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秦林以為張居正服藥只為提神,便直言不諱,張太師卻不願意當著女兒談這些事情,搖手笑道:“老夫身體甚為旺健,臉色紅潤如少年,嚴冬不戴貂帽暖耳,雪天只穿薄棉衣,並非衰朽老者,不勞秦將軍記掛。
” 秦林心說這才不好呢,分明是你大補之葯吃太多,搞得虛火旺盛,不病則已,一病就是大病! 正待再勸,張紫萱從後面拉了拉他衣角,小嘴微翹,粉面含羞:傻蛋,這種事情咱們小輩怎好多嘴? 秦林搖頭苦笑,罷罷罷,相府哪裡的名醫請不到,再者張居正身體看上去還很硬朗,就有病也沒什麼大礙吧。
“咳咳,還是說正事吧……”張居正不著痕迹的轉移話題,拿起桌子上的一疊文牘:“你搞得好戲,可是把老夫架在火上烤啊!” 張居正前頭同意幫秦林拖了豁耳只三天,也是希望後面有喜訊傳來,比如三娘子大展神威,已將黃台吉擒下之類的,這樣朝廷就不戰而勝了。
或者,黃台吉直接取得勝利,三娘子同意下嫁,這樣也不必再考慮什麼。
偏偏哲別帶來的消息,仍是雙方僵持的狀態,就輪到朝廷費心思了,無論立長立嫡立“賢”。
當然是對蒙古人而言的賢,黃台吉繼位當之無愧,可三娘子那方也很有道理,論起來張居正當然希望能讓三娘子上位了。
正在僵持不下,秦林授意哲別玩了出好戲,直接讓朝廷沒有了別的選擇。
“世叔玩笑了,恐怕您想的,和小侄所想本來就完全相同吧?!”秦林笑笑,目光直視張居正。
老太師哈哈大笑:“好、好小子算你猜對了,且看看這是何物?” 一道五彩絲線織成的冊封聖旨,照說並無出奇之處,可展開一看,莫說張紫萱檀口張開,連秦林都吃驚不小:這道聖旨已經蓋上了玉璽,連那些冊封時通用的字句比如“敬天順命”、“保境安民”也寫上去了,唯獨名字是空著的! 都曉得張居正會靈活變通,可沒想到他老人家有這麼狠! 怎麼樣,小子見識老夫手段了吧?!張居正微有得意的捋了捋鬍鬚,將聖旨塞到秦林手裡,囑咐他四個字:“隨機應變。
” “不行,父親你這樣做,才是把秦兄架在火上烤啊……”張紫萱一迭聲地叫起來,搖著張太師的肩膀:“爹爹,爹爹呀,你交給他這麼重的擔子,總得給他些便宜行事的權力吧……” “冊封欽差難道不算?”張居正裝傻充愣。
張紫萱嘟著嘴兒撒嬌:“至少……至少也得寫幾道手札,邊關督撫大帥只認爹爹的書札,哪兒理會一個冊封欽差呀!” 張居正將鬍鬚捋了捋,微笑道:“哎呀,爹爹近日批點文牘太多,手腕有些兒疼。
” “女兒替您寫嘛……”張紫萱搬過一隻錦墩坐下,模仿父親筆跡,提筆就寫手札,“嗯,宣大總督是一定要的,宣府巡撫、大同巡撫,還有徵西前將軍、鎮朔將軍兩處……” “唰唰唰”,張紫萱一口氣兒寫了七八道手札,都落張居正的名字,這就是一道道相府鈞旨。
張居正看看一旁偷笑的秦林,又看看奮筆疾書的女兒,直搖頭:“女大不中留,女大不中留啊!”第四卷 【漠北狼煙】 第六三九章 宣撫欽差 秦林向青黛、徐辛夷兩位夫人道別,緊鑼密鼓的準備奔赴塞外草原,與此同時也收到了北鎮撫司探子的密報,顧憲成為首的三元會又在勾勾搭搭,嚴清、劉守有、張鯨府邸的管家也來回跑了幾趟,恐怕明日朝會將起波折。
