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通過金櫻姬的大量收購,也許能發現某些端倪。
金櫻姬瓜子臉微紅,因為走私銅錢是違背朝廷法令的,她開始可沒告訴秦林……五峰海商的倉庫,位置在杭州城外,杭州灣喇叭口的嘴兒上,一長排高大結實的青磚房子。
權正銀在前頭點頭哈腰的帶路,走過了一個又一個庫房,每座庫房都堆滿了棉花、絲綢、瓷器等各色貨物,也有從海外運來的硝石、珍珠、人蔘、絨布,堆積如山。
連秦林看了這些,也覺得五峰海商富可敵國不是吹牛,何況這裡還不算真正的總庫,只是杭州地區的轉運站而已,更大的庫房設在雙嶼島,設在台灣雞籠港。
“秦少保,這裡就是銅錢庫房了。
”權正銀殷勤地打開了庫門。
如果以前不知道什麼叫做銅臭味,現在秦林和張紫萱、徐辛夷算是明白了,剛剛開門,銅錢特有的味道撲面而來,再打開一些,就看見庫房裡面滿滿的,堆著數不清的銅錢,青油油的光澤充斥整個視野。
“朝廷萬曆年間鑄造的錢,恐怕這裡就有十分之一!”張紫萱驚嘆著搖了搖頭,雖然用銅錢換銀子有利於國計民生,可心下總有那麼點怪怪的感覺。
秦林笑道:“日本通行中國錢,是好事情嘛,最好將來全世界都通行咱們白勺錢,那咱大明就威風的緊了。
” 銅錢帶著萬曆、嘉靖等年號字樣,代表一國主權,列國凡是肯通行中國錢,就等於將鑄幣權拱手相讓。
秦林的目光掃來掃去,終於蹲下,在一堆銅錢裡面翻找起來……第五卷 【縱橫四海】 第七四三章 制假的動機 “咦,這枚銅錢有古怪!”秦林撿起一枚泛著青光的銅錢,借著天窗透進的光亮仔細觀察。
好奇心最強的徐辛夷立馬湊上前,她把杏核眼睜得溜圓,看了大半天仍不知就裡,嘟噥道:“明明是一樣的嘛……” “再仔細看看。
”秦林將銅錢捏在食中二指之間,迎著天光不斷的變化角度。
徐辛夷終於看出來了,張紫萱、金櫻姬也都瞧出了端倪,這枚萬曆通寶的銅色,要比別的錢稍微淺淡那麼一點兒。
難道是假錢? 秦林將銅錢擺在地面,拔出七星寶劍隨手斬落,細微到幾乎聽不見的叮噹一響,銅錢已被斬為兩半。
徐辛夷迫不及待的撿起銅錢,仔細一看就驚叫起來:“呀,這錢是假的!” 如果說銅錢表面帶著氧化層,還有魚目混珠的可能,剛切出來的嶄新茬口,就把它的真實身份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真正的萬曆通寶銅錢切開也應該是黃銅色,這枚錢的茬口卻比較泛白,明顯是鑄造過程中添加了過多的鉛、錫等金屬,導致含銅量不足。
市面上不信任新鑄的萬曆通寶,背後果然是有原因的,而坊間傳言新錢含銅不足,也絕非空穴來風。
秦林撓撓頭,他前面犯了一個想當然的低級錯誤,那就是從布政使司庠房調來各個版本的銅錢進行比對,布政使司庫房的錢都是官方鑄造的新錢,當然出問題的可能性比較小嘛!要查明萬曆通寶價值折半的原因,還得從市場上流通的銅錢中尋找。
“這算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嗎?”張紫萱抿著嘴兒微笑,難得有可以打趣秦林的機會。
