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醫衛(修改版) - 第992節

眾堂上官也只能如此,只是想想剛才被秦林拿走的那些珍寶的價值,就覺得肉疼啊。
於是,他們開始了挖地三尺的尋找…… “希望劉都督找到他想找的東西吧!”滿載而歸的秦林,嘴角帶著壞壞的笑意,又伸手按了按懷中的書冊:“不過,那是不可能的。
”第六卷 【龍潛於淵】 第七八三章 母與子 黃昏,慈寧宮一反常態的肅靜,要知道李太后篤信佛教,以往到了這時候,慈寧宮都是香煙裊裊、木魚和佛經聲聲作響的。
宮女太監們大氣兒不敢呵一下,人人都盯著自己腳尖兒,連眼珠子都不敢亂轉,氣氛顯得萬分的凝滯,汗水濕答答的貼在後背,好像連風都變成了某種粘稠的東西。
李太后臉色鐵青,強行壓抑著憤怒,看了看對面坐著的兒子,久久不發一語,而失望就明明白白的刻在臉上。
萬曆正襟危坐,鼓嘟著嘴巴,好像受了很大委屈似的,每逢李太后目光掃來,他就扭過頭去看著別處。
張宏跪在殿內,一隻膝蓋沖著李太后,另一隻膝蓋朝著萬曆。
張誠、張鯨兩個跪在宮門外台階上,被太陽曬得腦門通紅,汗水大滴大滴地落下來,實在是苦不堪言,心中不約而同地發出了感慨:秦林這傢伙,剛才溜得真快呀! 李太后怒發如雷那是必然的,得知兒子以貪墨受賄、結黨營私為罪名逐馮保去南京守孝陵,她心中又憤怒又失望,因為馮保是她最信任的太監,是她在宮裡的大總管! “好,我的好兒子!”李太后痛切地看著萬曆,沉聲道:“張先生剛死去不久,你就又逐走了馮伴伴,母後知道,你是嫌被人管束著,被管煩了,被管膩歪了,好好好,母后成全你,這就去慈壽寺住,省得你煩!” 見母親如此憤怒,萬曆心中是有些害怕的,但明朝畢竟不是漢朝,沒有外戚專權之患,太后的地位雖高,也沒有漢朝那麼厲害了。
李太后的實力,外靠張居正,內靠馮保,現在這兩條臂膀都已折斷,她也就只能用搬出宮,來嚇唬嚇唬兒子啦。
“母后萬金之軀,若搬出宮去,置兒臣於何地?天下臣民必以兒臣為不孝之子。
”萬曆跪下來,兩隻眼睛瞧著太后:“兒臣請母后息怒,請母后收回成命。
” 李太后終究是疼這個兒子的,心就軟了些,只是顧念著馮保十年辛苦,又覺得兒子翅膀硬了就不聽話,她還有些生氣,冷著臉不理會萬曆。
朱翊鈞小處卻是極聰明的,察言觀色就知道母親心意有所鬆動,連忙道:“母后就算不顧惜兒臣的名聲,也該多為御弟想想,再過三個月,潞王就要大婚了,到時候母后不在宮中……” 李太後有兩個寶貝兒子,一個是做了皇帝的朱翊鈞,一個是潞王朱翊鏐,而且比較起來,對大兒子的愛裡頭,恐怕功利的心要重些,而對潞王,那種母親疼小兒子的天性更居多。
聽得萬曆提起潞王,李太后立馬就回心轉意了,重新坐正了身子,“哼,你弟弟可比你這哥哥心疼母親些……母後走不走,容后再議,你且說說,替翊謬大婚準備得怎麼樣了?” 朱翊鈞暗暗一笑,他只有中人之姿,但這些小聰明是不缺的,便愁眉苦臉地道:“如今各處都要花錢,要準備大婚也不容易,恐怕御弟那裡要受點小委屈了……母后要不要見見張四維?籌備婚禮銀子的事情,是他在辦。
” 聽到潞王婚禮經費困難,李太后立馬坐不住了,吩咐傳召張四維。
張四維來得特別快,山呼舞蹈之後,萬曆朝他使了個眼色。
