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風流(修改版) - 第258節

眾人齊齊看向宋楠,戴素兒的是奴婢,一切定奪皆在宋楠之手,沒有宋楠的點頭,那是不可能的。
宋楠看了一眼戴素兒,覺察到她眼神中的求肯之意,笑道:“素兒小姐說怎麼辦?按理說我不可收留她們的,教多事的人知道了,恐又要找我的麻煩了。
”戴素兒垂下眼帘,難掩失望之情。
“不過呢,我就是這麼個脾氣,從不在乎他人言語,之前不是很多人說我是閹黨一派,還說我是弄臣一個,我在乎么?根本不在乎。
”宋楠哈哈笑道:“這件事戴小姐自己做主,我的事情還輪不到他人來說嘴。
”眾人心中一寬,這是同意讓奶娘和婉兒留下來照顧戴素兒了,戴素兒睫毛抖動,忽然起身道:“宋公子為人直率,教素兒刮目相看,素兒不勝酒力,也不能陪宋公子飲酒盡興,若宋公子不嫌棄,素兒願吹簫一曲表達感激之意。
”“為我吹簫?”宋楠大笑,居然完全沒注意到這句話的歧義:“好好好!戴小姐是才女,詞作我見識過了,簫音卻未好好欣賞,倒要好好的品鑒品鑒。
”戴素兒斂琚一禮,從腰間抽出一隻碧綠的玉簫來,身如弱柳行至席邊的春凳上坐下,吁了口氣湊上蕭管,眾人停箸不食,屏息聆聽。
簫音低低的響起,宛若低聲絮語,又似一縷青煙,如泣如訴,如夢如幻,緩緩的在眾人心頭流淌;曲如人心,勾起無數的回憶,宋楠的心頭閃過一幕幕的畫面,童年的歡樂,少年的不羈,青年的浪漫,重生的迷茫,奮進的艱難,過去種種,宛如活過來的黑白影片,一幕幕的重演。
一曲如一生,靜夜中的簫音激蕩心扉。
簫音裊裊而逝,座上葉芳姑和陸青璃已經是淚流滿面,顯然被勾起了往日的回憶,無人說話,生恐破壞了這氛圍。
“當浮一大白。
”宋楠舉杯喝了一杯贊道:“如此仙音,幾回能聞?”戴素兒輕聲道:“獻醜了。
”宋楠道:“聽著簫音讓我浮想聯翩不能自己,也讓我靈魂滌盪,宛若隨風飄去。
”戴素兒淺笑道:“宋公子過獎了。
”宋楠道:“毫不誇張,但願能常常聽到素兒小姐的簫聲。
”戴素兒神情一肅,抿嘴不答,宋楠倒沒在意她的神情,悠然道:“欲問簫音化紫煙,這句詩形容的貼切。
”戴素兒臉色騰地一紅,飽讀詩書的她焉能不知此詩的出處和後續:欲問簫音化紫煙,也曾習舞度芳年;得成美眷何辭死,只羨鶼鰈不羨仙!第一卷 第二三五章 踏青十里庄(感謝晴空碧璽、輕騎兵806兩位兄弟的月票,謝jiaoyu8的打賞)整個二個月宋楠都很清閑,衙門裡的大小事務也都無需費神,侯大彪和鄭達萬志王勇等人也日漸老練,也習慣了宋楠處理事情的方式。
由於和劉瑾撕開了臉皮,宋楠也不得不加意提防一些潛在的危險,在崔秀之死上並未過多的追究,一來沒證據,二來也並無必要,畢竟自己跟劉瑾的實力相差太多,在朝中眾多大臣倒向劉瑾的時候,公開的發起挑戰實屬不智。
北鎮撫司內部的自糾行動也查出了點苗頭,其結果讓人吃驚,原北鎮撫司十三太保之一叫做羅玉坤的頗為可疑,還有兩名刑獄百戶也行蹤詭異。
但宋楠選擇按兵不動,並無人證證明許良和錢康之死與他們有直接關聯,錦衣衛內部有東廠的眼線這早已不是什麼秘密,就像牟斌在任時東廠里也有錦衣衛的人一樣,大家心照不宣。
但在親疏上自然要加以防備,宋楠是絕不肯再讓絕密的消息被這幾人知曉的。
