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醫衛(修改版) - 第1296節

嗤……思忘憂忍不住笑噴,然後盯了秦林一眼。
做賊心虛的秦督主,只能訕笑連連,青黛是不計較的,還勸自己有機會和神功蓋世的白姐姐合好,將來身邊多一強助,免得出外之後叫她提心弔膽……可老丈人面前,到底還是不好意思啊! 暗罵自己禽獸,不過很快這廝又釋然:幸虧不是禽獸不如!第七卷 【東山再起】 第一〇〇三章 拜見岳母 眾人寒暄兩句,畢竟戰爭時期容不得許多客套,片刻之後孫承宗就站起來稟報軍情:“啟稟秦督帥,永昌參將鄧子龍奉督帥鈞旨,自順寧府統兵北上,軍中精銳戰兵三千、輔兵七千,俱是百戰銳卒。
今晨接鄧老將軍飛馬傳報,大軍進抵蒲蠻關東南四十里,請令定奪!” 徐光啟也站起來,朗聲道:“金騰游擊劉綎率川軍戰兵五千、輔兵八千從大理南下,昨夜宿營鳳溪,距督帥行轅三十里,二更天傳騎來報,請督帥定奪!” 秦林大喜,這兩路兵來得好快!本來雲南山路險阻,大軍日行不過四十里,以為他們至少明天才到,現在算起來,今天晚上就能進抵蒲蠻關。
兩路兵雖然數量上看起來不算多,卻是身經百戰的虎賁銳士,劉綎部下的川軍,還是當年他老爹劉顯在曾省吾麾下,萬曆初年平滅僰人之亂的老底子,山地作戰經驗豐富;鄧子龍部下的來頭更大,那是俞大猷、戚繼光先後調教過的浙兵精銳,打倭寇立下過赫赫戰功! 秦林笑著拍了拍桌子:“兵貴神速,兩位將軍率大軍倍道兼程而來,可稱勤勞王事、戮力用命,等到凱旋之日,本欽差替他們請功!” 兩路大軍來得這麼快,其實還是看著督主的面子,以提督東廠的身份欽差督師,實乃大明朝罕有之事,更何況秦林自己馬不停蹄地趕到了蒲蠻關,設欽差行轅於此,兩路大軍自然要儘快趕來拱衛行轅,否則秦督帥有失,就算仗打贏了,鄧子龍和劉綎也得落個下獄待罪的結局。
別看不少人恨著秦林,可保他的也不少啊,萬一他老人家真出點什麼事,魏國公、申閣老、趙都堂、小張伴伴這些個當道諸公豈不遷怒於人?反正鄧子龍、劉綎和他們麾下大小軍官是絕對不敢冒這個險的。
豈但如此,接到傳檄的各府州縣、各藩屬土司,也急急忙忙率援兵趕來,地方支應糧餉、徵發民夫,更不敢有絲毫怠慢。
秦林這位欽差督帥把自個兒往蒲蠻關這麼一擺,就好像一塊超大號的磁鐵,雲南境內的軍事力量受到強大的吸引,紛紛朝著督帥行轅湧來。
徐光啟又懇切地道:“有這兩路大軍,本欽差可以從容進兵,再不需親身犯險了。
” “下不為例,下不為例。
”秦林笑著打個哈哈,曉得徐光啟是持重之論,趕緊叉開問題:“那麼是從速進兵,還是等到大軍雲集,再施雷霆一擊?諸位請議一議。
思小姐,你熟悉莽應里的情況,你來說一說。
” 思忘憂本來低落的情緒,因為戰局好轉而變得不錯,她脆聲脆氣地道:“秦大哥,其實莽應里這賊也沒多了不起,緬兵號稱十萬大軍,卻是由寮國、蠻莫、木邦、孟定等諸番諸土司領主拼湊而成的,真正屬於東吁王朝的嫡系部隊還不到五萬,其中戰兵也就一萬七八千,當年我爹爹還活著的時候,咱們孟養一萬兵憑著地利就能守住,一點也不怕他。
” 想到能打敗仇敵莽應里,重新打回孟養去,小姑娘就充滿了期待,水靈靈的眼睛直直的瞅著秦林。
