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靡畫像,使得龍輝心神迷離,心想換成另一對的妖姬雙花,她們也像這兩個騷貨一般撅著肥美的玉臀,倒垂著豐滿的豪乳朝自己爬來,兩張鮮嫩的小嘴共同侍奉自己,兩個光潔無毛的肉壺嬌羞而又興奮地等待君臨,一對紅潤的菊穴靜待探采,雙花開六洞……這又是何等光景。
第六回、奏章風波 飛絮酒樓,店小二恭敬地迎來四名儒袍男子,此四人氣度宏越,儀錶堂堂,正是當初參與秦家選婿的四名文判——齊桓,沈石元,李攀龍,岳東海。
小兒將四人引到二樓雅閣,只見門外已有一名清俊男子在外相迎:“四位大人,宋王殿下已經恭候多時,請!” 岳東海還禮笑道:“上屆文狀元相迎,豈想折我們這群老頭子的壽。
” 沈石元也笑道:“齊兄說得甚是,沈某還想多活幾年哩,高大人便不要再難為我們這些老頭子了!” 高鴻行了個晚輩禮儀,畢恭畢敬地道:“四位大人皆是當世文豪,凌雲迎接諸位前輩也是理所當然的。
” 李攀龍眼中露出滿意的神色,笑道:“年紀輕輕,便如此沉穩謙遜,果真是大器之才也!” 齊桓曾是成淵之的至交,對高鴻甚為熟悉,也沒有太多的客套話,只是關切地問道:“凌雲,前些日子你前往豐郡安撫災民,一切可還順利?” 高鴻還禮道:“多謝齊大人關心,凌雲有賴皇上天威庇護,賑災之事順利完成,災民也得到進一步妥善安置。
” 齊桓欣慰地道:“好,有你這樣的學生,程閣老泉下定然含笑開懷!” 高鴻不亢不卑地道:“多謝齊大人讚賞,宋王殿下已在裡邊恭候多時,諸位請!” 高鴻將四人迎入雅閣內,只見兩名男子正襟危坐,一者王袍華服,一者紫雅儒衣,正是宋王與靳紫衣。
高鴻行禮道:“殿下,靳院主,四位大人來了。
” 宋王與靳紫衣起身相迎,命人看茶上座,美酒菜肴紛紛捧上。
宋王舉杯道:“文科舉竟將開始,屆時還得辛苦四位考官大人。
” 四人忙舉杯回敬宋王,說著一切皆是分內之事。
宋王正容道:“此番科舉乃朝廷選拔人才之契機,父皇對此十分重視,四位大人還得多費些心神。
” 沈石元說道:“微臣定然不負皇上重託,還請殿下安心。
” 宋王笑道:“沈大人也是我大恆之老臣子,這些年矜矜業業為國為民,操勞不少呀!如今又得為科舉煩心,小王看著實在心疼,這兒有株千年人蔘,還請大人笑納,好好進補身子。
” 說罷命人捧上一個木盒,掀開蓋子,淡淡清香飄散而出,便是聞上一聞也倍感舒爽。
沈石元受寵若驚地道:“殿下,如此重禮老夫萬萬受不起!” 說罷便將木盒推了回去,誰料宋王卻又親自塞到他手中:“沈大人,這只是小王的一些心意,畢竟小王年紀尚淺,又是首度主持科舉此等大事,還有許多不明白的地方,屆時還得仰仗沈大人。
” 沈石元推辭再三,也擋宋王盛情,唯有收下人蔘。
之後,宋王又給其他三人奉上禮物。
齊桓接到的是一尊白玉麒麟,但他還是留了個心眼,蹙眉問道:“無功不受祿,殿下如此客氣,老夫實在坐立難安啊!” 其他三人也是在朝堂滾打多年的老臣子,對宋王這般殷勤都提了醒,打定主意無論如何都不能涉入這場皇儲之爭。
“其實小王是有事想請四位大人幫忙,這點小玩意權當見面禮了!” 宋王笑吟吟地道,立即使得四人打了個機靈,紛紛警惕地望著他。
