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把總上前跪下,稟道:“啟稟大帥,小的接了飛鴿軍情,本該直接報給大帥,不過半路上遇到梅公公,是他押著小的一起來……” 梅相臉上一紅,乾笑兩聲。
秦林在旁邊察言觀色,就知道鐵定是這位監軍準備拿緊急軍情來借題發揮,結果看到自己在這裡,又話鋒一轉,改變了方向。
算他識趣! 那飛鴿軍情,是極其緊要的情況才發,戚繼光不敢耽擱,追問把總:“到底是什麼軍情,速速報來!” “燕河營參將飛鴿發來急報,青龍河突然變得渾濁,懷疑上遊方向有大批人馬飲水” 桃林口是三屯營東面的重要關口,東接界嶺口、山海關,西接喜峰口,往年韃虜常選擇從桃林口入寇。
有條青龍河從北往南流經桃林口,如果青龍河變得渾濁,也即說明上游草原方向有大批人馬紮營飲水,這天氣突然在桃林口北面出現大批人馬,意味著的只有一件事: 虜騎叩關!第三卷 【京華煙雲】 第五一六章 浮屍傳警 靠,老子運氣這麼好?秦林聞訊就摸了摸鼻子,剛到薊鎮總兵這裡,就有大仗要打。
戚金和幾名旗牌官則睜著眼睛盯住秦林,對他實在是無話可說。
前頭是誰說什麼“希望蒙古虜騎來這裡,好叫小弟一睹戚老哥指揮若定、決勝千里的風姿”?我靠,秦長官是金口玉言、令出法隨,哦不,實打實的烏鴉嘴啊! “秦老弟,你真有先見之明!”戚繼光苦笑著拍了拍秦林的肩膀,繼而撓了撓頭:“桃林口離三屯營一百餘里,大軍赴援兩日可至,如果輕騎救援可早發晚至,萬曆三年圖門汗、董狐狸被本帥打得頭破血流,萬曆六年又揍得他們滿地找牙,這剛剛消停了兩年,怎麼還敢來送死?” 梅相和戚繼光有點不對付,礙著秦林在不好太過分,但聽了這句也忍不住冷笑道:“戚帥未免自視過高了,以前聽人說宋朝時候,軍中有一范,西賊心膽寒,難道現在是軍中有一戚,韃虜賊心熄?咱家看來,卻未必呢。
” “本帥只是覺得董狐狸狡詐多疑、圖門汗詭計多端,應該不會重蹈覆轍啊……”戚繼光皺著眉頭,心中暗自盤算,腳步匆匆地走向帥府。
“秦長官,你覺得呢?!”梅相又拿話挑秦林。
秦林沖著他呵呵一笑:“我覺得吧,這行軍打仗的事情還是邊關大帥靠譜,不管中官監軍還是咱們廠衛官校,都應該有點自知之明。
” “你!”梅相被噎得喉嚨口發堵,白里泛青的一張臉,簡直都快變綠了。
帥府大堂,掛起了一幅巨大的地圖,古北口、喜峰口、桃林口,山海關、鯰魚關、白馬關,三屯營、燕河營、建昌營,長城沿線的防禦重點,長城以外的部落範圍,全都歷歷在目。
諸位副總兵、參將、游擊將軍、守備、把總等將官,黑壓壓站了一大片,要麼憤然作色,要麼面容肅然,一派臨戰的氣氛。
邊防無小事,薊鎮若被攻破,京師便有險情,嘉靖年間韃虜入寇,便有先後兩任薊遼總督瀆職被斬,十任總兵接連罷官,這可不是說著玩的。
秦林是錦衣衛指揮使,有權參預機務,梅相作為監軍太監,更是理所當然的在座。
戚繼光全副戎裝,親口將情況介紹了一遍。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戚繼光老來得子,親生兒子年紀還小,戚金就是他一手帶出來的勇將,待主將說完,立刻踏前一步:“大帥,末將請命率軍去援桃林口,願斬董狐狸、圖門汗的狗頭,獻於大帥帳下!” 一員豹頭環眼的將軍出列爭道:“殺雞焉用牛刀,少將軍且留鎮中軍,派末將去吧!” “末將願往!”更多的將軍抱拳請命,刀劍與盔甲碰撞,錚錚有聲。
