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風流(修改版) - 第421節

宋楠召集了錦衣衛眾官探討此事,提出自己的疑問,眾人也覺得有些不能理解,眾人七嘴八舌的議論了半天,也得不確切的答案,最後只能理解為兩路大軍在做戰前的休整,大概整頓數日之後便將發動進攻。
然而日子一天天的過去,轉眼又過了三日,兩路兵馬依舊紋絲未動,毫無出兵的跡象;宋楠將自己關在縣衙後堂半日,終於再次召集眾人前來商議此事。
“諸位,我不想做如此猜測,但恐怕不得不面對現實了,谷大用是故意命令不發動進攻,這兩路兵馬看來是不打算動了。
”宋楠摸著?摸著下巴道。
鄭達疑惑的道:“大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谷大用怕死么?賊兵壓根經不住兩路大軍的進攻,他為何不下令進攻?”宋楠嘆了口氣道:“人心難測啊,在這種時候,居然還要動歪心思,我只能說谷大用這是在找死呢。
”眾人見宋楠話裡有話,都一頭霧水般的看著宋楠,宋楠將地圖掛起來,手執硃砂筆在地圖上畫了三個圈道:“這是北面兩路大軍和我們的位置,安肅便被困在當中,谷大用本可發動雷霆進攻拿下安肅剿滅賊兵,可他卻偏偏不動手,這意味著什麼?”侯大彪道:“難道在等賊兵自己投降?”宋楠冷笑道:“可能么?朝廷並未打算招安他們,他們投降也是個死,沒有絲毫的好處,若是你你會投降么?”侯大彪搖頭道:“卑職可不傻。
”宋楠道:“是啊,賊兵也不傻,他們不會投降的,況且他們還有數千兵馬在手,也有一搏的資本。
”“大人,莫打啞謎了,到底為什麼谷大用遲遲不願進攻呢?”眾人嘰嘰喳喳的問道。
宋楠道:“我不想把人想的太壞,但這回我不得不這麼想,賊兵現在被圍困在當中,他們最想做的是什麼事?”“當然是突圍了!”眾人道。
宋楠道:“對,他們一定會想辦法突圍,咱們站在賊兵的角度上想一想,西面北面有兩路大軍駐紮,人數都是六千多人,而南邊只有一千多人守著這座新安縣城,賊兵若突圍,他們優先往那個方向突?”萬志忽然大叫道:“卑職明白了,谷大用這閹狗原來打著這樣的壞主意。
”侯大彪一腳踹翻凳子罵道:“狗賊,當真是膽大包天,這時候居然還在想著打壞主意,老子要將他千刀萬剮。
”鄭達智商著急,急著問道:“你們在說什麼,到底怎麼回事。
”侯大彪道:“還不明擺著么?谷大用命兩路大軍圍而不攻,便是逼著賊兵突圍,突圍的方向自然兵力最少的新安縣,這是逼著賊兵跟我們再火拚一場,這廝真是歹毒。
”鄭達恍然大悟,跳起來大罵道:“閹狗如此可惡,大人,何不將此事上奏朝廷,讓朝廷給予懲罰,還有沒有王法了。
”宋楠伸手虛按道:“稍安勿躁,這只是咱們的推測。
”王勇沉思道:“大人,雖是推測,但也八九不離十,谷大用這條閹狗定是奉了劉瑾之命這麼做的,內廷和咱們錦衣衛之間已經勢成水火,被大人教訓了幾次之後,他們無時無刻不在找機會害咱們,大人不可掉以輕心,還是將此事稟報朝廷為好。
”宋楠搖頭道:“稟報朝廷是沒用的,且不說咱們錦衣衛的職權有限,五軍都督府總督此次平叛,那是定國公說了算,咱們可不能憑著猜測便說谷大用故意置我們於險地,皇上就算信了,五軍都督府也必會替他們遮掩,定國公和劉瑾如今可是穿著一條褲子的。
