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醫衛(修改版) - 第1271節

申時行純屬躺著中槍,在場所有人都明白,其實秦林口中外寬而內嫉的那位是萬曆,緬甸之戰打勝了,他臉上有光,當然對臣子不會太刻薄,但萬一打敗了仗,李材等人的下場可想而知。
劉守有很無奈,明明秦林背後說萬曆,但拿申時行虛晃一槍,他也沒辦法在這上頭做文章了。
劉天俸緊張兮兮地看著李材,陳嚴之也綳不住了,他很想告訴秦林,如果李材不肯說,他也可以說個八九不離十。
李材直勾勾地看著秦林,戲謔地道:“怎麼,秦督主問這些,有意為國朝守土,在西南邊陲克敵建功嗎?” 劉守有、張尊堯都哂笑起來,放著京師威風凜凜的東廠督主不好生做,跑到鳥不拉屎的雲南去幹什麼?秦林除非腦子有毛病! 沒想到秦林竟鄭重其事地點了點頭,朗聲道:“本督正欲往雲南一行,所以特來請教先生,還望先生不吝賜教。
” 什麼?劉守有和張尊堯先是吃驚,接著大喜,秦林要滾到雲南去,一年半載回不來,這可是大大的好事呀!他、他別是虛晃一槍吧? 兩人頓時患得患失起來。
李材卻從秦林眼中看到了絕對的誠意,他終於真誠地笑了:“罷罷罷,士大夫渾渾噩噩,竟要廠衛中人來操勞邊事……老夫便說給你聽吧。
大明朝昔年沐王下雲南,除了腹心漢地州府,又設許多土司協守邊疆,其中有六大宣慰司,孟養、緬甸、寮國、車裡、木邦、八百大甸,後來緬甸東吁王朝興起,四面兼并,六大宣慰司多已淪陷……” 原來明朝雲南的疆土,比後世要大許多,只不過很多地方不是設漢官統治,而是實行羈縻統治,緬甸、寮國等後世的國家,在當時就是明朝的土司轄區。
李材對雲南和緬甸的情況非常清楚,高屋建瓴的將局勢娓娓道出,非身處他的位置,難以如此總攬全局。
秦林頓生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之感,對雲南緬甸的局勢有了非常清晰的認識,越發堅定了南下的想法。
如果是之前還是跳出朝爭、以待時機,那麼現在他真正想去雲南建功立業了,將那些丟失的國土,盡數收回中華版圖!第七卷 【東山再起】 第九八七章 釜底抽薪 幾乎就在同時,雲南的告急表章終於由七百里加急送抵了京師,芒市陷落,施甸陷落,順寧告急,永昌告急! 明朝雲南的版圖遠比後世大得多,順寧、永昌等地,已經是雲南腹心,背後就是大理和昆明,緬軍攻破施甸,打開了通往順寧和永昌的通道,直窺大理、昆明,已經動搖了大明朝在雲南的統治基礎! 雲南巡撫饒仁侃,巡按御史蘇酇,再也無法粉飾太平了,他們詞氣悲切地上表,聲稱沒想到緬甸如此猖獗,請求朝廷治自己的罪,同時又表示願意戴罪立功,言下之意是朝廷如果繼續留著他倆在雲南,就能把這場戰事勝利結束。
時至今日,朝廷里的明白人都知道饒仁侃和蘇酇是在扯淡了,但沒有人敢上書去觸萬曆的霉頭,只有申時行和副都御史吳時來上奏,要求對引起邊患的李材等倒霉蛋從寬處理。
申時行這一手非常漂亮,不是緬甸來打萬曆的臉,而是李材不小心引起的邊患,這樣萬曆也有台階可下了。
果不其然,萬曆覺得顏面可保,倒也不再深究,就這麼把三員犯官繼續關在詔獄裡頭。
