
”正德道:“你偏激了,又無人說你領兵守住新安城是過錯,自朕而下,都是褒揚之語。
”群臣紛紛道:“是啊,宋大人之舉乃是憂國憂民之舉,其實我等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宋大人手中有人手,所謂能力所及,必有擔當,沒人會說宋大人多事的。
”宋楠擺手道:“話是這麼說,但剛才劉公公不就說安肅之賊兵突圍是我的過錯么?那谷大用不是把責任推到我的身上么?”劉瑾怒道:“功是功,過是過,若非你調走保定府一千兵力,賊兵豈敢行詭計突圍?”宋楠齜牙冷笑道:“諸位聽到沒?劉瑾可是認定我要背這個黑鍋了,在座諸位心裡恐怕也有很多人認為他說的對;我若不在新安守城,賊兵破新安南下,我不會受到責罰;我去了,如今卻一身污水,這便是剛才我跟諸位啰啰嗦嗦說了半天的道理,說來說去還是我多管閑事。
”徐光祚皺眉冷聲道:“宋大人豈能這麼說話,你的人不在新安,朝廷自有別的調度,既然你在新安縣,調度兵馬自然算了你的人在內,為了大局著想,焉能計較你個人的得失?”宋楠笑道:“好冠冕的理由,我不否認你說的滴水不漏,我只問你,你是如何調度的?西路圍剿方略是什麼?是數萬大軍圍著安肅小城近十日還是按兵不動么?谷大用帶著茂山衛駐紮在河陽鎮,每日在河中垂釣,任由數萬兵馬徒耗糧草,任由安肅百姓陷於賊兵奴役之下卻不進攻這便是你的調度,你的剿賊方略?”“你是說,谷大用從頭到尾都沒進攻安肅?”張懋聽出了宋楠的話意,皺眉問道。
宋楠道:“十餘日時間,紫荊衛兵馬駐紮西水寨,茂山衛兵馬駐紮河陽鎮,距離安肅僅五六十里,便不再寸進,也未發動一次進攻,這便是定國公授予谷大用的方略,簡直是天大的笑話。
”徐光祚叫道:“老夫從未叫谷大用如此,將在外軍令不受,谷大用身為西路剿賊都督,老夫並未限制其用兵方略。
”宋楠冷笑道:“你倒是推得乾淨,好吧,就算如此,定國公身經百戰,你來品評品評谷大用的用兵方略如何?”徐光祚豈肯上宋楠套,想了想道:“谷都督也許有他自己想法也未可知。
”宋楠厲聲道:“他自己的想法?茂山衛六千大軍在北,紫荊衛六千大軍在西,東有雄縣霸州衛三千兵馬,西南有保定府三千兵馬,南有我錦衣衛一千騎兵,只消他谷大用一聲令下,五路合圍,賊兵裹挾百姓不過六七千人,便是沒打過仗的三歲孩兒也能一舉獲勝,還需要什麼方略?還需要什麼其他的想法么?真是天大的笑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