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出神,柳腰被秦林呵了呵,“喂,教主姐姐,你不會有分身術吧?” 白霜華微露羞惱之色,暗運內力將秦林手指頭震開,白了他一眼:“你以為我是孫猴子?我不一直待在你身邊嘛。
” 秦林手指頭被震得發麻,笑嘻嘻地揉了揉,“那也不一定,睡覺、沐浴、更衣,很多時候咱們倆都分開了的,你有作案時間喲。
” 秦、林!白霜華咬牙切齒,氣咻咻的扭過頭,再不理會他。
“喂喂,看看那些受傷的是怎麼回事?”秦林突然發現了什麼,眼睛一亮。
白霜華定睛細看,七八名完好的商隊夥計指使著衙役們做這做那,另有五名受傷的夥計正在接受治療,一個肩窩裡插著弩箭,一個人手臂軟軟垂著,衣袖上還帶著馬蹄印子,第三個人頭破血流,最後二人沒有明顯外傷,捂著胸口哎喲哎喲的呻吟。
“他們的傷……都在上半身?”白霜華眨了眨眼睛。
聰明!秦林拍了拍巴掌,又指了指被捕快擺成一排的屍首:“那些活下來的夥計,沒一個是腿腳有傷的,說明他們是遇襲之後立刻撒腿開溜,這才逃得性命。
屍首中有些是中箭死掉的,有些除了箭傷、踐踏傷之外,還在喉頭挨了一刀,分明是受傷之後不能逃走,被滅了口的,看來‘貴教’動手很乾脆。
” 白霜華冷笑一聲:“為虎作倀、魚肉百姓,實在是死不足惜!” “死不足惜倒也罷了,可惜的是從活著的這幾個嘴裡,問不到什麼有用的東西。
”秦林撓了撓頭皮。
被他說中了,陸遠志率領校尉弟兄去問,剛才還含血噴天的商隊夥計,一個個都臉色發紅。
那些沒有受傷的自然是最早腳底板抹油的,受了傷的也是遇襲之後儘快逃走,至於最後魔教眾人怎麼衝殺出來,又做了什麼事情,就沒有人知道了。
白霜華沉默良久,忽然附在秦林耳邊,斬釘截鐵道:“根本不是聖教動的手。
” 秦林點點頭,想必白蓮教有特殊的暗記可以識別吧,教主姐姐沒必要騙自己,看來確實不是白蓮教做下的。
朝著白霜華眨眨眼睛。
秦林調皮的豎起手指,做個了噤聲的動作,讓她不要告訴別人。
那麼,又是誰在三晉之地來劫張四維府上的商隊,生生在老虎頭上拍蒼蠅?這麼做的目的何在呢? 根據商隊夥計提供的線索,秦林朝“白蓮教主”出現的山峰慢慢走去,觀察著地面的馬蹄印跡,忽然眼前一亮,慢慢攀登到了峰頂,又眯著眼睛若有所思…… “但願這傢伙沒有發現什麼,他和少師府可有點不大對付。
”桂友驊時不時偷眼看看秦林,哪怕對方是屢破白蓮魔教的辦案高手,也不願他摻和進這起劫案。
風陵鎮,少師府。
張允齡張老太爺手搓著兩顆光溜溜的大鐵膽,鷹隼般的目光盯住跪著的孫有道,直到對方額角冷汗浸出。
才慢悠悠地道:“本來你折損貨物,是該重重的罰,不過你又帶來筆大買賣,罷了,功過相抵,起來吧!” “謝老太爺開恩!”孫有道癩疤眼一抖,爬起來仍然畢恭畢敬的垂手而立。
張允齡把鐵膽轉得發出響聲,思忖半晌又道:“怎麼這次圖門派來的都是生面孔?你有把握嗎?” 孫有道急忙回答:“半年前圖門、董狐狸被戚繼光打得大敗虧輸,汗廷往東北遷了五百多里,到草原腹地休養生息。
這是他主動派出來的使者,和我們在宣府外面遇上的,當時還有個蒙古小部落呢,應該不會是假的。
