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的馬六甲蘇丹,他老人家是做夢也沒想到,這次又撞到槍口上了。
正德沒有親兒子,嘉靖是以旁支藩王的身份入承大統,剛繼位就為了是否追封親爹為先帝的問題掀起了“大禮議”,和滿朝文武吵的口水狂噴,哪兒有空來管距京師萬里之遙,一個藩屬小國的事情? 明朝做出的決定,是以天朝上國、萬邦宗主的身份下旨斥責葡萄牙,要求他們立刻退出馬六甲,並命令同是藩屬國的暹羅派兵前往救援蘇丹。
估計馬六甲蘇丹看到這份詔書,恐怕上吊的心都有了,葡萄牙吞進肚的肥肉,肯為了一紙詔書就吐出來?叫暹羅幫忙就更不靠譜,暹羅是哪根蔥啊,能在海上打贏船堅炮利的葡萄牙? 所以接到詔書的馬六甲蘇丹只能打落牙齒往肚裡咽,丟了地盤跑路,而暹羅則哭笑不得,到現在為止,也沒見他們奉召出動一兵一卒去討伐葡萄牙。
時至今日,像緬甸東吁王朝與雲南接壤,作為天下共主的大明朝和他絕貢,施以強大的政治壓力,暹羅、柬埔寨等國是歡欣鼓舞的,但朝廷說要保護他們,替他們對付西洋人,這就只能今天天氣哈哈哈了。
阮松說完這番肺腑之言,幾位使者都苦笑起來,大明朝廷的拖沓、扯皮,大家全都心裡有數,真要面臨西夷侵略,指望大明發兵來就,呵呵,黃花菜都涼啦! 朱順水、權正銀等人則互相看了看,心下暗自納悶,難道這次是秦長官有史以來第一次敲竹杠失敗? 金櫻姬卻神色微動,水波盈盈的眸子里閃過一抹異色:呀,小冤家想的難道是…… 秦林起初的確有些喪氣,大明朝到了中晚期,朝政無休止的扯皮、拖延、攻訐、傾軋,搞得反應速度慢到極點,一件事只要不是對帝國安危迫在眉睫的威脅,都會無限期的拖延下去,使得整個國家就像龐大而笨拙的恐龍……從這個意義上講,張居正獨斷專行,並用《考成法》來鞭笞官吏們加強效率,實在是太應該了。
不過很快他就振作精神,嘴角甚至露出了金櫻姬所熟悉的那種壞壞的笑容:原本以為還要費一番唇舌,現在卻順理成章,不是正中下懷嗎? “諸位也許想岔了,本官的意思是……”秦林慢吞吞地說著,又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吊足了眾人的胃口,這才壓低了聲音:“既然朝廷諸位大人先生喜歡扯皮,西夷打進來諸位指望不上,那咱們何不想辦法保護自己呢?海外藩屬,本來就是自建軍隊嘛!” 說到建軍,使者們就嘴裡發苦,他們國力弱小,哪兒有實力建立一支能和西洋殖民者相抗衡的海軍? 阮松第一個叫道:“秦長官,您不知道啊,下邦國小民窮、兵微將寡……” “是啊,朝廷讓咱們出兵馬六甲,可我們哪兒是西夷的對手?”暹羅使臣猜瓦力沒忘記順道替自個兒開脫一番。
秦林哈哈大笑,雙手往下壓了壓:“一根筷子輕輕被折斷,十雙筷子牢牢抱成團,一人難渡汪洋海,眾人齊心開大船嘛!要對付西夷,保得南洋波濤平靜,我看還得落在金宣慰使,和她手底下這一眾弟兄身上。
” 著啊,原來繞了個圈子,回到了這裡!金櫻姬朝秦林拋了個媚眼兒,低聲耳語:“小冤家,就你會折騰奴奴。
” 我折騰你還少嗎?秦林一臉壞笑,惹的自知失言的宣慰使把他掐了一把,瓜子臉泛起紅暈。
