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風流(修改版) - 第372節

宋楠眉頭緊鎖,脊背上冷汗涔涔而下,劉瑾這一手玩的漂亮,近來自己連番粉碎其利用康寧公主陷害自己,又硬生生將三邊總制的職位從劉瑾手中搶過來,已經給劉瑾連番施加重拳打擊,劉瑾被自己打的不能還手,自己內心之中對劉瑾都有了一絲‘不過爾爾’的輕蔑;卻不料劉瑾這一手玩的漂亮,若叫他得逞,那可就是乾坤倒轉,以前的種種努力得來的大好形勢一下子便蕩然無存了。
錦衣衛衙門是自己能夠立足朝堂的根本,自己之所以在朝廷上說話尚有分量,便是因為這個衙門的特殊性,直接受制於皇上,行事不受其他衙門節制,且有北鎮撫司詔獄獨立審訊犯人,享有可風聞拿人事後免責等等的特權,要是上面橫亘一個西廠衙門,錦衣衛的地位便一落千丈,自己手中的權利也將大打折扣。
“宋大人,此事便是針對你而起,劉瑾要拿你開刀了,我得了此消息便連夜趕來,便是不希望你蒙在鼓裡,目前此事知道的人不超過十個,這件事剛剛敲定,或可還有應對之策,咱家前來便是希望宋大人能尋出對策來,不希望宋大人和我一樣,將來也受那廝的欺辱。
”張永靜靜道。
宋楠努力平息自己的心境,腦海中思索著對策,可一時之間又如何能想出對策來,靜默半晌起身拱手道:“張公公,此事當真如晴天霹靂一般,我也一時理不清頭緒來,劉瑾欲行此事必極力保密,非準備完善不會教外人得知,公公此來恐擔著極大的風險,宋楠感激不盡。
”張永道:“你明白此節便好,咱家早不在劉瑾心腹之內,咱家對其所為頗有微詞,劉瑾早已視我為阻礙,若非咱家亦是太子身邊老人,皇上不時問及眷顧,恐早已被他剷除,此次出宮說是提著腦袋倒也不為過。
”宋楠道:“張公公放心,即便消息走漏,我也絕不會讓劉瑾對公公不利。
”張永嘆道:“若消息走漏,恐神仙也難救我。
”宋楠道:“怎麼會?我會命萬統領的大漢將軍在宮中照應,張公公遇有危急可尋萬統領。
另外,公公是宮中內監首領太監,他恐也不敢太過放肆。
”張永搖頭道:“你有所不知,劉瑾在內廷之中說一不二,普通的內侍自不必說,就是宮中首領太監他也是說殺就殺。
神宮監的陳公公在宮中侍奉二十餘年,資格老了些,嘴巴碎了點,對劉瑾也不甚尊敬,不日前突然從高階上滾落死於非命,說是年老腳滑,實際上誰都知道是劉瑾下的手,劉瑾殺人可不會來堂而皇之的找理由,正因為此人陰損不羈,咱家才從一開始便和他不睦,咱家知道,這等人一旦得勢,那是什麼事也乾的出來的。
”宋楠咂嘴道:“這狗賊如此囂張,更教我擔心公公的安危了。
”張永搖頭道:“眼下咱家的安危尚不需多慮,畢竟我的消息是秘密得知,劉瑾並不知道他的計劃已經泄漏,就算知道泄漏計劃,他也一時間懷疑不到我的頭上,就算懷疑到我頭上,我也有時間來找你幫忙,到那時大人可莫拒我於門外。
”宋楠微笑低聲道:“公公看來安插有內應?”張永瞟了宋楠一眼道:“難道要咱家坐以待斃?第一卷 第三二八章 忽然成了香餑餑第三二八章為免引起懷疑,五更前張永便趕回宮中,對於張永的這次造訪,宋楠既覺得突兀又覺得慶幸,暗地裡劉瑾在搞這樣的大動作,自己卻一無所知,後果當真可怕。
就算是現在,自己知道西廠即將建立,也沒什麼好的辦法來阻止;但無論如何,宋楠都要想辦法阻撓一番。
