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風流(修改版) - 第212節

徐智及時改口,不待問到自己便湯湯陳述內務府貪腐內情,痛罵王岳范亨等人逼迫自己參與,威脅自己云云;隨即,內承運庫太監馬力也被緝拿上殿,馬力招供出內承運庫明暗兩本賬簿,待賬簿呈上,此案已經水落石出了。
正德難掩心頭的興奮,在宋楠劉瑾等人的陳述中,將自己描述成早已洞悉王岳范亨等人的猖獗舉動,然後暗中運籌帷幄,故意命劉瑾建豹房,以此為由逼迫王岳范亨徐智等人暴露承運庫虧空之事,並精妙算計安排,讓宋楠拿獲人犯上殿對質云云,總之在宋楠和劉瑾口中,皇上英明神武算無遺策,一切盡在掌握的光輝形象躍然而出。
大臣們各懷心事,他們驚詫於在正德在暗中居然做了這樣的安排,但李東陽等人卻心知肚明,正德絕無這樣的本事,此事的主要謀划者不是劉瑾便是這個宋楠。
相對而言,劉瑾和皇帝身邊的幾名貼身太監是主謀的可能性更大,畢竟在內廷爭奪的關鍵時刻,王岳和范亨倒台的最大受益者便是他們,但這個宋楠也不容小覷,在這等絕密之事上正德能選擇宋楠秘旨辦事,可見宋楠在皇上心中的地位。
群臣既驚訝於王岳范亨等人的膽大妄為,這等人自然需要嚴懲,拿獲內廷蛀蟲自然可喜,但喜悅之餘,不免有些遺憾,在此事上劉瑾有功,那之前關於劉瑾的參奏恐怕便要不了了之了,這第一回合內閣和六部文官們顯然是敗了一陣,這顯然是李東陽等人不願看到的。
王岳范亨徐智馬力等一干涉案人當殿被拿下關押,這等內廷大案,又涉及廠衛雙方,自然是要轉入北鎮撫司詔獄審問,由於宋楠全程參與此事,正德提出要宋楠參審,大臣們自然無理由去反對。
牟斌的臉上黑的像是鍋底,宋楠已經跳出了自己的掌控,全程沒對自己吐露一個字不說,事前跑去自己那裡詢問對內廷雙方的看法的時候還唯唯諾諾的表示以自己馬首是瞻,同意靜觀動靜,暗地裡卻來了這麼一手。
欽命宋楠參審,這便是要宋楠進入北鎮撫司的信號,外千戶所任職職務再高也進不了錦衣衛都司的權力核心,錦衣衛的核心部門除了總衙之外,便是南北鎮撫司,經歷司衙門,只有在這些衙門裡站住腳,才算是真正成了人物。
不過牟斌打算裝傻賣獃,他不打算像先皇在位那樣只要給個暗示便立刻提前去辦,就像上回弘治巡查街坊誇了宋楠一句,牟斌即刻便去給宋楠升了副千戶一樣。
這一回牟斌要對宋楠進行懲戒,除非皇上下旨,否則他絕不主動提出。
這是正德即位以來最長的一個早朝,從辰時起,拖拖拉拉直到午時,引起的轟動和影響也巨大無比;明眼人都知道,內廷易主了,王岳范亨徐智等人一倒,劉瑾大獲全勝,緊接著便是火箭般的躥升之勢。
大明朝勢力的格局總的沒變,內廷外廷勛戚三家鼎立,但小範圍內的權力重組不可避免,各人小心翼翼的選擇著各自的立場,但毫無懸念的是,一大批人倒向了劉瑾,這件扳倒王岳范亨的大案人們幾乎都一致認為,這是劉瑾的運籌帷幄,對劉瑾的手段,眾人也算是初嘗鋒芒。
宋楠樂的如此,他才不會傻到跳出來宣稱這一切都是自己的主意,隱在幕後是目前最好的選擇,自己跟各方大佬們相比還是個渣渣,任何出風頭的不智之舉都可能招致災難,悶聲發財才是王道。
但宋楠的如意算盤並不能欺騙少部分的人目光,很快,宋楠便明白了這一點,在有些老狐狸面前,隱藏只是徒勞。
