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魂俠影修改版 - 第886節

白翎羽睡得極沉,天亮后仍未蘇醒,反正今日不用上朝,龍輝便一直在她房裡陪伴,就這樣又過了一天。
第三天,白翎羽仍在閉眼熟睡,但早朝將至,龍輝便輕手輕腳地穿好衣服,出門上朝,心想:“小羽兒方歷大變,身心交疲,我就替她告個病假,今日不用上朝了。
” 出了龍府,順著國運大道直入宮門,一路上看到不少趕來上朝的文武官員。
其中崔家父子也在其中,他們並未向龍輝打招呼,只是投來一個會心的微笑,便各走各的路。
過了正大宮門,踏著通往明景殿的石階,百官陸續入朝。
當走到一半台階時,耳邊響起一個熟悉的聲音:“龍將軍,早啊!” 轉頭望去,只見鐵如山健步如飛,面帶笑容地跟他打招呼,龍輝不敢怠慢回禮道:“鐵元帥好!” 自從楊燁被封鎮南王離開鐵壁關后,鐵如山便再度接掌北疆帥印,龍輝在鐵壁關時多得這位老將的照顧,每次見面都是禮數周全。
鐵如山就像望著龍輝,眼神和藹慈祥,就像是在看著自己兒孫一般,笑容可掬地道:“龍將軍,今日你氣色似乎不太好,是不是有什麼煩心事?” 龍輝嘆道:“多謝鐵帥關心,小將無礙。
” 鐵如山輕聲道:“龍輝呀,我老了,這片神州國土日後還得靠你們年輕人來保衛了!” 語氣之中頗有幾分悲涼之意。
龍輝笑道:“鐵帥您神采奕奕,老當益壯,我們這些乳臭未乾的小鬼還得繼續向您學習。
” 論資歷,鐵如山今年已經乃是軍中第一人,行軍布陣沉穩老練,當初他鎮守鐵壁關之時,雖未能掃平大漠,但也將邊關守得滴水不漏,給邊民帶來了三十年的和平時光。
可是他無奈染上重疾,只得還鄉養病,而也就在他剛離任一個月,鐵壁關就被夷族攻破,造成了那場玉京被困的恥辱。
之後才有楊燁橫空出世,掃蕩夷族,光復山河。
待鐵如山病好后,楊燁更是親自恭請其出山,還要欲將兵權相讓,但鐵如山看出楊燁才能勝過自己百倍,便堅持不做元帥,甘願為楊燁副手,這份胸襟著實叫人嘆服。
鐵如山嘆道:“我今年也九十有二了,這次來玉京當武舉主考,我已經打定主意要向皇上遞交辭呈。
” 聞得此言,龍輝一陣揪心,曾幾何時,這個老帥孜孜不倦地向他傳授帶兵經驗,又是一步步地將他提拔上來,這份知遇之恩可謂難以回報,如今竟聽到他要辭官的消息,不由得生出一片愁雲和傷感。
進入殿堂,鐵如山站在武官首位,其下依次是仇白飛、龍輝等一干武將,隨著一聲皇上駕到,百官行禮。
皇甫武吉朗聲道:“眾卿家有何奏章呈上?” 文官這邊,宰相崔遠平出列道:“皇上,微臣有事啟奏。
” 皇甫武吉淡淡地道:“崔相請講!” 崔遠平說道:“微臣日感身子不適,唯恐難以勝任內閣之位,所以特向皇上請求撤出內閣。
” 龍輝眼睛朝上一掃,隱約可見皇甫武吉面帶喜色,心想崔相這番做法也是明智之舉,如今皇甫武吉權勢日益增長,若崔家再繼續佔據內閣之位,只會與皇甫武吉產生衝突,所以急流勇退也不失一種保全之法。
皇甫武吉也看出了崔遠平的心意,既然崔家主動交出權力,那他也得給崔家一些甜頭,以便君臣雙方面子都過得去,於是說道:“崔相的身子也是為國操勞而累壞的,朕便賜三株千年人蔘讓崔相療養身子。