權正銀把秦林瞧著,眼神里充滿了敬畏,這個聰明的朝鮮人已經知道了秦林的計劃有多巧妙,而龜板武夫、朱順水這幾位,就還沒搞清楚形勢,心中暗暗猜測:秦長官的意思,明著抵抗西夷,實際上是叫咱們瀛洲宣慰使司來當東海南洋的霸主啊,這些小國能同意?信得過咱們嗎? “秦長官妙計,妙計啊!”琉球使臣梁燦眼淚嘩嘩的,要不是秦林眼明手快扶住,他就跪下去了:“有秦長官和金宣慰使主持公道,咱們叩謝還來不及,真正銘感五內,敝國從國主到百姓,一定喜不自勝!” 咋琉球人這麼激動?原來琉球正好位於中日南洋貿易的中心地帶,日本、朝鮮去呂宋、南洋的航線都要經過他這裡,通過貿易賺的盆滿缽滿,偏偏國小兵少,軍力弱得可憐。
這種富得流油的地方,打他主意的還能少?不但西洋人虎視眈眈,就是日本薩摩藩島津家也磨刀霍霍,原本就在十多年後,琉球真的被薩摩藩吞併,從中國藩屬變成了日本的沖繩縣。
所以梁燦首先出來支持,倒不是為著秦林在海鯊會海上殺人事件中破案緝兇,還了他一個公道,而是琉球王國確實提心弔膽,既害怕西夷、又害怕日本。
五峰海商也不是什麼善男信女,但和窮凶極惡的倭寇、毫無人性的西夷比起來,就簡直純潔得像個天使了。
“太好了!”阮松、摩訶羅、猜瓦力也一起拍手大笑:“秦將軍、金船主,咱們還有什麼信不過的?敝國上下,不勝之喜!” 何以不信朝廷信海商?利益攸關! 朝廷總以中央天朝自居,將西夷侵略視為偏處海外的藩屬之爭,往往漠視,就算難得的給予重視,也因為無休止的朝爭和扯皮使行動拖延下來。
但海商集團就不同了,要和西洋殖民者爭奪貿易市場和航線啊!老一代五峰海商汪直就曾為了獨霸東海,和西夷、真倭大打出手,逼得葡萄牙、西班牙殖民者和日本沿海大名向他低頭,現在金櫻姬準備干同樣的事情,各國當然深信不疑。
也就是說,受到西夷入侵的南洋小國,向朝廷求救是極難得到救援,向金櫻姬求救,為了切身利益,她是一定會竭盡全力出兵,和西夷開戰的! 這一點,只是不是瞎子都能看明白! 大局已定,秦林笑嘻嘻地搓著手指頭:“諸位,共同協防是好事情,不論西夷還是東倭,金宣慰使都可以替你們打,不過這世上的事情總不能白乾嘛……” 好啊,這竹杠跟著就敲下來啦! 搓磨、談判、你來我往,未來東西兩洋霸主的雛形,就漸漸顯露出來。
第三卷 【京華煙雲】 第六二三章 真·王霸之氣 想各個小國從國庫拿真金白銀出來,那是難如登天的,所以最終達成的協議有三條:金櫻姬以大明瀛洲宣慰使的名義,率領艦隊保護各國免遭西夷和東倭的侵襲,並調停各國之間的衝突;琉球、柬埔寨、安南、暹羅對五峰海商實行全面開放,給予最優惠稅率,允許五峰海商在任意港口設立商棧,由當地官吏提供必要的方便,同時各國相互之間的貿易也執行優惠稅率;抵制日本和佛郎機的海商前來貿易,對香料、珍珠、銅、硝石等重要貨物實行專賣制度,只能由中國商人和四國自己的商人經營,禁止直接出售給日本和西洋商人。
關於稅率還有個小插曲,本來秦林幫助中南半島三國對付緬甸東吁王朝,稅率就打了對摺,這次準備談到四分之一就行,但琉球使臣梁燦主動要求降到十分之一,當時就讓另外三國的使臣臉都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