據說那場大戰,那顏武士、貴族老爺死了很多,以前和咱打交道的莫日根也戰死了,所以使者才換了新面孔。
” “唔,這樣說也有道理,畢竟他們有圖門的信物。
”張允齡沉吟著。
孫有道又討好地說:“小的也曾懷疑他們,不過巴特爾很夠朋友,和魔教教主遠遠過了一招,還受了重傷……我瞧他們有九成是真的。
” “好。
”張允齡站起來,“爺爺再去抻量抻量。
” 少師府第三進的花廳,巴特爾和他的隨從們不耐煩地走來走去,侍女送上茶水,卻被他們一把打翻:“什麼茶啊,淡寡寡的沒有個滋味兒,遠不如咱們草原上的奶茶。
” 侍女連聲賠不是,肚子里卻笑翻了,蒙古人喝的奶茶,是用最粗劣的磚茶加奶加糖熬制而成,少師府待客的茶卻是正宗明前龍井,相差不可以道里計,可笑這些蒙古人牛嚼牡丹不識貨。
“巴特爾勇士,老夫來遲,讓你久等了!”張允齡笑眯眯地走進來,狗腿子孫有道和曹四跟在身後。
巴特爾喘著粗氣,兇巴巴地瞪著眼睛:“張老太爺,你不夠朋友!我家汗王和你們晉商做了多少生意,讓你們賺得盤滿缽滿,這才在戚老虎手底下吃了一場敗仗,你們就拿勢利眼瞧人!” “哎呀呀,哪裡的話?勇士請先息怒!你們汗王這次,準備惠賜什麼生意呢?”張允齡笑著勸道,商人逐利,只要有生意做,他不介意被別人罵兩句出出氣。
“汗王敗在戚老虎手裡,兵器甲賬都有很大損失,我們這次要一萬把戰刀,兩千副鐵甲,箭頭二十萬支……”巴特爾報出了驚人的數目,然後盯著張允齡,一揮大手:“以貨易貨,當面交易,我們有的是毛皮、人蔘、鹿茸、東珠!” 蒙元被逐出塞外,工匠漸漸青黃不接,時值萬曆年間連鐵鍋都難以製造,蒙古大軍依然保持著強盛的戰鬥力,全靠張允齡這樣的賣國商人為他們提供武器!蒙古武士就是拿著張允齡們出售的武器,來屠戮大明的邊關軍民!第六卷 【龍潛於淵】 第八六四章 無中生有 在山西解州和安邑之間,夾著一座規模不大的司鹽城,因宋元時曾設運司於此地,故而又名運城。
司鹽城南、中條山北,便是煙波浩渺的鹽湖,曬鹽的鹽田縱橫如織,出產的河東鹽行銷海內,在全盛的唐宋時期,產鹽之利最高竟佔到國庫收入的六分之一! 萬曆年間,陝西發現了更多的鹽井,東南沿海則流行海水煮鹽曬鹽,河東鹽不像以前那麼暢銷了,不少荒廢的鹽田,述說著過去的輝煌…… 不過,鹽湖南岸與中條山之間的西姚古鎮,卻並沒有為此而蕭條下去,街道上人來人往,時不時有長長的商隊路過,顯得車水馬龍,每到飯點,路邊的小酒館小飯莊就坐滿了客人。
蒲州北上大同的通衢大道從鹽湖北面過,夾在鹽湖和中條山之間的西姚並不是商路往來的熱鬧去處,何以至今仍保持著繁榮? 答案在鎮子外面那些連片的工棚,火熱的爐火映照著工匠的臉,叮叮噹噹地敲打聲響成一片,時不時有人用火鉗夾起燒紅的鐵器,往水中一浸,刺啦聲響中,白汽升騰而起。
據說鹽湖的水用來淬火,可以讓兵刃鋒利持久。
幾十上百個作坊出產的大批兵器,不僅供應山陝邊關駐軍,還向民間銷售獲利,朝廷禁止民間擁有甲胄、長矛和強弩,但並不禁止刀劍和弓箭。
軍用器械由山西都指揮使司經歷司主管,每年分三趟解往大同、雁門關等處交駐軍使用,民用器械則依靠晉商的商隊販往全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