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妙好妖 - 第425節

“那麼,便先謝過世子了!” 秀寧也不多言,向他舉了舉手中的酒杯,轉頭笑道,“爹爹,你來西原,是不是打算叫寧兒出力,幫你們混入京都?” 石不語收起羽扇,在她頭上輕輕一擊,笑罵道:“便知道瞞不過你!其實,也不是什麼,只要……” 秀寧捂著頭頂,嬌嗔數聲,卻仍乖乖的將耳朵附了上去,片刻之後,這位少女徐徐露出狡黠的笑容,顯然已有了主意…… 翌日,西原王李秀寧正式宣布起兵伐楚,當日便麾軍十萬,親征京都,天下因此震動。
楊廣得報,一面傳書於拓拔瞳,命其加速趕往京城接任,一面傳旨予楊信,令其小心謹慎,務必緊守城池。
後日,西原王前軍抵達京都近郊,恰逢陰雨,立營不穩,陣勢稍亂。
楊信見狀,趁勢出城,以五千精騎夜襲,大敗西原軍,隨即便欲驅逐追擊,卻被西原大將阿吉立於陣前,片刻間擊殺鐵騎數百人,兩軍混戰一場,暫且收兵而還。
而石不語、幽姬、阿月兒、楊許三人,卻已於兩軍混戰之時,偷偷擒拿幾名楚軍,隨即改換裝備,混入鐵騎之中,隨之返回京都。
待到得軍營之時,那位端陽王楊信,正率了一隊親兵,在幾名宗士的“保護”下,於營中巡邏慰問。
見得騎軍歸還,他急忙迎上前來,親自慰問眾將士,鼓舞軍心,那些宗士卻不欲與血腥尾濃重的士卒靠得太近,微微撤開了幾步…… 楊許此時正混雜於後隊之中,見得機不可失,當即橫下一條心來,“哎呀”一聲,裝做負傷模樣,從馬上直挺挺的摔將下來。
眾人愕然的視線中,向來愛兵如子的楊信當即便匆匆趕上前來,親手將他扶起,關切慰問。
只是,話未出口,他已望見楊許那藏於鐵盔之下、張無比熟悉的面孔,登時愕然無語。
楊許卻惟恐他吃驚之下露出破綻,急忙呻吟道:“小人並無大礙,只是一時傷了筋骨,不敢勞煩千歲過問……” 口中雖如此說,他的手臂輕輕滑過,卻已將一團紙丸塞入對方的掌心。
那楊信也是多年征戰、機敏多變的猛將,當下早已反應過來,一面將紙丸塞入袖甲,一面拍著兒子的肩膀,朗聲笑道:“好!好!好!若是每位將士都似你這般英武,何愁反賊不滅!” 楊許既已完成任務,自然也不再多言,當下退入了隊列之中,隨即各自散去。
楊信此時已回營歇息,那些宗士自然也跟著離去,在附近的營帳中住下。
石不語卻沒那麼好命,好不容易尋了幾個機會,領了三人偷偷潛出,在那紙丸上約定的營地茅廁旁等候。
卻是工夫不負有心人,到了中夜時分,一連躲過數十位入側的士卒后,終於見得遠處一道熟悉的身影,遙遙向這邊行來…… 伐楚卷 第332章 起義 不出意料,待到那幾人近前時,微弱的火光已映襯出他們的面容,正是暗中出營趕來的楊信與一干心腹親信。
見得滿面風霜的獨子立在身前,向來沉著冷靜的楊信也不免輕呼一聲,上前幾步,抓住了他的雙手,顫聲道:“許兒,你娘她,真的已經……” 楊許目中一酸,猛然跪將下來,抱住楊信的雙腿,悲泣道:“父王,那日娘親她與我一起入宮,結果卻……卻……” 這些內容,其實在早前的紙丸中都已有所記載,但楊許心中悲痛莫名,自然又難以置信的再問了一次,直到此時從兒子口中親耳聽到這個噩耗,終於忍不住低呼一聲,重重一拳擊在土牆之上,雙目赤紅如血,可以想見其心頭的悲憤。
石不語見他如此神情,隱隱也為那種伉儷情深而感動,進而又覺得自己有些卑鄙,乾脆便側過了身去,任由他們父子二人發泄。
