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醫衛(修改版) - 第1018節

傳旨天使笑笑:“咱也不知道內情,只曉得那天秦林秦太保抬棺死諫,被重責三百廷杖,打得幾乎送命,爾後就有這道聖旨下來。
” 身為內廷魁首的張宏不滿萬曆一意孤行而自盡,傳揚出去並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所以萬曆下令對外隱瞞這件事情,連傳旨天使也只知道秦林抬棺死諫。
不過,萬曆稍作讓步,雖然深受張宏之死的影響,可這以交接為借口的辦法,的的確確是秦林和徐文長商議出來,再借張誠之口說出的,倒也確實是秦林的功勞。
“原來、原來是秦太保不惜抬棺死諫,挨了三百廷杖才留下您的!”戚金又驚又喜,抱著伯父的胳膊使勁兒的搖。
“三百廷杖,整整三百廷杖啊!”戚繼光鼻子一酸,強忍著虎目中的熱淚,遙遙凝視京師方向,深深的拜了下去:秦兄弟,請受大哥一拜! 全營數萬將士登時紛傳,秦太保捨身受廷杖、義留戚大帥的故事,從今往後,九邊兒郎提起秦太保,誰都會豎起大拇指,道一聲鐵錚錚的好漢子! 淮河岸邊,幾名河工在瑟瑟寒風中無精打採的捶著固定堤壩的大木樁,不知道為什麼,潘侍郎在的時候,這十幾斤的油錘掄起來一點兒也不費力,渾身上下充滿了幹勁兒,可潘侍郎離開之後,兩條膀子就軟趴趴的,怎麼也使不上力氣。
河工們有一搭沒一搭的抱怨著:“老天不長眼,潘侍郎怎麼就被革職了呢?倒是那些貪官污吏,一個個都得瑟起來,昨天的工食錢,就被剋扣了兩成!” “那可不,現在當官的都看明白了,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鋪路無屍骸,不貪不佔、累得死去活來,就落得潘大人那樣下場,你說誰不貪呢?” “就是,昨天的飯都差了許多,裡頭摻了糠殼!”一名河工憤憤地說道。
掄錘的河工苦笑起來:“現在還只是摻糠殼,再過一陣哪,怕要摻沙子石頭呢!” 不單單是這幾個河工,整個治淮工地上都是死氣沉沉,所有的河工、雜役、民夫,通通無精打采,敷衍了事的做著手上的工作。
離大堤不遠處的村莊,一名民夫正要出門:“孩他媽,給我備好晚飯吶,上工回來吃!” “備什麼晚飯?反正河工做不成了,吃飽午飯回來睡覺,省頓晚飯!”媳婦兒氣咻咻地說道。
從上到下,所有人都明白,潘大人一走,這治淮的工程是幹不成的,到明年春夏汛期,該決口就決口,該洪水就洪水,該死人還得死人…… 忽然間,北岸一群河工就歡呼起來,像發了瘋似的扔掉手上的工具,一窩蜂的朝一個方向衝去。
發生什麼事?所有的河工都停下了工作,哪怕離這裡十幾里遠的,也側耳傾聽那如雷的歡呼聲。
“潘大人回來了,潘大人回來了!” 歡呼聲就像一陣一陣的滾雷在半空中滾過,成千上萬的人齊聲高喊,彷彿奔涌的淮河水都為之一滯。
所有聽到消息的人,都會心花怒放,南北兩岸不知有多少百姓喜極而泣:“潘大人回來,河工局面一新,我兩淮百姓有救了!” 還是那河堤下面的村莊,剛剛朝丈夫甩了臉子的農婦,趴在門邊聽了一會兒,突然高聲招呼已經走遠了的丈夫:“孩他爹,晚上我給你煮雞蛋,記得上工要出力,別讓人笑話!” “曉得了!”民夫緊了緊肩頭的擔子,只覺渾身充滿了幹勁兒。
