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對對,走著。
”數十名百姓振臂跟隨著跑去,不少人受了鼓動也跟著挪步,緊接著更多的人腦子一熱被裹挾跟隨,不久之後,劉六劉七等人身後竟然跟上了上百人的百姓隊伍。
縣衙中十幾名衙役得到南城有人鬧事的消息,在衙役頭目的帶領下正迎面奔來,見到氣勢洶洶的劉六劉七等??七等人一夥,以及後面奔涌而來的黑壓壓的百姓都嚇了一跳。
衙役頭目認識劉六劉七等人,遠遠高叫道:“劉寵,你作甚?鬧事么?”劉六高聲叫道:“放下兵刃逃命去吧,老子們反了,若想活命便別管我們的閑事。
”衙役們嚇了一跳,衙役頭目喝道:“作死么?拿了他們。
”幾名衙役鋼刀出鞘逼上前來,劉六臉上帶著冷笑,待衙役們近前數步,猛地躍起身來,手中兩柄尖刀只一劃拉,頓時將一名衙役了賬,其餘衙役們頓時大驚後退,衙役頭目指著眾人高叫道:“他娘的,果然是反了,造反者誅連九族,你們當真無法無天,統統不要命了。
”劉六哈哈大笑道:“先保住你自己的小命吧。
”說罷快步追上,對著衙役們便一頓追砍,後面的劉七楊虎等人也鼓噪大喊追殺,衙役們丟下幾具屍首落荒而逃,劉六劉七帶著眾人猛追,直衝入縣衙左近。
縣衙捕快和小股縣城守軍士兵聞訊集結於此,仗著兵刃盔甲的優勢突入百姓人群之中便是一頓亂砍。
百姓們原本大多數是裹挾前來看熱鬧的,但見官兵兇狠砍殺不留活路,加之劉六劉七兄弟不斷慫恿,終於按耐不住開始反抗;數百百姓對付幾十名縣域士兵捕快,雖裝備上劣勢,但人數佔了絕對上風,片刻后便扭打成一團,局面徹底失控。
半個時辰之後,文安縣衙被攻破,賊眾湧入縣衙內開始瘋狂的搶奪砍殺,縣令王正被吊死在縣衙大堂的匾額下,妻女被凌辱致死,劉六緊接著煽動已經陷入瘋狂的百姓們奪下兩面的城門,隨即在城中對大戶富戶展開燒殺搶掠。
一夜時間,文安縣城中火光四起,哭喊聲響徹天際,暴民四處作亂,燒殺姦淫,開始的目標只是針對富戶和大戶,到後來紅了眼遇到女子便扒光衣服上去淫辱,遇到錢物便相互爭奪砍殺,亂成了一鍋粥。
劉六站在縣衙廣場的一塊下馬石上,身邊的眾人已經個個換了稱手的兵刃,看著四周火光四起的情形,臉上帶著殘忍的微笑。
“六爺,咱們可不能呆在縣城裡,估計消息霸州官兵很快便要來剿滅咱們,這些傢伙們還在城中瞎鬧騰,恐怕幫不上什麼忙。
”劉六道:“先讓他們鬧騰爽了,他們越是鬧,便越回不了頭。
七弟、楊虎兄弟、瘋子兄弟,你們分別帶人去收編這些百姓,記住,只要青壯,然後帶著他們來縣衙領兵刃武器,但有不聽話的,直接便砍了。
”劉七楊虎趙鐩等人拱手道:“遵命。
”轉身各帶數人鑽入廣場四周的火光之中。
劉六站在原地四下張望,臉上刀疤和虯須在火光下一明一暗甚為恐怖,身後傳來一聲幽幽的嘆息,劉六轉過身來,一名少女面帶憂色怔怔的看著劉六不語。
劉六柔聲道:“妹子……”少女低聲道:“六哥,這下子沒法回頭了。
”劉六微笑道:“妹子莫怕,平息下來我便送你出城,你換個姓名去山西尋表親去,總不能讓你跟著我們去造反。
”少女搖頭道:“造反誅九族,跑到哪裡也不成的,再說,妹妹豈能拋下你們,事已至此,妹妹也只能跟著你們了,要死咱們一起死,要活咱們一起活。
”劉六想了想道:“說的也是,哥哥連累你了。
”少女道:“小妹便知道有這麼一天,哎,都是命數使然。