“啟稟太後娘娘,如今雖說四海昇平,其實咱們朝廷就是個空底子,要拿錢出來辦大婚,實在是不容易。
”張四維一張臉拉得像苦瓜,沒口子的抱怨起來。
李太后眉頭一揚,驚訝道:“故太師張老先生治國,不是國泰民安四海昇平嗎,怎麼連這幾十萬銀子都拿不出來呢?” 張四維臉色微紅,突然跪在地上連連磕頭:“恕下臣不敢妄言。
” “看來張老太師治國,也不盡如人意啊。
”李太后若有所思,沉吟良久又問:“愛卿平身。
哀家問你,難道別的地方,挪不出錢來嗎?” 張四維稟道:“啟奏娘娘,如今要挪錢出來,談何容易!前段時間浙江因缺乏糧餉開支,幾萬浙兵餉銀支取不足,這些官兵就鬧起來,險些兒投了白蓮教……” 這件事李太后是知道的,聽說白蓮教三字,她就有些害怕:“阿彌陀佛,不當人子,兵餉是要發足的,否則官兵去投白蓮教,那還得了?唉,看來真是挪不出錢來,張先生,你給哀家個實數,能不能有五十萬銀子?” “實打實只能湊出十萬,還請太后見諒。
”張四維臉上顯出十分為難的樣子,咬了咬牙才報出這個數目。
李太后默然,作為生意人家出身的女兒,她和老爹李偉、哥哥李高都把算盤打得很精,早就算過賬了:如果有三十萬銀子,潞王婚禮就能辦得像模像樣,如果有五十萬銀子,婚禮將會風風光光,可要是只有十萬嘛,那就實在太寒酸了點。
她這裡為難,朱翊鈞嘴角就微帶笑意,朝張鯨手下一名心腹小太監打個眼色。
“左都督、太子太傅、掌錦衣衛事劉守有求見!”小太監拖著長聲傳報。
萬曆探詢地看了看母后,李太後點點頭,她從來不會耽誤兒子的正經事情。
劉守有小步快跑進了慈寧宮,照例山呼舞蹈,然後朝上稟道:“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太后千歲千歲千千歲。
微臣奉旨查抄權閹馮保府邸,共查出黃金八萬九千四百兩,白銀九十三萬七千兩,珍珠二十五斛,走盤珠一百一十串,五尺高珊瑚樹十八株……” “什麼?!”李太后驚得從座位上站了起來,不敢置信地盯著劉守有:“你說,金子八萬多兩,白銀九十幾萬?你沒算錯?” 終究是小戶人家出來的姑娘,就算做了這麼多年太后,李太后仍把金銀看得重些,其實後面的房契地契、書畫珍寶,價值要比金銀更高。
劉守有連忙回道:“確實如此,微臣細細清點了之後,才來回復聖旨的。
” 他還有句話沒說,就是這個數目,還是被秦林拿走了許多值錢的珍寶,他和諸位堂上官又把剩下的颳了一層,最後剩下的才寫入記錄上交朝廷呢。
可惜,馮保的那本秘密賬冊,終究沒有找到,這是劉都督最遺憾的事情。
李太后早已被馮保貪墨的巨大數字,驚得目瞪口呆,良久才緩緩地坐下,喃喃道:“哀家、哀家看錯人了,原以為馮保就算貪污,數目也還有限,御膳房的膳食費,宮裡的各項使費,哀家都看著呢,他哪裡就貪墨了這許多……” 聽的這話,莫說萬曆和劉守有,就是膝蓋跪疼了的張誠張鯨都笑得打跌,李太后真是出身小門小戶,想法和她的老爹李偉、老哥李高一模一樣,試問馮保身為內廷總管,難道就只該貪污宮廷使用的各項經費嗎?他才沒那麼傻,單單是利用手頭掌握的權力,向文武百官收取賄賂,這筆收入就遠遠大於宮廷開支,而且不被李太后注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