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品以下的文官、都督以下的武官走了個乾淨,皇極殿丹墀上就只剩下了公侯伯駙馬和朝廷文武大員,秦林這個小小的四品錦衣指揮僉事無異於“雞立鶴群”分外的顯眼。
錦衣都督劉守有和幾位公侯、都督談笑,其中有個都督瞧見秦林,詫異道:“劉都督,何以貴衙的四品僉事也留在此處?敢是宮中當值么?” 劉守有看了看秦林,心頭不樂意,假裝沒聽到問話。
朱應楨已襲了成國公爵位,看見是秦林他就頗為高興,替劉守有答道:“那是錦衣衛的秦林秦指揮,乃是劉都督麾下第一個能員,先皇賜給家祖的《清明上河圖》,多虧他提點才能找到。
” “對了……”那都督以手加額:“我也聽李肱李河督說起過,多虧這位秦指揮破獲漕銀失竊大案,才彌平白蓮教在江南煽動的反叛。
恭喜恭喜,若不是劉都督慧眼識才,麾下焉有如此精明強幹之能員?” 劉守有聽得那叫個難受啊,卻不好在旁人面前露怯,他出身名臣世家,城府頗深,反正這時候錦衣衛衙門的那些指揮同知、指揮僉事都沒在,沒人知道底細,他便來了個順水推舟:“諸位謬讚了,本都督雖不敢自比伯樂識馬,提拔年輕後進倒是不遺餘力的。
” 朱應楨對秦林很有好感,極力贊劉都督不拘一格用人才,這花花轎子人人抬,別的伯爺、都督都跟著吹捧。
雖然贊秦林叫劉守有不大樂意,可聽得眾人都稱讚他有識人之明,心頭也暗自得意,覺得自己剛才靈機一動,實在是應對得體,沒在外人面前泄了底。
張居正本來和次輔張四維、三輔申時行、六部九卿諸位大僚說著話,無意中看到秦林還杵在丹墀上,倚著漢白玉欄杆眺望宮中景色,首輔帝師修長的眉毛就皺了皺,尋思這沒臉沒皮的傢伙莫不是又要出什麼洋相?便和眾位同僚道聲告罪,雙手扶著玉帶,從丹墀東邊不緊不慢的朝秦林走過去。
與此同時,因武清伯李偉告知,定國公徐文璧知道秦林就是堂妹徐辛夷的夫婿,也舍下一堆侯、伯、都督,自丹墀西面走向秦林,準備親戚之間寒暄幾句,也顯得他二房定國公府對長房魏國公府關切熱絡、講個親親尊尊。
這下可好,秦林在那兒無所事事的東張西望,偏偏東邊的文臣領班、西邊的武勛班首一塊朝他走過來。
丹墀上人多,快要走近了,徐文璧和張居正才互相看到對方,但這時候再停下腳、轉回身又顯得太刻意了點,於是兩位都沒停步。
“秦世兄興緻頗高啊?!在這裡憑欄遠眺,莫非要以紫禁城景色賦詩一首?”張居正故意和秦林開個玩笑,因秦林屢次妄稱他世叔,他便稱秦林世兄……叔伯輩既可以叫晚輩“世侄”又可以叫“世兄”張相爺和秦林熟了,知道他不會詩詞歌賦,故意拿作詩來打趣。
徐文璧聽到張居正叫世兄,卻是理解成平輩之間的稱呼了,雖然達官顯貴之間互相聯姻,牽扯一廣輩分不好講,都是各講各的不互相攀扯,但要是張居正自居秦林長輩,他卻要叫妹夫,未免臉上有些掛不住,現在倒是鬆了口氣,直接道: “這位便是秦妹婿了?前日賢妹到府上拜老嫂子,你卻不來見我這兄長,若不是知道你有案子要辦,看為兄下次不罰你痛飲三杯!” 秦林回過神來,這才發覺文武兩位朝臣首領都站在身邊了,趕緊和他們作揖見禮,說了萬曆賜宴的事情,先老老實實地和張居正說自己不會作詩,又對徐文璧再三賠罪,說下次一定自罰三杯。