”劉六哈哈笑道:“或許是命數吧,可不也是人逼得么?”……霸州文安縣城暴民作亂的消息於次日午後傳到了京城,但卻並未引起很大的重視,近年來暴民作亂之事時有發生,這等事其實也並不鮮見;兵部只授權霸州府衙和霸州衛所便宜處置,在他們看來文安縣的暴亂也不過是一小撮的亂民滋事罷了,根本不值得大驚小怪。
實際上,霸州衛根本不待兵部下令便已經出動了兵馬前去圍剿,但因為也確實沒當回事,加上文安縣城中也沒消息傳出來,不知道形勢的險惡,所以便想當然的只派了一個百戶領著步騎百餘人趕往平息暴亂。
就在當日午後,兵部接到暴亂消息之後的半個時辰左右,霸州衛平叛官兵路徑文安城北三十里的得勝山時,突然遭遇伏擊,劉六劉七率已經被組織起來的四百餘賊眾將百餘官兵幾乎屠戮殆盡,只剩下一名總旗官帶著數名騎兵奔逃而出,落荒趕往霸州城報信去了。
這一次的大勝更讓賊眾氣勢高漲,文安左近的百姓和聚眾的賊寇蜂擁投奔,到暴亂的第三日,劉六劉七手中竟然已經聚眾達四千多人,劉六也自封為天帥正式扯旗造反,劉七為地帥,楊虎、趙鐩、劉惠、齊彥明、刑老虎等賊首則被封為五虎上.將軍,亂成一團的暴民逐漸有了組織起來,不再是一盤散沙。
當一個百戶的士兵全軍覆沒的消息傳到京城的時候,兵部這才意識到問題有些嚴重,兵部尚書劉大夏派員趕赴霸州衛查看情形,本不想將此事公開,但部下提醒他還是通報一下為好,劉大夏這才極為不情願的通報了朝廷。
時值半夜時分,朝廷上下得知消息之後嚇的魂飛魄散,儘管劉大夏一再表示沒什麼大不了的,只是一般的通報罷了,但文武百官聚集在一起商議之後還是決定緊急入宮覲見皇上商議此事。
得知消息之時,正德正在西苑豹房穿著薄衫蒙著眼睛和幾名女子追逐嬉戲,聽到消息之後竟然嚇得站立不住一頭磕在案幾角上,磕的鮮血淋漓。
第一卷 第三五五章 掉以輕心第三五五章(謝燁爍、但願不書荒兩位兄弟的月票。
)宋楠在第一時間就得知了文安暴亂的消息,身為錦衣衛衙門的首腦,大明各地散布著數萬錦衣衛緹騎,每日的消息如同雪片般彙集往京城之中,慢說是離京城只有數百里的霸州境內,便是數千裡外的西南西北邊陲,錦衣衛內部的消息傳遞系統也可在可數之日內將情報傳遞過來。
一開始,宋楠也並未重視這個消息,錦衣衛衙門每天要收到各地匯總來的數千條情報消息,幾乎每天都有關於民亂、旱澇、匪患等等方面的情報,實在不足為奇。
近數月來,各地民亂的消息越來越多,頗有鋪天蓋地之勢,宋楠關注的重點也不在暴亂本身上,而是積極分析於其發生的原因。
隨同情報一起送來的還有暴亂賊首的資料,文安縣域雖無錦衣衛衙門存在,但相鄰不遠的霸州可是有錦衣衛千戶所衙門的,所屬的也是滿員一千多人的錦衣衛旗校,每日數百旗校奔走於左近縣域偵緝情報,文安縣自然也在其中。
錦衣衛早就對轄地中的官員、各行業的翹楚人物,乃至地面上的痞子頭等等有了系統的造冊統計,只要知道他們的性名,便可知其大致的資料。
“劉六,真名劉寵,劉七,真名劉宸,皆文安縣城東劉莊子人,二人自幼學武,善兵刃射箭,勇武過人。
其父生七子一女,僅存劉寵劉宸兩子並幼女劉月蓉;本務農,近年因流民棄田奔流,三五合而為盜匪,霸州府令各地縣域整治清理,抓獲流民懲治歸田耕種,因劉氏兄弟悍勇,文安縣遂聘劉氏兄弟為首數十人為賞金抓捕手,每日奔走縣域高山樹叢之間,行抓獲盜跖匪徒流民歸案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