布衣布鞋的潘季馴,已經被數不清的百姓圍在了當中,至少有七八雙生滿老繭的手緊緊抓住他的衣襟,白髮蒼蒼的老人們又歡喜又擔心:“抓緊點,千萬別又讓潘大人走了!” “放心,潘某不治好淮河,絕不會走的!”潘季馴笑著朝百姓們做羅圈揖。
仍有人擔心,惴惴地問道:“潘大人,聽說、聽說您是那啥,永不敘用啊?” “潘某並非以工部侍郎身份繼續治理淮河。
”潘季馴說到這裡,看見百姓們睜著眼睛失望已極,幾乎又要痛哭起來,趕緊跳到一塊大石頭上面,雙手往下壓了壓:“但潘某辦理治河工程,林林總總的交接還沒有完成,所以朝廷下旨,嚴令潘某辦完交接才能離任,否則必加懲處,所以潘某暫時不會走了。
” 辦交接,那要多久,不會兩三天吧?百姓們的心仍懸在喉嚨口。
潘季馴微微一笑,不好直接回答。
他請的一位老夫子就笑起來,“治淮工程浩大,錢糧數以萬計,又有什麼倉庫、料場、民夫工食、河工錢糧,沒有一年半年的,哪裡就能交接完?” 一年半年,那就是到明年汛期都沒問題了?百姓們頓時笑逐顏開,因為到那時,治淮工程就完成了呀! 交接一說,哄得了普通百姓,哄不了讀書人,誰都知道這其實是革職留任的說法,只是更加嚴苛一些:革職留任之後,事情辦好還可以官復原職,潘季馴辦好“交接”,就只能離任回家了。
不過,這有什麼關係呢?至少潘季馴不會在乎的,到那時他已經完成了治淮工程,兩淮百姓可以不再遭受洪水災害,這才是他最看重的事情。
“潘大人,朝廷何以改弦更張?是哪位忠臣替您開罪?”一名秀才忍不住問道。
潘季馴神色一肅,朝北面京師方向拱拱手:“潘某隻知道當日秦太保抬棺入宮面聖死諫,被重責三百廷杖,骨肉俱爛、忠臣碧血橫飛,終於感動朝廷,降下這道旨意。
” 那秀才聽得三百廷杖,驚得目瞪口呆,半晌才回過神來,感激涕零的朝北面拱手:“秦太保冒死留潘大人,是用自己性命救我兩淮百姓性命也!” “我兩淮百姓永遠記得秦太保大恩大德,皇天保佑秦太保長命百歲……”數不清的百姓朝北面鞠躬,人組成的海洋彷彿掀起了一陣陣波浪。
京師十里長亭,秦林前番送走王國光、曾省吾等人,現在輪到他在這裡被送行了。
萬曆降下旨意,將秦林革去一切職務,以普通校尉身份,發瓊州府錦衣衛效力。
那瓊州屬於廣東,就是後世的海南島,實為天涯海角,離京師一去萬里之遙。
可今天來送秦林這位錦衣校尉的人,又是何其之多:定國公徐文璧父子,武清伯李偉父子,成國公朱應楨,武英殿大學士申時行,文淵閣大學士余有丁,都察院左都御史陳炌、右都御史吳兌、僉都御史張公魚,薊遼總督耿定力,東廠理刑百戶霍重樓,御馬監提點張小陽,宛平知縣黃嘉善、邊將戚金…… 更有無數的京師百姓扶老攜幼,冒著凜冽的寒風前來送行,白髮蒼蒼的老婆婆挎著籃子,揭開層層疊疊的棉布,將滾熱的雞蛋塞進秦林手裡。
天下人豈會全無心肝?誰是赤心為民,誰是奸佞小人,百姓心中有桿秤。
勛戚、文臣、武將、太監、科道言官,還有千千萬萬的百姓,圍著秦林就如眾星之拱北斗,又好似萬峰之朝太岳!第六卷 【龍潛於淵】 第八〇〇章 江陵 “我還會回來的!” 秦林與青黛和徐辛夷依依惜別之後,眺望著京師那道歷經滄桑的城牆、眺望著紫禁城皇極殿的琉璃寶頂,撂下了這句屬於幕後黑手的經典台詞。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