徐辛夷徐大小姐則握著拳頭用力一揮:“怪不得萬曆通寶只能折半使用,原來是有人在鑄造假幣,喂,金小妖,你的人收購這麼多銅錢就沒發現假幣嗎?” 金櫻姬掩口吃吃地笑:“那些日本人見銅錢就照單全收,我何必管銅錢是真是假?” “是啊是啊。
”權正銀點頭哈腰地道:“金宣慰說得很對,因為日本人是見錢眼開的,所以小的們收購銅錢也就從來不辨真假,再說這一收就是幾千上萬貫,咱也沒法一枚一枚去檢驗哪,如果不是秦少保突然查起來,連我們亦不知道還有假的萬曆通寶呢。
” 豈止不辨真假,因為接貨的下家日本人是見錢就收的,只要假萬曆通寶比真貨便宜,恐怕五峰海商知道之後,還要專門去買假錢來出售給日本人呢。
秦林倒沒注意他們的對答,而是摸著下巴自言自語:“因為有人製造假錢,所以萬曆通寶的價值被大幅壓低?這個結論……” “假錢多了百姓不願用,價格自然就低了嘛!”徐辛夷撇撇嘴,覺得這麼顯而易見的結論,秦林還會有什麼問題呢。
“恐怕秦林是想的另外一面,也就是造假的動機吧”張紫萱微微一笑,深邃如天空的眸子閃爍著華彩。
秦林點點頭,壞笑道:“幾位夫人當中,還是紫萱最聰明。
” 徐辛夷咬牙切齒,金櫻姬卻忍俊不禁,她不在三位夫人當中,這次終於倖免中槍。
秦林觀察這枚銅錢,發現它的外觀還比較新,沒有長期流通使用形成的污垢,以及銅錢暴露在江南沿海的咸濕空氣中字體縫隙處必定會長出來的綠銹,這就說明假錢是近期新鑄造出來的。
這就和目前的市場情況形成了矛盾。
制假需要成本,銅錢的成本尤其大。
如果是紙幣,制假者付出的直接成本也就是一點點油墨和紙張,和犯罪所得相比成本完全微不足道。
銅錢就不同了真錢本身就價值低、成本大,以至於日本人都不願自己鑄造,寧願用中國錢。
制假者所得的利益一方面是銅鑄成錢之後升值形成的“錢息”……官方鑄錢也是賺這點,其實是相當低的,有時候還會虧本,比如宋朝年間曾有銅錢價低,銅器價高,百姓將朝廷所鑄銅錢熔化製成銅器的情況,那時候朝廷鑄錢就是倒貼的。
另一方面就是降低銅含量,扣下價高的銅,多加價低的鉛、錫,這要算制假者的主要利益了。
可是,降低銅含量也不是無限的,扣個三四成已是極致,否則就假得太厲害,被人一眼看穿,誰還會用這假錢呢? 所以通算下來,正規鑄錢本應享有的錢息,加上制假者偷工減料扣下銅的價值,私鑄錢的利潤大概就在翻番的樣子,用半文的成本,製造出一文假錢。
只要量大,私鑄還是很有賺頭的,歷朝歷代,私鑄銅錢的事情都屢禁不止,很多時候官府不能禁絕,民間也肯流通使用,所以萬曆通寶被私鑄,實在是一點也不奇怪。
奇怪的是,現在萬曆通寶只能折半使用了,制假者用半文的成本,製造出一文假錢,結果這枚銅錢卻只能按半文使用,那麼制假者豈不是瞎子點燈一白費蠟?他幹嘛要冒著風險搞私鑄呢? 如果說最初萬曆通寶沒有跌價,私鑄者製造了許多,導致它跌到折半的價格,那麼這時候私鑄者將無利可圖,他就不應該繼續製造了呀,偏偏秦林手上拿的這枚銅錢,又分明是近期新鑄的。
對這個問題,秦林撓著頭皮想不出原因,總不可能這私鑄者是活雷鋒,幫朝廷增加貨幣流通來的吧。
張紫萱和金櫻姬也冥思苦想,即使是精明的五峰船主和睿智的相府千金,對這種明顯無利可圖的事情,也始終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