戚繼光笑著擺了擺手:“各位弟兄的勇氣,本帥心中有數。
不過,朵顏董狐狸與土蠻部小王子圖門,兩家合在一處,號為十萬控弦之士,若是真的來打桃林口,恐怕必須由本帥親自提兵赴援。
” 真的來打桃林口?將軍們面面相覷。
除了烽火台傳警、斥候出關哨探,觀察河水也是薊鎮方面提前預警的重要手段。
從蒙古高原到華北平原,地勢是一路降低的,大部分河流也就順勢從高流到低,從北方的蒙古草原流向南面的薊鎮方向。
潮河、白河、灤河、青龍河等等河流,無不如此。
虜騎叩關,必須先在草原上完成集結,上萬人馬的飲水絕不是輕易能夠解決的,一定要藉助這些河流飲馬,於是便會把河水攪得渾濁,河流中還會漂浮包括馬鬃毛在內的雜物,讓下遊方向發現了,就能提前準備。
當然,如果虜騎在上百裡外的草原腹地就完成集結,然後快速催兵南下,超過河流流速,那就不會被提前察覺了。
但這樣做的話,相應的後勤壓力也大,人馬疲憊。
另外,即使很大的蒙古部落,也是分散成小群落散開放牧的,否則地方小了哪有那麼多草來喂牲口?這些散開的群落要集結成數萬控弦之士的大軍,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辦到。
萬曆三年、萬曆六年,乃至隆慶年間虜騎叩關,相應的都有河水變渾的現象,所以將軍們覺得,這次一定是董狐狸、圖門汗又賊心不死,南下來討打了。
“本帥卻不這麼想……”戚繼光指著地形圖,“桃林口以南,的確有永平府,囤積著不少糧食、衣甲和兵器,圖門汗和董狐狸要是打下永平府,他們就能吃得滿嘴流油……” “沒錯啊,他們就是要攻破桃林口,直取永平府!”梅相插嘴,擺出一副精通軍事的樣子。
秦林瞪了他一眼,沒好氣地道:“能不能暫時閉上嘴?咱們聽專業人士的。
” 梅相被噎得說不出話,鼓著腮幫子生悶氣。
戚繼光沖著秦林笑笑,話鋒一轉:“但是,諸位請看,桃林口以南五十里內,有建昌營、台頭營、燕河營三位參將,屯紮七千軍隊,而我們三屯營的大軍兩天就可以趕到,韃虜就算攻下了桃林口,有時間去打這三座營頭嗎?要是不打,直接去取永平府,到時候咱們大軍一到,加上三位參將接應,就是關門打狗,他們劫了永平府的軍資,怎麼逃回關外?” 將軍們看看地圖,大家都是久在邊關、精通軍事的,立馬覺得戚繼光說的有理。
想到年圖門汗和董狐狸屢次被戚繼光挫敗,其實力已經不可能直接打到京師了,對他們來說最合適的戰術就是快速攻擊長城沿線的某一處,打開缺口之後迅速突破,劫掠長城後方的城市,然後滿載而歸。
這一次,對方卻要打桃林口,難道他們自信能打得過天下無敵的戚繼光?能戰勝擁有火器、依託堅固長城的明軍? 而且對方的攻擊遲遲沒有發動,熬到現在這時候,反而因為河水渾濁被發現了進攻意圖,怎麼想都覺得有點不對勁兒…… 將軍們立馬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有人說實則虛之虛則實之,敵人就是要打桃林口,有人說聲東擊西,怕是要打白馬關,莫衷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