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醫衛(修改版) - 第483節

秦林笑笑,也不答話,掀開帘子就進了錦衣衛的朝房。
本來裡頭等著許多堂上官,但這會兒都和劉守有一塊兒出去參謁張相爺,只有幾個鬍子花白、老得不成樣子的還留在裡面,互相打趣,說腰身硬了打不來躬,身子弱了吹不得風,只好躲懶罷。
秦林自是付之一笑,他們不是真吹不得風,只是自知這輩子已經快到頭了,再奉承張居正也不可能陞官,乾脆彼此都省點事。
和這幾個老朽待著也無聊,秦林乾脆就站在門口看風景,瞧著那些官員做出種種媚態趨奉張居正,倒也有趣。
他這番舉動叫旁邊內閣朝房之中,一位閣臣看在眼裡,頓覺有幾分詫異,走出來問道:“請教這位將軍台甫上下?眾皆趨奔帝師張老先生,何以閣下獨處?” 此人年約五旬,白臉上稀稀落落的幾根鬍鬚,頭戴玉佩七梁冠,身穿赤羅衣,腰系玉環綬,這是一品文官的朝服。
秦林並不認識這人,但見他從內閣朝房中出來,穿著一品官的朝服,說話又是山西口音,就知道是當朝次輔、少保、武英殿大學士張四維。
“末將忝為錦衣衛指揮僉事、代掌南鎮撫司,秦林在此見過張大學士……”秦林站立原地,朝上作了一揖。
明官場規矩,凡下官見上官,須得退避旁邊然後作揖。
雖武職一二品的邊關大帥,見閣臣、尚書也須叩見,秦林區區四品錦衣衛官員,非但不跪,還站在原地就作揖,身為次輔的張四維未免有些不快,臉色黑了一下,可聽到秦林這個名字,又微微一怔,臉上几絲青氣轉瞬即逝,頗為矜持地點點頭: “原來是審陰斷陽、屢破奇案的秦將軍,好、好,如此年輕有為,真乃我大明之福將也!” “張大學士謬讚,您輔弼聖朝天子,普濟甘霖於六合,這才是功勛卓著呢!”秦林一堆高帽子扔過去,心頭卻暗罵:老東西,裝什麼大尾巴狼?剛才老子沒跪,你臉色一下子就變了,哼哼,內閣次輔挺了不起么?誰都知道,你就是張居正手裡的橡皮圖章。
張四維、申時行為內閣次輔和三輔,但這兩位在首輔帝師如日中天的光華之下,完全黯然失色,只能以近乎僚屬的身份替張居正辦一些上傳下達的公務,並沒有什麼權柄。
秦林呢,他如果還是要遊離於各方勢力之間,裝傻充愣混日子,那麼見誰都可以跪……如果磕頭就能換官職,大明朝有的是官員願意做磕頭蟲。
可他不能,既然要拉派系、樹大旗,自己就得把腰桿挺直了,哪怕派系小、實力弱,也得獨樹一幟,如果見人就彎腰,誰還把你當回事? 正如所料,看見秦林在當朝次輔面前也不亢不卑,隱隱有分庭抗禮之勢,充作隨從的牛大力、陸胖子兩個面有得色,洪揚善洪指揮驚訝之下,眼睛裡面亮閃閃的,幾個注意到這一幕的錦衣衛堂上官也暗自訝異,各自盤算著小九九。
秦林雖然沒跪拜,後頭一番捧場面的話也叫張四維挺高興的,即便不掌實權,別人說奉承話也是好聽嘛,再說了,次輔大人也曉得秦林不跪馮保的掌故,想想自己權柄還遠不如那位司禮監掌印、東廠督公,心頭便也沒什麼不平衡的了。
他遙望張居正的三十二抬大轎,笑眯眯地道:“秦將軍何嘗不是謬讚?老夫只是首輔帝師張相爺的臂膀而已,輔弼之功當歸於帝師,老夫並沒有什麼功勞。