我還怕那幾個不成器的傢伙?秦林根本不放在心上。
徐文長捋了捋山羊鬍須:“秦將軍,你年紀太輕,又不是科舉正途,驟然擔任欽差大臣,難免有人說三道四,倒是不可不防呢!” 秦林奸笑不已,叫徐老頭子附耳過來…… 翌日早朝上六部九卿廷推,朝廷決定派員以宣撫蠻夷為名出使漠北,明著對俺答亡故表示慰問,實則查探三娘子與黃台吉雙方情況,相機行事。
提到出使欽差人選的時候,張居正看了看御座上的萬曆皇帝,故意向群臣問道:“眾位同僚,此正舉賢薦能之時,列位臣工大可暢所欲言,為國家分憂嘛!” 不用問就知道人選鐵定是秦林,張太師故作姿態而已。
站在武臣班次中的秦林就尋思,這次把自己的大名提出來的,是曾省吾還是王國光抑或張學顏? 都不是,正當幾位大佬交換著眼神,準備由哪位出班啟奏的時候,兵部武選清吏司主事顧憲成從文臣班次的後排閃身而出:“微臣以為,此次宣撫北虜責任重大,當選擇久歷邊事、老成持重之大臣前往,方能萬無一失。
” 呃? 秦林眼睛眯了起來,饒有興緻地看了看顧憲成,張居正丹鳳眼更是精光一閃,而江陵黨諸大臣也心頭納悶。
久歷邊事,秦林雖然去薊鎮辦了起驚天動地的大事,配合戚繼光揍得圖門汗、董狐狸哭爹叫娘,但嚴格說起來他確實沒有當過一天的守邊官員。
老成持重,丫現在年紀多大?哪怕秦長官臉皮再厚,也不好意思把這四個字往自己頭頂扣。
御座上的萬曆,饒有興緻地看看秦林,看看顧憲成,又掃視著群臣,沒人能猜透他此時此刻的心思。
顧憲成臉色一本正經,心頭那叫個痛快,你秦林不是本事大嗎,叫蒙古人在棋盤街演一出哭靈報喪的好戲,害得本官捏著鼻子改奏章來附和你,哈哈,這下你傻眼了吧?!出使是出使,朝議也偏向三娘子,可惜最後欽差使者不是你。
不得不說,顧憲成的提議還是很有道理的,涉及九邊是戰是和,長城沿線百萬軍民安危、朝廷與藩屬關係的邊廷重事,由老成持重、守邊經驗豐富的大臣來擔任欽差,理所應當。
顧憲成幫不少人把想說的話說了出來,其中以嚴清尤為歡喜,向這個年輕的主事投去了欣賞的目光,老尚書振衣出班,疾言厲色的朝上奏道:“陛下,臣以為顧主事言之有理,軍國之事絕非兒戲,應當推舉穩重、端嚴之老臣充任欽差。
” “臣附議……”劉守有也不失時機的蹦出來。
御座旁邊的馮保也樂意看看秦林的笑話,將拿著的拂塵從左手交到右手,立刻有更多的官員表示附議。
張居正對老搭檔的小動作心知肚明,只是捋著鬍鬚笑而不語,這點兒小把戲就想難住秦林?怕是白費心機吧。
秦林神色絲毫不變,以目示意止住想幫腔的徐文璧、張公魚等盟友,不慌不忙出班奏道:“陛下,微臣薦舉右都御史吳兌出任欽差,吳都堂久歷邊任、熟知夷情,而且辦事穩重得體,派他為欽差,必定不辱使命!” 咦?莫說別的江陵黨官員不明所以,連張居正心頭也納悶。
吳兌確實是個不錯的人選,做過相當長時間的宣大總督,和三娘子、黃台吉都很熟,為人持重、辦事幹練。
不過他與左都御史陳炌莫逆之交,和王崇古、方逢時關係也不錯,和江陵黨就比較一般了,眾人並不知道他對此事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