” 千年人蔘世間罕見,可謂千金難買,皇宮大內也就只有那麼十多株,這麼一口氣便給了崔遠平三株可謂是給足面子,也算是對他的識相的賞賜。
父親剛說完話,崔煊毅也站出來說道:“稟告陛下,家祖父日漸衰老,近日來身子也越發虛弱,微臣身為家中長孫,急切想伺奉祖父膝下,以便讓老人頤養天年,還請陛下准許微臣離京回遼東,為祖父略盡孝道。
” 這番說辭也等同於交出另一個內閣席位,如此一來,崔家便徹底退出內閣,可謂是對皇權的最大讓步。
皇甫武吉心情大好:“小崔愛卿孝心可嘉,朕准你所請。
但你現在正值壯年,乃是替國家效力的大好年華,這樣吧,朕便封你為遼東海運大臣,修建海港,建造船隻,負責海運通商事宜。
而小崔卿家既不用遠離祖父,又可替建功立業,兩全其美也!” 原本海運通商皆有江南臨海郡城負責,其他臨海的州郡都沒有規模龐大的海港,所以崔家那些大生意都得先運至江南,最後才出海,這中間便花費了一大筆繞路錢,如今得皇命修建遼東海港,不但省下大筆運費,還可直接與海上邦國交易,這其中財富不可衡量。
既然崔家如此識趣,皇甫武吉當然不會虧待他們,這也給其他門閥做了個榜樣,傳遞了一個信息——識相者朕決不虧待,若冥頑不靈後果自負。
“皇上,微臣也事稟報。
” 鐵如山出列上表道,“請皇上允許微臣告老還鄉。
” 若說崔家辭呈讓皇甫武吉開懷,那麼鐵如山的告老卻叫他心頭一陣刺痛,眼前這員老將雖說依舊精神抖索,但卻已是白髮斑斑,滿面皺紋,讓他生出光陰似箭,天意難違的感慨。
他登基之時,鐵如山和程淵之同為顧命大臣,但鐵如山只是一心處理軍務,從不干涉朝政,相對於程淵之那君輕民重的思想,他更為喜歡這個兢兢業業,忠心耿耿的老將,如今聽聞他的辭呈,皇甫武吉心裡一陣不舍和無奈。
鐵如山今年已經九十二了,他十八歲就進入軍旅,從一個步兵刀手做起,已經為我大恆奮戰七十四年,是該好好休息了……皇甫武吉心中一片唏噓,壓下心中感慨,說道:“准奏!鐵帥替國家奮戰七十多年,朕要賜鐵帥良田千畝,黃金千兩,白銀萬兩,珠寶十箱,並冊封鐵帥為一等忠勇護國公,其長子嫡孫世襲爵位,另賜丹書鐵卷,除殺人、姦淫、謀反外,皆可免罪!” 鐵如山上前謝恩,口呼萬歲。
這次的賞賜,皇甫武吉可謂是發自真心,只想儘可能地讓這名老將過得舒服,能過安度晚年。
“希望鐵帥能再長壽幾年,看著兒孫膝下承歡,享享清福。
” 皇甫武吉暗忖道,但心中卻是有根暗刺——朕今年也有六十了,可是朕的清福在哪?兒孫又在何處?短短一年內,連喪兩子,如今還有兩個正在明爭暗鬥,不死不休。
是時候立儲了!皇甫武吉心中暗嘆一聲,虎目掃了群臣一眼,說道:“自朕登基以來,太子之位一直懸空,如今我大恆掃平鐵烈,威懾西夷,蕩平煞域,國運漸盛,也是時候立下儲君安定人心了!” 大殿之內頓時一片沉寂,眾人大氣也不敢喘,靜得針落可聞。
皇甫武吉一字一句地道:“儲君人選非同一般,需大智慧,大胸襟,大魄力者方能勝任,以便日後揚我大恆神器於千秋,立我神州威名於萬世,朕決定太子人選便是——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