第一卷 第一九七章 大勢之趨(感謝星祭兄弟的月票,感謝moshaocong兄弟的打賞,對於有書友說情節激情不足,我只能說:一大波**正在逼近!)第一九七章宋楠身上的傷好的很快,都是外傷,也沒傷及筋骨,加上皇上派來的太醫妙手調理,三四日便見康復;葉芳姑的傷勢倒是比宋楠還重,若非拚命護衛宋楠,葉芳姑壓根也不會受傷。
傷者只要沒性命之憂都好說,宋楠心疼的是陣亡的十幾名旗校,這兩百多人都是挑選出來的,正南坊中旗校上千,這次行動只選了這兩百來人,可見都是忠心耿耿可堪一用之人。
北鎮撫司來人催了幾回要宋楠趕緊去參與審理案件,但宋楠還是先在衙門裡舉行了公祭大會,以示對陣亡旗校的重視,花了不少錢安撫家屬,隆重下葬。
宋楠能做的也只有這些了,錦衣衛不是養老院,既入其中,自然免不了受傷死亡之事,宋楠也不會傻到去自責如何,只儘力治療傷者,厚葬死者,花些錢財照顧好他們的家人,也算是盡了職責了。
……朝中形勢正朝著可以預料的方向發展,數日之後,內廷傳來消息,司禮監秉筆太監之一蕭敬被任命為司禮監新任掌印太監,而劉瑾則進入司禮監任秉筆太監。
一切盡在情理之中,這個蕭敬年近七旬,雖在宮中伺候了三代皇上,英宗朝便已經在宮中伺候了,可謂資格甚老。
難得的是,蕭敬為人低調,馬馬虎虎,在宮中仇人甚少,也不與人一爭短長,此次出任司禮監掌印太監,大伙兒都知道他不過是個傀儡罷了,劉瑾才是司禮監的掌門人。
隨侍太子的幾位太監也紛紛手握大權,張永升御用監首領太監,高鳳進了司禮監,丘聚掌東廠,谷大用進御馬監首領太監,馬永成掌內承運庫,魏彬總領三千營;總而言之,內廷盡入劉瑾等人手中。
外廷保持著緘默,也許在慶幸差點捲入王岳和范亨之事,又也許在醞釀著什麼,無人知曉;但外廷的沉默是可以理解的,內廷人選從來都是皇上指派,他們也插不上話。
九月初,宋楠的嘉獎聖旨也終於下達了,不管牟斌如何裝聾作啞,劉瑾沒有忘了宋楠的功勞,自己能有今日,宋楠居功甚偉,該報答時自報答,幾句小風一吹,正德也等不及問牟斌意見了,一道聖旨下來,宋楠榮升北鎮撫司鎮撫副使,兼領正南坊千戶所。
宋楠也不含糊,列了一長串的名單報上去,牟斌咬著牙批了下來,侯大彪鄭達都混了個副千戶的職位,一干總旗小旗旗校各有晉陞嘉獎不提。
秋高氣爽,白天的天氣依然炎熱,但早晚已經微有寒意;一大早,宋楠穿著寬鬆的棉衫正跟著傷愈的葉芳姑在院子里的草木間練武,經過這次兇險,宋楠對練武的事情更加重視了,這一回全靠葉芳姑的護衛自己才能倖免,否則自己很有可能跟那十幾名旗校一樣已經長眠不醒了。
自己身在錦衣衛中,光有頭腦不成,還需要能自保才行,錦衣衛旗校孱弱的戰鬥力也讓宋楠很是頭疼,這一次的行動徹底暴露了錦衣衛欺軟怕硬的弱點,跟東廠比較起來,錦衣衛除了人數多一點之外,武技上差了不知多少。
宋楠甚至有讓全體錦衣衛全部跟著葉芳姑學習武技的衝動,但他知道那也不太現實,武技可不是學了樣子就成的,需要長時間的苦練,錦衣衛們可沒那份耐心,自己也沒那個精力,也許需要在裝備上下下功夫,那才是最快的捷徑。
練了一趟刀法之後,宋楠的額頭已經微微見汗,葉芳姑皺眉看著宋楠道:“還是不成,習武要從小開始鍛煉筋骨,否則總是不到位,我這個師父是儘力了,乾脆你還是練練力氣得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