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風流(修改版) - 第210節

宋楠也無暇解釋,請小公爺命人將葉芳姑和受傷的眾人趕緊送去醫治。
大明門處的守衛不斷詢問,宋楠只是不答,只出示了身份腰牌,證明自己並非番子口中的人犯;恰在此時,內侍趕到大明門傳旨,傳正南坊錦衣衛千戶宋楠上殿,這幫人這才驚愕著散了開去,但其實還是一頭霧水;錦衣衛和東廠番子大明門外火拚,這等事絕無僅有,卻不知是誰是誰非了。
……奉天殿內,唇槍舌劍不亞於外邊的血肉相博,在李東陽的帶領下,內閣幾位大學士和以戶部尚書韓文為首的六部文官跪在堂下,曆數劉瑾jiān佞叵測,教唆皇上嬉遊無度,將原太子東宮和如今的皇宮中弄得烏煙瘴氣,請求嚴懲劉瑾等人。
文官們咬牙切實老淚滂沱,力陳先皇如何勤政節儉,如何任用賢臣,如何打擊佞臣小小,說什麼皇上如今靈柩尚未下葬,皇上便寵信佞臣,不安政務,皇上九泉之下不得安心云云。
正德真想大喝一聲:閉嘴!老子才是皇上!但他真的有些害怕,這些傢伙們又臭又硬,父皇剛剛駕崩數月,自己還要靠著這幫人替自己管著天下,若此時翻臉,實為不智;但此時,正德也真正意識到內廷不在自己掌握之下的可怕,外廷文臣如此逼迫,勛戚們保持中立,自己身邊居然無一出來辯駁一番,真有些孤家寡人的心寒。
所有的一切,堅定了正德要力挺劉瑾的決心,今日劉瑾若有說話的資格,決不至於讓自己陷入如此窘境之中;但問題是,眼下的局面如何處置?李東陽謝遷劉健韓文等人跪在殿下,看這樣子不給個交代他們是不肯罷休的了。
第一卷 第一九五章 奉天殿上(感謝小白笑蒼天兄弟的月票)第一九五章“你們起來說話。
”正德道。
“皇上不準奏,臣等便不起來。
”群臣道。
“你們不起來,朕便不準奏。
”正德道。
“……”雞生蛋蛋生雞的扯皮也不知何時是個盡頭,李東陽打個眼色帶頭起身,眾人也紛紛起身等待正德的給出什麼樣的答案。
“諸位一片為國之心朕是明白的,朕並非袒護劉瑾,但劉瑾等人之事並非當務之急,眼下有一樁大事急需解決,劉瑾之事先壓后再議,先請眾卿替朕決斷一下此事再說。
”正德覺得是時候拋出重磅炸彈轉移目標了,雖然按照約定,須得等待宋楠將人犯證據盡數帶進宮中才能發動,但正德等不及了,群臣咄咄逼人,已經不容自己等待了。
“皇上,一事歸一事,臣等的奏議皇上還沒議定,怎好另議他事。
”韓文不依不饒。
正德臉色鐵青,終於發怒道:“朕難道連先議何事後議何事都要請求你們同意么?你們成天揪著這些雞毛蒜皮之事不放,宮中大事卻一無知覺,劉瑾也許行為不當,但內務府中有人比劉瑾他們更加的可惡,你等又知道多少?”群臣面色大變,韓文看了李東陽一眼,見李東陽緩緩搖頭,知道李東陽不想逼得太緊,於是躬身道:“皇上息怒,但不知宮中出了何等大事?”正德道:“劉瑾,將內務府承運庫庫銀虧空一事說與諸位大人聽聽。
”“內承運虧空?”眾大臣嘩然一片,前日內閣還在商議奏請削減宮內每歲撥款之事,便是覺得戶部每年撥款百萬兩入內承運庫花銷數額巨大,弘治年間,每年宮中用度不足四十萬,剩下的全躺在承運庫睡大覺,而各處用度拮据,還想著在宮內撥款一項上挪出一些出來作他用,沒想到皇上居然說內承運庫虧空,這怎麼可能?劉瑾向正德躬身道:“奴婢遵旨。
