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聽得金櫻姬又笑道:“比風塵三俠,這裡又多了位三寶太監。
” 黃知孝聞言大喜,連聲道不敢不敢,鄭和老祖宗乃是我大明朝內官中的大英雄大豪傑,如何敢和他相提並論? 殊不知金櫻姬一語成讖,後來黃公公竟真的三訪天竺、八下南洋,揚我國威於千島萬國,功業直追老前輩三寶太監,那就是后話了。
至於具體的布置嘛,秦林低聲道一句附耳過來,如此如彼的說了一通,這三位頓時賊笑起來,表情簡直是不約而同地在說:秦長官,你好壞哦…… 入夜,船隻點起燈球火把繼續前行,因後面拖曳封舟的四千料大福船速度慢,八櫓快船也就不必搖櫓加速,單靠風帆的力量就足夠前進了。
甲板上只有幾名掌舵的浙江水師老水兵,喝著禦寒去濕的紹興黃酒,就著鹵煮豆腐乾,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談。
海浪溫柔地拍擊著船身,船隻順著波浪起起伏伏,若不是想到後面封舟底艙中的許多屍首,今晚倒是個溫柔靜謐的海灣之夜。
“晚風輕拂杭州灣,白浪逐沙灘,沒有梅林綴斜陽,只是一片海藍藍……” 左舷一道黑影站在舷側,對著海面一邊唱歌一邊噓噓,沙啞猶如狼嚎的歌聲驚得人頭皮發炸。
水兵們很想破口大罵,可看清那人是誰,他們也就只好把罵人的話吞回了肚子里,反而堆起笑臉,笑嘻嘻地道:“秦長官,出來放水啊?!” 儘管艙內備有夜壺,可哪有出來對著茫茫大海,吹著海風噓噓來得爽快? 秦林笑著提起褲子:“是啊,你們忙,本官這就回去……” “您請便”幾個水兵點頭哈腰,夜晚行船掌舵很要緊,他們沒敢離開舵位。
這時候不知什麼東西把桅杆上掛的燈籠打了一下,那燈籠一陣亂晃,水兵們都抬頭看怎麼回事,待那燈籠不晃了,眾人再看剛才秦林所站的地方,連人影兒都沒有了。
秦長官回艙室了吧水兵們都這麼想著,繼續喝酒吹牛。
秦林回了艙室,但沒有回自己的艙室。
浙江巡按御史劉體道秉燭夜書,將秦林、金櫻姬如何狼狽為奸,如何欺壓良民凌虐士紳,如何喪心病狂殺害朝廷天使的罪行,寫的是聲聲血字字淚,簡直就是無情的鞭笞、正義的聲討。
他這封信,預備回杭州之後,立刻七百里飛騎傳給南京都察院的座主耿定向,自打王本固畏罪自殺,耿老先生就是清流中的泰山北斗,只要他老人家一句話,南北兩京都察院的眾多御史、以及六科給事中必定群起而攻之,頃刻間就要將秦林打得落花流水。
所拜座主既是同派系的領袖,也是名義上的老師,所以劉體道這封信不但要把秦林的罪行嚴加控訴,還必須寫得駢四儷六文采斐然,這才入得了座師耿老先生法眼,將來扳倒了奸佞和閹豎,這篇文章印在文集上,還要流芳百世呢。
辛辛苦苦做了一篇佳文,又恭恭敬敬的用楷書謄抄好了,劉體道已累得眼冒金星,這就伏在案上沉沉睡去。
只見船艙斗室之中,燈光昏黃如豆,忠心耿耿兩袖清風的八府巡按累得伏案酣睡,衣冠仍整齊肅然,几案之上,寬大的袖子壓著直言不諱控訴奸佞小人的書信,如椽大筆上墨汁未乾……好一個忠臣烈士冒死直諫的場面,幾乎可與漢朝望門投止的張儉、本朝彈劾嚴嵩的楊繼盛古今輝映啦! 門輕輕地被推開了,一道黑影伴隨著海風輕飄飄的走進室內,然後隨手關上了艙門。
伏案而睡本來就睡不大踏實,冷風一吹,劉體道模模糊糊的醒來,恍惚間看見身前那道黑影,登時嚇出一身冷汗,睡意全無,啞聲低呼: “秦……秦長官,你意欲何為?我可是朝廷命官!” 唉……這句色厲內荏的話一出口,剛才那副忠臣烈士的情景,就全被破壞啦。
“噓……”秦林做了個動作叫劉體道噤聲,然後好整以暇地坐了下來,一眼就看到桌子上那封書信,他毫不客氣的拿起來慢慢讀。
劉體道臉上陰晴不定,實不知道秦林想幹什麼。
他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對方卻是個錦衣衛的武官,儘管他覺得秦林的態度明顯是挑釁,於是考慮要不要拼一把,搏個捨生取義、殺身成仁,但最終仍選擇了“大丈夫能審時度勢”、“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和“留有為之身以圖將來”。
秦林讀了半天,最後並沒有像劉體道預想那樣把充滿不實之詞的信撕個粉碎,而是慢慢把它放回原處:“這封信不好,一點也不好,我覺得劉巡按會重寫一封的。
” “你以為逼本官胡亂寫什麼東西,就能洗脫罪名嗎?”劉體道好不容易鼓足勇氣,色厲內荏地道:“大丈夫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秦長官所請,劉某恕難從命!” 真的嗎?秦林戲謔的笑起來,就像抓住了耗子的大貓,他也掏出一封信,遞給了劉體道:“看看這封信,也許你會改變主意的。
” 劉體道疑疑惑惑的伸手來接,還沒有接到信封,單單看到信封上標著的大字,他忽然就像觸電那樣猛地一彈,臉色刷的一下變作慘白,再看往秦林的眼神就不由自主地低了三分,驚恐之意宛如見了活鬼。
第二卷 【江南煙雨】 第三〇四章 變臉高手 秦林遞給劉體道的信,乃是南京都察院副都御史耿定向親筆所書。
當日秦林趁劉一儒、王本固突然死去,以替兩家封存財物之名,取得了這兩位大臣的不少私密書信,其中記載著不少他們和耿定向結黨營私的內容。
本來這些絕密信件絕不可能落到外人手中的,可劉一儒是兒子犯下滔天大罪,父子倆身敗名裂,心灰意冷之下自盡的,就沒想到要處理書信;而王本固則是“被自殺”,更不會提前處理這些見不得光的秘密,於是全都便宜了秦林。
官員之間結為朋黨,相互書信往來通謀營私,乃是官場上的常態,連首輔張居正都常用私信授意親信官員們,按照他的意思上奏某事,舉薦某人擔任某職。
但這種書信是絕對不能見光的,一旦被政敵握在手中,立刻就能羅織罪名,藉此興風作浪。
秦林拿到這些書信,就捏住了耿定向的命門,再加上王本固畏罪自殺,其黨羽面臨大廈傾頹的危局,耿定向不得不屈服於秦林,向張居正寫了表示效忠的書信。
這次秦林既然到浙江辦事,當然要提前打聽主要官員的出處,像浙江巡按御史劉體道是耿定向門生這種事本來就不是秘密,一打聽就知道了,於是秦林便讓耿定向給他這位得意門生寫了封書信。
現在,這封信就擺在劉體道的書桌上,昏黃的燈光,映照著他陰晴不定的臉。
終於,劉體道從信封中抽出書信,仔仔細細地看了起來。
剛看了數行,他的心就一下子沉到了谷底,因為這封信上,耿定向口口聲聲說秦林是“今日少年英傑,他年國之干城,吾雖得享盛名,其實則自愧不如也”,請門生務必對秦林“以師禮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