“這麼說,應該從速進兵啰?”秦林笑眯眯地看著思忘憂,覺得小女孩一本正經地侃侃而談,模樣挺可愛的,像個小大人。
思忘憂臉蛋一紅,目光躲了開去。
徐光啟有不同意見:“諸葛一生唯謹慎,以學生愚見,似乎等到大軍雲集,劉鄧二將所部為中軍,各府州縣及土司軍隊為羽翼,再從容進逼穩打穩紮,方能操必勝之機。
” 孫承宗搖了搖頭:“兵貴神速,我軍戰力強於緬兵,正要趁對方士氣頓挫時,將他一舉拿下!督帥有劉鄧二將軍,足以克敵建功!” 秦林微笑不語,等著徐光啟和孫承宗爭論,其實他心中早有了定計,故意如此,是多磨鍊兩位年輕俊傑的意思。
咳咳,秦督主,你年紀挺大么? 思忘憂土司之女,年紀又小,李建中是個文官,其實不通兵法,其餘把總千總的位分太低,也就徐光啟和孫承宗互相辯駁。
秦林細聽,他們兩位的戰略都不錯,只是徐光啟偏於穩紮穩打,孫承宗則積極進取。
還沒等這場爭論得出結果,外頭牛大力匆匆進帳。
好一條天神也似的大漢!李建中等人雖然昨天見過,此時仍然暗暗讚歎。
昨天金盔銀甲的黔國公,今天已改作了圓帽褐衫皂靴的東廠科管事打扮,走進來單膝跪下:“啟稟督帥,保山城中高明謙高知府率眾官紳來拜,趙外太夫人亦與城中婦女攜水酒米糕前來勞軍。
” 秦林一時間還沒弄明白“趙外太夫人”是誰,倒是李建中笑笑:“拙荊也來了。
” 這時候秦林才想起,老婆青黛是夫人,如果自己有個老娘就是太夫人,手下稱自己的丈母娘,才叫做外太夫人。
牛大力也算粗中有細了,把這些稱呼倒是弄得門兒清。
“既如此,本督當出去見見岳母大人。
”秦林笑著站起來往外走,又朝李建中做了個請的手勢:“岳丈大人請。
” 李建中眉頭稍微皺了皺,他是實誠人,有話想說出來,可女婿做到東廠督主,位分實在大了,又是初次見面,難免有些不好說出口,猶豫著又把話吞了回去,跟著秦林一起走出。
徐光啟、孫承宗和秦林相處有些日子了,曉得他老人家脾氣,倒也不以為怪;那些義兵首領和千總把總就把舌頭一吐:昨天還說他御下優容,今天就看到督主的威風了,高明謙好歹是響噹噹的兩榜出身、正四品的知府,可秦督主連半個字都不提他,只說去接自己的岳母大人! …… 高明謙身材適中不胖不瘦,四十歲上下的年紀,白面黑須頗有文臣風度,頭戴烏紗、穿葵花色圓領、腰系金帶,一身上下簇新閃亮,看得出來,這身是他拜見上官時才特意穿上的。
一大群佐雜官和鄉宦士紳跟在後頭,個個控背躬身滿臉堆笑。
他們面前,昔日的巡檢司小院已變成了欽差行轅,門口豎著一丈八尺的錦繡欽差督帥節旗,兩邊東廠番役褐衫皂靴烏壓壓一片,人人手按著腰間綉春刀,橫眉立目殺氣騰騰。
果然是東廠督主,好威風,好煞氣,和文臣督師相比,又是另一番光景! 所以,當這些番役把他們攔下來,不准他們擅自進入行轅時,永昌府這些牛皮哄哄的士紳居然沒有喧鬧,就這麼老老實實地待在門外,簇擁著高知府低聲議論。
“在下已打聽明白了,原來李通判就是秦督帥的岳丈,嘖嘖嘖,沒想到啊沒想到……”一個胖子士紳嘴裡不停地發出讚歎聲,看他那樣子,如果家裡有十個八個女兒,只恨不得一塊兒嫁給秦林才好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