西廠一建立,自己這個錦衣衛指揮使平白掉了一級不算,西廠的廠督十之八九必是劉瑾自任,自己倒成了劉瑾手下的一名嘍啰了,混來混去倒是混回了頭,這教宋楠如何能忍?且一旦錦衣衛受西廠節制,劉瑾想找自己的茬子簡直易如反掌,上級找下級的麻煩還用多費腦筋么?錦衣衛衙門中的事情貓膩太多,劉瑾只要拈出一兩件來授意外廷的爪牙參劾一番,也夠自己喝一壺的了。
此事必須要將它攪黃了,退一萬步來說,即便西廠重開之勢不能阻擋,廠督的人選上也不能讓劉瑾的人擔任,若是能將張永捧上這個位置,也不失為一個選擇。
宋楠心裡明白,張永如今在內廷談不上什麼地位,就算是當初跟在他後面轉的高鳳魏彬等人,如今恐怕也早已不待見他。
張永雖然還算是個實誠人,也沒多大的野心和報復,然內廷之中的傾軋不可以常理而度,退縮忍讓未必便能苟存自己,相反往往你越退讓便越是無立足之地,也會越來越被人騎在頭上撒尿,張永豈會不知道這一點。
但內廷完全落在劉瑾手中,張永毫無翻身的機會,他唯一的機會便是尋求外援;外廷式微的今日,和外廷合作是不明智的,而宋楠正是最好的人選,故而張永一直想找機會跟宋楠好好的談一談。
張永心裡清楚的很,和宋楠打交道必須有十二分的誠意,否則這小子絕不會輕易下水,耐心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極為重要。
當得知劉瑾要復開西廠鉗制錦衣衛衙門的時候,張永知道機會來了,這個消息拿來做見面禮投名狀的分量足夠。
唯一可慮的是,這件事實在太過棘手,宋楠若無力阻止西廠重開,宋楠錦衣衛指揮使的頭銜的含金量便大為縮水,在朝廷中的位置也無形中下降了不少,然則自己尋找宋楠為合作對象,謀求內廷之中的存身是否明智,便是值得商榷之事了。
張永腦子還算靈活,他很快就想通了,自己操那份閑心作甚?擺明了這件事對宋楠而言麻煩更大,要想辦法解決也是宋楠的事情,他犯不著杞人憂天;宋楠若是都辦不到,自己想破腦袋也是無用,這麼一想,張永便釋然了。
這消息就像是憋在肚子里的一泡屎,自己西里呼嚕一頓狂拉,拍拍屁股走路之後,如何處理這臭哄哄的玩意兒,便是宋楠的事情了,這麼一想,張永更是有些輕飄飄的得意。
對於宋楠而言,情形確實不容樂觀,但宋楠也算是經過大風浪的人了,這個消息還不至於讓他亂了方寸。
宋楠不信,這等關乎自己的大事,正德便一點也不徵求自己的意見?按照張勇的說法,正德是在昨日酒醉之後胡亂答應了劉瑾,那麼今日酒醒之後,正德會不會後悔?劉瑾擬旨呈上之後正德會不會駁回作廢?一切還都未可知,自己且不忙著去質問,最好是讓正德自己說出來,迴旋的餘地反倒更大。
而且按照宋楠對正德的了解,就算是西廠最終建立起來,若讓正德覺得對自己有所虧欠的話,可能會從別處得到更大的彌補;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只要有好處可撈,且所得大於所失,宋楠也是樂於去做這筆交易的,這一切就看形勢如何發展了。
天亮之後,宋楠若無其事的上朝,下朝之後去乾清宮跟正德聊了會天,見正德始終未提及此事,估摸著劉瑾恐尚未將擬好的旨意交予正德審閱,換位思考一下,若自己是劉瑾,名字早朝散后按照慣例自己會進宮陪駕,又怎會在此時稟報此事,總是要等自己出宮后再行稟報,就算正德有猶豫,也可在不受干擾的情形下加以勸說。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