鎮撫司內人員經過幾次調整,權力的核心基本上集中到宋楠信任的幾人身上,這一點劉瑾也不可能不知情,但宋楠不發難,他也找不到什麼機會,只是不斷的讓石文義來刁難北鎮撫司,尋找機會在正德面前不咸不淡的說些宋楠的話。
宋楠呆在衙門中的時間很少,公務之外的大多數時間都干著自己的私事,和陸青璃熬了幾個晚上,終於將燧發的霰彈雙發火銃成型,採用兩次扣扳機點火之術,成功的解決的雙發的時間間隔。
但由於成本太高,每隻火銃都要耗費近三百兩銀子打造和彈藥的儲備,宋楠秘密的打造了二十隻,分別配發給自己最親信的幾人和親衛小隊;私造火銃本是大罪,但宋楠可不在乎這些,只是打造之時去了京外某地,不在眼線密布的京城惹人懷疑罷了。
宋楠苦苦尋找的生財之道一直沒有出現,雖然憑著家中的鋪子已經收入頗豐,但隨著官職的提升,迎來送往請客送禮更加的頻繁,家中要養活的人也幾十口,依著宋楠的脾氣又不肯讓家裡人寒酸,開銷著實巨大。
二十隻霰彈火銃造好之後一算帳,前前後後花去了六七千兩,不僅教人咂舌,這筆錢在民間可供數百戶六七口之家一年衣食無憂了。
閑談中宋楠也提及此事,苦於沒有什麼新的生財之道,倒是葉芳姑提醒宋楠,上回劉瑾奉皇上之命連同宅院一起送給宋楠的還有一千畝上好的田地;宋楠都快忘了這件事了,拿出地契看了地點,是在城南的十里庄左近。
宋楠提議一起去十里庄看看地,去年冬天送給自己的地,幾個月下來也不去看看,既不知田地的肥瘦,更不知是何人在耕種管理,這一千畝便是種莊稼,每年也有個幾千兩的收入,可不是個小數目。
宋楠決定趁著四月耕種季節的到來,想尋了個陽光溫煦風和日麗的日子,帶著葉芳姑和陸青璃去南城外瞧瞧地,但出門之日,小郡主不知怎麼得到了消息,早早的來到宋家,宋楠苦笑不已,陸青璃和小郡主關係最鐵,這等消息能瞞過她才怪。
但另一人主動要求加入便是真叫宋楠意外了,那便是戴素兒。
自打宋楠尋到了戴銑的墓地,尋到了戴家失散的僕役之後,戴素兒明顯對宋楠的態度有所改觀,宋楠偶爾也借著聽簫之名去勾搭幾句話,戴素兒除了以禮自持之外,倒也對宋楠和顏悅色;三月清明節的時候,宋楠張羅著將戴素兒將戴銑和其母親的墳遷移合葬到了一處,自此之後,戴素兒對宋楠更是感激於心。
宋楠越是和戴素兒接觸,越是覺得戴素兒很完美,無論是外形氣質和性格都是宋楠心目中的理想女子,容貌絕美,詩詞歌賦彈琴畫畫幾乎全部精通,可見戴銑家教的成功,這些幾乎附和宋楠後世今生對完美女子的全部幻想;而當家破人亡的傷痛漸漸平復之後,越發顯示出其性格中的沉靜和溫婉來。
宋楠也能感覺到戴素兒的敬而遠之之意,以宋楠的傲氣自然不肯在這樣的女神面前失了風度,雖然有時候和戴素兒對坐,看著戴素兒窈窕的風姿有一種撲上去飛禽大咬的衝動,但一接觸戴素兒清明的眼神,宋楠便不忍這麼做了。
這等事自然是你情我願為好,霸王硬上弓會失去很多樂趣,加上宋楠也逐漸迷上了兩人之間若即若離的那種感覺,倒想將這種微妙的情愫保持下去,所以終究內心的理性戰勝了來到這個時代逐漸膨脹的私慾,始終未曾失態,也讓戴素兒對宋楠愈發的產生了敬意。
戴素兒心中明白,身為一名充入奴籍的女子,其命運非自己能左右,就算宋楠要逼著自己侍奉他,自己也無力反抗;而宋楠數月來都對自己未加一指,若非是個謙謙君子,便是別有居心的讓人恐怖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