”侯大彪點頭道:“說的也是,反倒會被他們反咬一口,那我們現在怎麼辦?賊兵可是有極大的可能再來進攻尋求往南突圍的,若是賊兵下定決心火拚,我們未必能擋的住。
”萬志道:“是啊,賊兵在安肅又休整了十餘日,這十餘日里必然又將安肅城中的壯丁裹挾入軍,這些人雖無戰鬥力,但攻城之時作為炮灰吸引咱們的火力還是挺讓人頭疼的,況且,我們的箭支得不到補充,火銃隊的彈藥也用去了一半,一時得不到補充。
”鄭達道:“大人,不如咱們趕緊撤離新安,谷大用這閹狗不作為,咱們也犯不著伺候他,反正剿賊之事乃是他的職責,賊兵突圍往南,皇上責罰的也是他們,咱們錦衣衛衙門也沒有剿賊的皇命。
”宋楠皺眉喝道:“莫要胡說,咱們豈能至大局於不顧,那樣豈非是百姓遭殃朝廷受損,這事回頭再跟他算賬,眼下既要不能讓谷大用得逞,遭受重大損失,又要扼守住南面的道路,不能讓賊兵之禍蔓延往南。
”眾人點頭,鄭達囁嚅道:“我也只是說著出出氣而已。
”宋楠拍拍他的肩膀,負手踱了兩步道:“鄭達,你即刻帶人去保定府,命保定府錦衣衛陸千戶率全部緹騎來援,還要帶些補給的弓箭給養過來,多了這一千生力軍,賊兵便無法突破。
”侯大彪道:“大人不是說這一千緹騎是協助守保定府的么?抽調過來,萬一賊兵攻擊保定府怎麼辦?”宋楠冷聲道:“賊兵出動攻擊保定府,若谷大用還不進攻,那他便等著挨刀吧,量谷大用不至於連命都不要。
”河陽鎮是易水和濡水交匯注入白溝河的交匯點,河中有個頭巨大滋味肥美的大白魚,谷大用率茂山衛大軍駐紮於此,每日蓑衣斗笠垂釣河邊,頗有姜尚之風。
雖然性子急躁,每每空手而回,但谷大用也不惱,不過是打發時間罷了。
茂山衛指揮使廖平數次求見請戰,都被谷大用斥責回去,要他好生的操練休整,至於何時出戰,那是上官的事情。
廖平吃了幾鼻子灰,後來索性也不來問了,他猜不透這位谷公公的想法,身為京外衛所長官,他自然不知道京中的那些彎彎繞繞。
出發之前,劉瑾設宴給谷大用踐行,酒席上就剿賊的方略兩人也有過探討。
劉瑾對谷大用的三角絞殺戰略是很滿意的,不過劉瑾告訴谷大用,這次剿賊其實是個立功的好機會,賊兵是必然能剿滅的,只是功勞是誰的還不好說。
劉瑾告誡谷大用,宋楠在朝廷未發兵之前便已經搶先率錦衣衛出擊,顯然是要搶這份功勞,而且他也做到了這一點,若不是他率錦衣衛騎兵實地勘察,及時上報朝廷,朝廷上下還蒙在鼓裡,還不知釀成多大的禍端,就憑這一點也是首功一件。
就算谷大用率紫荊關衛和茂山衛最終完成了剿滅西路賊兵的重任,最大的功勞恐怕還是宋楠的。
谷大用當然明白劉瑾說這些話的含義,到達戰場的時候,他的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完美的計劃,茂山衛和紫荊關衛各有六千多官兵,而宋楠在新安卻只有一千兵馬守城,賊兵被困在當中必然需要一個突圍點,往何處突破?這幾乎是個傻子都能做出的抉擇。
即便傳來的消息說宋楠在新安大敗賊兵,逼得賊兵退回安肅縣,可谷大用相信,在強大的衛所官兵的逼近下,賊兵選擇的突破點還應該在新安,因為那裡最薄弱。
逼得賊兵再次進攻新安,和宋楠的一千兵馬火拚,這便是谷大用的計劃。
雖然不指望宋楠會死於賊兵之手,但只要宋楠一敗,錦衣衛遭受損失還在其次,一個放任賊兵突破往南的責任是跑不了了,那樣的話,宋楠還不灰頭土臉的滾回京城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