聽著秦林不是亂出幺蛾子,張居正就放了心,徐文璧更是挺高興,定、魏兩府同氣連枝互為表裡,秦林是魏國公的女婿,他混得越好,定國公府當然樂見其成。
張居正和徐文璧既已碰頭,自然不便說這麼兩句就各自走開,於是借著和秦林說話,這兩位班首也互相攀談,反正憑著正旦賜宴的喜氣,大傢伙兒都是喜洋洋的,說些吉祥話兒,也顯得大明朝文武和諧嘛! 秦林身處這兩位大員之間,態度不亢不卑,反正他和張居正沒臉沒皮都搞慣了,徐文璧則是正兒八經的大舅哥,雖然年紀忒大了點。
這一幕看在旁人眼中,卻是齊齊把舌頭一吐,暗道一聲了不得: 秦林才多大年紀、多大點官階?當朝首輔和武勛班首都是主動找他說話,而且三人並肩而立,他在兩位首屈一指的大僚之間,隱然三峰並立,這胸襟氣魄,幾曾見過? 朱應楨和幾位伯爺、都督看劉守有的眼神,卻是有些怪怪的了……人家秦林和張相爺、定國公都是分庭抗禮,還用得著你來提拔? 饒是劉守有城府深沉,這時候也尷尬得不行,想挖個地洞鑽進去吧,只恨漢白玉的丹墀實在太硬……第三卷 【京華煙雲】 第三九九章 好胃口有好運氣 “咕嚕……”秦林肚子發出奇怪的聲音。
等了不知多久,秦林年輕的身體消化極好,早晨吃的一點兒東西早就沒影兒了,肚子里空空如也,飢餓的腸胃發出了抗議。
“張老先生,徐大哥,這御宴還沒開吧,在下的肚子先頂不住了……”秦林笑嘻嘻地道聲對不住,從懷裡取出徐辛夷給的桂花酥餅,就準備先墊墊肚子。
沒想到張居正和徐文璧微微一笑,不約而同地從懷裡掏出了油紙包,拆開來都是酥餅、蜜餞之類的零食。
原來大明朝會的時間既早,程序又極其拖沓,朝臣們天沒亮就爬起來上朝,有時候很晚才回家,冬天又冷,朝會時經常肚子餓得咕咕叫,虧得張居正銳意革新,把每日早朝改成三六九上朝,減輕了朝臣的負擔,但遇到朝會時,大臣們仍常常面臨餓肚子的危機。
所以無論多大的官兒,上朝時隨從都會在午門外的朝房裡頭預備熱湯、稀飯,自己也會隨身揣點零食,遇到朝會時間太長,就抽空子吃一點。
秦林不曉得還有這一條,虧得徐辛夷知道,事先替他準備了。
徐文璧帶的是鴨子肉餡的燒餅,拿出來啃了兩口,瞧見秦林拿的桂花酥餅,便叫道:“這一定是賢妹從南京帶來的,哈哈,愚兄拿燒餅和你換吧!” 秦林便拿一塊桂花酥換了鴨肉燒餅,順手很隨意的又遞了塊給張居正。
張相爺正在吃自己帶的蝦捲兒,見秦林遞來桂花酥,略微怔了怔,便從他手中取過。
卻見秦林手並不縮回去,仍是掌心向上攤著,張居正想了想,搖搖頭無奈地笑著,又將一隻蝦捲兒放在秦林手心,這時候那隻手才縮了回去。
即使是面對當朝的帝師首輔,咱們秦長官也是半分虧也不肯吃的。
滿朝文武看著這一幕,卻是不曉得說什麼好了,這年輕人究竟是有恃無恐,還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抑或什麼都不懂,乾脆就是個愣頭青? 無論如何,秦林這個名字,從今天開始在京師不會再默默無聞了…… 御宴終於要開始了。
正旦賜宴不是簡單的宴席,作為大朝會的補充,國宴本身就是國家大典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