”說罷昂首挺胸傲然往前行了幾步高聲道:“諸位大人憂國憂民之心昭然,劉瑾甚為佩服,劉瑾只知道讓皇上勞心勞力之餘能愉悅身心,卻不料讓諸位大人如此光火,倒是讓我始料不及。
”謝遷喝道:“皇上是要你陳述內承運庫虧空之事,可沒叫你辯解自己的過錯,你的所為已經定論,容不得你辯駁。
”劉瑾冷笑道:“皇上都沒準奏,謝大學士卻說定論了,那還要皇上准奏作甚?真是笑話。
”謝遷自覺失言,冷哼一聲不予作答。
劉瑾拱手道:“也罷,現在不是談我劉瑾是否有罪的時候,皇上剛才說內承運庫虧空之事,好像諸位大人有些不信是么。
”韓文皺眉道:“戶部年撥百萬銀入庫,先皇向來節儉,宮內用度從未超支,本人上任之後做過統計,內承運庫在弘治年間累積入庫一千餘萬兩,支出不足五成,亦即是說,庫中存銀當有五百萬兩左右,便是幾年不撥款入庫,也不至於虧空銀兩。
”劉瑾笑道:“咱家只是皇上身邊伺候的奴婢,你說的這些我可全不懂,但有一點咱家是知道的,你們說我用庫銀建豹房之事我可承認,但咱家只是請求皇上答應撥款五十萬兩修繕廣寒殿以及瓊華島道路設施,但直到目前為止,這五十萬兩銀子咱家可是一兩也沒拿到;後來咱家才知道,內承運庫中壓根就給不出這五十萬兩銀子來,原來咱們宮中內務府中有人將幾百萬兩的庫銀盡數掏空了。
”“什麼?”“怎麼可能?”“五十萬兩都拿不出?”“有人敢貪污內務府庫銀?”群臣驚訝萬分,議論紛紛。
李東陽緩緩道:“劉公公,是誰膽大包天,敢在內務府伸手?”劉瑾冷笑道:“李首輔,你這話問的,難不成還是我們這些伺候人的內侍不成?這事你該問掌握內務府權力之人才是,怎麼問起我來了。
”眾人的目光齊刷刷投向站在正德身側的王岳和范亨二人身上,王岳范亨面色鐵青,恨不能衝上去撕爛了劉瑾。
“王公公,劉瑾之言是否屬實?內承運庫之事如何解釋?”李東陽沉聲問道,雖然文官們決定暗中支持王岳等人,但如果王岳等人和內務府虧空之事有關,李東陽絕不會去趟這趟渾水,本來和王岳之間的聯盟便已經違背了文官們高傲的行為準則,若非藉此壓制新皇,跟新皇的博弈取得首勝,為以後的話語權奠定基礎,他是絕不會在內廷之事上插一杠子的。
王岳吁了口氣,平復心情,緩步上前道:“既然劉公公說到此事,咱家也必須要澄清一番,內務府並未虧空,據我所知,內務府目前存銀近八十萬兩,並非無力撥付這五十萬兩銀子;只是咱家不忍見內廷庫銀被某些人隨意揮霍,皇上為佞臣蒙蔽,我們這些做臣子的有責任把關。
”李東陽道:“八十萬兩?這似乎也和戶部所估算統計的相差甚多呢。
”王岳道:“戶部僅是估算而已,每年朝廷用度戶部估算準確的又有幾何?還不是年年超支甚多?咱家並非說戶部辦事不力,而是宮中採買進出之項多達數千項,動輒便是白花花的銀子出去,雙目不及之處便是銀子,都是看似無出奇之處,但匯總出來總是駭人聽聞。
以宮中妃嬪宮女花粉錢一項,弘治八年到今日十年間盡達四十餘萬兩,誰能想到,每年在此項上便要花費三四萬兩銀子?”群臣心中默默計算,後宮妃嬪宮女人數達兩三千人,雖然先皇對女色不甚在意,但按照規制女官們卻是足額足編,前朝老人也一直養在宮中,人數並未削減多少,以此為計,一年也不過人均十餘兩銀子罷了,倒也差不了多少。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