宋王從懷裡掏出一軸卷宗,說道:“這是小王寫的一些東西,本想呈遞給父皇的,但又怕寫的不好,諸位大人皆是當朝文豪,所以想請諸位大人替小王潤色潤色。
” 接過卷宗,展開細閱,四人臉色倏然一陣凝重,岳東海率先回過神來,抽了一口冷氣道:“殿下這份奏章已經毫無瑕疵,老夫無話可說,皇上看后定然龍心大悅!” 原來宋王所書寫的乃是針對大恆當今官員體系弊端進行的改良,如今大恆國力已是到達開國以來之巔峰,無論軍政,還是民生皆有了很大改善,但隨著國力的強盛,許多弊病也漸漸展露出來,其中一條便是官員體系的龐大和臃腫,官員之中有不少濫竽充數之輩,更甚者仗著家族背景領俸祿而不管事,可謂是在其位不謀其事。
宋王便要請示皇甫武吉,將這些光吃飯不幹活的官員給裁掉,先從帝都開始,一級一級往下實施,重整朝風。
四人看過後,皆是嘖嘖稱讚,唏噓不已,畢竟這裁減官員所牽扯麵極為廣泛,若無相當的手腕和魄力,常人是不敢輕易為之,這四人皆是兩袖清風的廉潔之人,對於此等利國利民的好事也是極為讚賞,對宋王的態度也大大改觀,無形中增進了雙方的好感。
酒過三巡,四人便朝宋王告辭,宋王親自將四人送出門外后,轉頭對靳紫衣笑道:“院主真是好算計,這四個老傢伙的一舉一動皆逃不過院主的五指山。
” 靳紫衣笑道:“這四個老鬼乃是儒門清流一派,自詡廉潔端正,普通的送禮物、賣人情是無法打動他們的,唯有做些利國利民之事,才能迎合他們胃口。
” 高鴻問道:“殿下,這個裁減官員實在是驚世駭俗,畢竟朝中大小官員都是來歷不小,其背後關係錯綜複雜,這份奏章會不會引來各大世家的不滿?” 宋王笑道:“凌雲多慮了,這個裁減官員對只是針對那些吃白飯的閑人而已,你想這些閑人能擔任什麼重要職位,充其量不過是在清水衙門混飯吃罷了。
所以這些門閥來說並未損失根本,那些重要的崗位依舊還在他們手中,更何況,本王這做法比起我那皇兄可溫和多了,所以這份奏章定然會受到各方門閥的贊同!”高鴻微微一愣,又道:“凌雲愚鈍,還望殿下明示。
” 宋王說道:“曾有探子回報,齊王準備向父皇呈遞一份奏章,具體內容我也不清楚,只知道有一點——分田削藩!到時候我與他的奏章都遞上去,朝下的官員會贊同誰的?” 高鴻恍然大悟道:“兩害全量,取其輕!殿下這份奏章在平日里恐怕也是難以實行,但有了齊王那份更為削藩奏章,這些門閥定當全力反對齊王,改為支持殿下,這一招當真妙著!” 宋王道:“然也!文科武舉雖然是父皇給我們的一次考驗,但在政事上,本王也不可落後。
” 靳紫衣笑道:“不可否認齊王乃是大器之人,他所提出的政見也是從根本上解決弊端,但他之手法過於強烈,只會惹怒這些門閥,從而落得個孤立無援的下場。
昨夜,殿下也與各大閥主會過面,他們都願意損失一些無關緊要的官位來支持殿下的決策。
只要奏章呈遞上去,一個皇子被群臣反對,而另一個皇子卻受各方支持,如此一來,高下立判!” 宋王笑道:“若無院主背後指點,小王又怎能寫出這份奏章呢,所以還得多謝院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