” 張四維話說得好聽,遙望張居正大轎時,眉目中含著幾分陰沉鬱結之氣,瞞得過別人,卻瞞不過善於察言觀色的秦林。
第三卷 【京華煙雲】 第三九四章 洪指揮的抉擇 等張居正下了三十二抬大轎,顧盼自雄的向朝房走來,張四維卻又換了副臉色,堆起比任何人都要真誠十倍的笑容,邁著小碎步搶上前去,長長一揖到地:“恭賀新禧首輔太岳先生春秋鼎盛,如今精神越發健旺,實乃我大明之福。
四維衷心祝願太岳先生輔弼大明聖天子至萬萬年” 張居正一把將張四維扶起來,親熱地道:“你我同為輔弼閣臣,何必如此拘禮?” 張四維極力表現他對首輔帝師的絕對服從,而張居正也樂於向文武百官展現自己對內閣的鐵腕控制。
張居正大步流星的走向朝房,張四維亦步亦趨,保持讓自己落後半個身位,恰到好處。
不知不覺間張四維的步伐便被前面那位偉岸的首輔帝師所影響、帶動,張居正的每一步都是輕描淡寫,卻又似乎力逾萬鈞,張四維也曾想保持自己的步幅和節奏,但只要稍微錯亂,他就像赤身露體行走在鬧市之中那麼難受。
唯獨和張居正保持一致,從步子跨出的長短、抬腳的高低直到邁步的節奏,才能夠安心,才是他感覺最舒服的。
吏部尚書王國光、戶部尚書張學顏、禮部尚書潘晟、兵部尚書方逢時、工部尚書李幼滋、左都督掌錦衣衛事劉守有、都察院幾位副都御史僉都御史、六科給事中、蘄遼總督楊兆……大大小小的官員依著品級地位,決定著與張居正的距離,時時刻刻和首輔帝師保持著一致,如群山朝拜太岳。
張居正不會任何武功,單獨一人甚至手無縛雞之力,但他以山河社稷為方寸、以文武百官為鷹犬、以權謀城府為干戈,如果論武功境界,恐怕早已到了手中無劍、心中有劍的高深境界,不愧大明朝三百年第一名相。
秦林雖不甘人下,此時也不得不佩服這位“准老丈人”的厲害,他曾經會過白蓮教的多位長老,可這些在江湖上鼎鼎大名的一流高手,如果和張居正對面而立,很有可能他們根本連出手的勇氣都沒有。
此前秦林曾多次見過張居正,不過都是在相府之中、兒女相伴的情況下,見的是他身為慈父的一面,此時此刻才真正見識到首輔帝師的赫赫威風:次輔亦步亦趨、百官似群星之拱北斗,錦繡江山任我施展、為天下蒼生興利除害…… 秦林心頭猛地一動,有個千百年來無數次在英雄豪傑耳畔迴響過的聲音提醒他: 大丈夫當如是也! 文武百官四面環繞的張居正,並沒有看見錦衣衛朝房門口的秦林,和匆匆迎上來的三輔申時行說笑幾句,三位輔臣便一同走進內閣朝房。
眾位官員這才轟然四散,有的回自己衙門的朝房,有的則四面交拜,借著一年一度的大朝會和老朋友、老同年攀談。
錦衣都督劉守有身為天子親軍,又在皇城之中,為避嫌不好和別的官員太熱情的攀交情,送過張居正就回身,也和一眾親信的堂上官說說笑笑往錦衣衛朝房走,剛抬眼吧,就看見秦林和洪揚善站在門口。
劉都督的眼睛一下子眯了起來,嘴角帶著玩味的笑容。
空氣好像突然變得凝重,諸位錦衣堂上官都似笑非笑地瞧著洪揚善……作為劉都督的親信,他們很清楚這位長官將錦衣衛視為自己的後院,絕對不容許外人染指,秦林一人倒也罷了,洪揚善的公開投靠,在劉守有看來無異於某種意義上的“背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