雲南的形勢,總得要收拾,不可能一直糜爛下去,而巡撫饒仁侃和巡按蘇酇都很有點靠不住了,那就得選拔能臣前去坐鎮……這位大臣倒不必多會打仗,因為雲南總兵官黔國公沐昌祚不是吃素的,倒是政治能力比較重要,既要能以雷霆手段整肅雲南官場,迅速展開戰時動員,又要有對付夷人,邊打邊拉軟硬兼施的手段。
這號硬角色,以前江陵黨布滿朝堂的時候倒也不缺,比如前兵部尚書曾省吾,這位老兄一舉平滅困擾大明百餘年的僰人之亂,又做過離雲南很近的四川巡撫,而且春秋正盛,放他去無疑是最好的人選。
但是目前顯然不可能,萬曆親自下詔,宣布對曾省吾永不敘用,說皇帝金口玉言永不改悔,那是太誇張了,但這麼快就要讓他自打耳光,卻也為難得很。
至於其他的人嘛,比如余懋學、吳中行、趙用賢、顧憲成等輩,平時夸夸其談,一副牛逼哄哄的樣子,好像滿天下就沒有他們辦不來的事兒,偏偏這次全都成了縮頭烏龜,紛紛表示要在京師匡正朝綱,無暇去西南邊陲。
打仗可不是玩嘴皮子、筆頭子,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可怎麼得了?再說了,武死戰文死諫,咱們是該死諫的,沒必要去死戰。
首輔大學士申時行當然不怕這樣的情形,他老人家八風吹不動穩坐釣魚台,採取了以不變應萬變的辦法,那就是什麼人都不舉薦,就這麼等著,看看有哪個笨蛋自己跳出來,去踩這攤狗屎。
晴天一聲霹靂,秦林秦督主自告奮勇,在京師百官瞠目結舌的情形里,轟地一腳踩上了狗屎:他毅然上表請戰,要求出雲南主持戰局! 這個要求,讓都門各派震驚之餘,得到了所有派系的共同支持:申時行、許國和余有丁三位輔臣知道秦林有善於撫夷的本事,對內則軟的硬的都來得,實在是絕好的人選;張鯨、劉守有巴不得秦林快快滾蛋,最好待在雲南一輩子不回來;舊黨清流也鬆了口氣,至少秦林離開京師之後,那些可惡的東廠番役應該會鬆鬆手,不再是上茅坑拉屎,都有番役“善解人意”的遞草紙吧。
唯獨京師的勛貴武臣們稍微有點擔心,怕秦林一去不回,西域開通絲綢之路的事情無人主持,大傢伙的銀子打了水漂。
很快從草原上傳來的消息打消了這種顧慮:徐文長在歸化城主持大局,據說,這傢伙和忠順夫人三娘子同出同入,過得快活似神仙。
有這位居中主持,枕頭風吹起來,辦事怕不比秦督主還要方便些? 萬曆也曉得秦林極能撫夷,招撫五峰海商,又底定土默川,這次大概也能馬到成功吧!而且,秦林這個東廠督主久在京師,似乎權柄越來越大了,也該讓他外頭走走,鬆鬆京師這邊的弦…… 於是,聖旨沒有任何阻礙的下達了:秦林以左都督、少保、東廠督主身份,巡視雲南提點兵備宣慰諸夷! 大明朝向來以文臣督師,以廠臣督師這還是頭一次,所以措辭與之前的有所不同,但意思總是再明白不過了。
話說回來,秦林以武臣身份都督東廠,還不照樣是開前所未有之先例! 又是秋風蕭瑟時,秦林即將離家遠行,張紫萱抱著襁褓中的小秦澤依依惜別,徐辛夷嘟著嘴老大不樂意……她鬧著要跟去,結果被秦林在床上狠狠教訓一頓之後,終於放棄。
青黛小手絞著衣角,貝齒輕咬唇瓣,水汪汪的大眼睛含著一包淚,望著秦林,欲言又止。
徐光啟已經回家搬妻兒老小來京了,如果他在這裡,看到這一幕,還不得感嘆秦督主公忠體國啊?放下京師的榮華富貴,辭別嬌妻幼子遠赴西南邊陲,這是多麼感人的一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