直到半晌過後,方才聽得身後的哽咽聲逐漸弱了下去,而那位瑞陽王也已直起了身子,按捺著心中的激動,躬身道:“石不語先生兩次救援犬子,信感激不盡,他日必當厚報!” 石不語不敢承受,連忙移開一步,拱手還禮,又問道:“眼下的局勢,有些不妙……恩,不知千歲有何打算?” 楊信微微沉吟,似乎還下不了決心,楊許卻已按捺不住,在旁呼道:“父王,難道這樣情況下,你還要替那混蛋效力么?不如,我們立刻便反了吧!” 被他這麼一催促,楊信似乎也有些意動,撫著長須沉吟道:“楊廣雖然不仁,但我與他畢竟君臣一場,更何況,我們又是堂兄弟……” 石不語微微一笑,趁勢將懷中楊林的信箋遞了過去,淡淡道:“千歲,不是小生刻意挑撥,只是我想問一句,不知楊廣欺凌夫人的時候,可曾想到君臣?可曾想到兄弟?” 楊信身軀一震,動作登時僵硬下來,顯然心中已被說動,遲疑著,又拆開那信箋閱讀一遍。
等他抬起頭來時,望向石不語的目光已親近了許多,而神色中也更添了幾分猶豫,顯然正在兩種念頭間遊走掙扎。
楊許見得機不可失,在旁抓住他的手臂,恨恨泣道:“父王,孩兒平日讀書不多,但也知道古人常雲,‘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如今楊廣已派了追兵前來,若等他們到了京都,便是我們打算反叛,也來不及了……” “追兵么……” 楊信喃喃低語,轉頭望著滿面淚痕的獨子,又再度望向微笑的石不語,沉默許久,他終於重重的咬咬牙,沉聲道:“君不仁,休怪臣不義,卻恕信對不住先皇了!” 次日清晨,鎮守京都的瑞陽王楊信,忽率部下七萬士卒據城起義,同時大開城門,迎接西原軍入城。
短暫的激戰之後,楊廣派遣的兩名監軍與其所統領的數萬軍隊盡數伏誅,宗士也因敗於石不語之手而返歸,京都就此落入楊信與李秀寧的掌控之中。
聞得信息,已行至京都近郊的拓拔瞳匆忙迴轉,奔還揚江報訊。
兩日後,合併在一處的京都軍以李秀寧為帥、楊信為將,整合軍士十五萬,又通過阿月兒雇傭北戎騎軍兩萬,共計十七萬,麾兵南下,沿途城郡,無不望風而降。
楊廣聞報大驚,急急下令,令拓拔瞳分兵十五萬北上,鎮守險要地帶,與西原軍形成對峙之勢,暫時將局面穩定下來。
而見得情勢逆轉,諸侯軍大喜之餘,當即起兵反攻,數日之內,連敗士氣低落、糧草缺乏的楚軍,雙方決戰之勢,隱隱即將到來…… 接得消息,剛剛緩過一口氣來的石不語,只得告別義女,匆匆趕還密雲,且不論即將開始的法、器二宗的陣攻,單單那場隨時可能爆發的大決戰,便是他無論如何都不肯錯過的,用某位男性自己的話來說:“無論如何,楊廣的狗頭,註定要被我砍下,誰都不許搶!“然而,現實總比希望來的殘忍,無論石不語沿途如何祈禱,但當他趕至揚江上空時,才發覺那場無與倫比的混戰,已在廣闊的平原上拉開了序幕。
眼見得數十萬人殺在一處,嘶吼長鳴,金鐵交錯、血肉橫飛,原本幻想著上演一出“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男子,終於老老實實的打消了浪漫英雄的念頭,轉而坐在悠白的背脊上,討論起下方這場無限擴大版的街頭群架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