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婉冰嬌叱道:“住口,你還有臉叫他做岳父,當初是誰跟我保證不會讓爹爹有事的!” “冰兒……我……” 龍輝頓時一陣語塞,嘴唇抿動,不知該如何答覆,因為他此刻腦子已經一片凌亂,許多畫面不斷地翻湧滾動,彷彿怒海狂濤將他吞沒。
楚婉冰叫道:“說啊,把當日在七陰嶺上的話再說一遍!” 龍輝閉著眼睛不斷回憶昔日情景,卻是越想頭越痛,什麼都想不起來。
楚婉冰喝道:“姓龍的,你是記不起來,還是沒臉說!” 龍輝無奈地道:“冰兒,我……我想不起來啦。
” 楚婉冰俏臉倏然一陣發青,氣得渾身發抖,大罵一聲無恥!洛清妍也是神色悲苦,眼中既凄涼又憤怒,咬牙道:“冰兒,走吧,這種人不值得你生氣!” 楚婉冰把頭一扭,不再看龍輝一眼,冷冷地朝龍輝走來。
那抹白衣倩影雖是越走越近,龍輝卻覺是十分陌生,昔日溫婉嫵媚的幽香,在這一刻卻變得何等遙遠。
從龍輝身邊走過到扶起袁齊天,這個過程中楚婉冰始終未看龍輝一眼,彷彿這個人不是自己的丈夫,而是一塊橋頭石。
錯身亦是錯心,踏塵漸遠,前行歷目,彷彿一道深痕劃下,昔日的恩愛與柔情不復存在,徒留奈何橋下的河水陣陣無奈哀嘆。
“哎呀,督帥今天就要回南疆了。
” 一聲驚叫將於秀婷的思緒喚回,只見龍輝猛地跳起來,急匆匆地就要朝外邊跑去,“不行了,我要去給督帥送行!” 於秀婷不免又好笑又好氣地揪住他,說道:“龍輝,楊督帥早就回南疆了。
”龍輝奇道:“什麼,督帥什麼時候走的?” 於秀婷無奈一嘆,說道:“五天前就走了。
楊督帥,不,應該是鎮南王,在軍中接受朝廷的賞賜后便回去了,畢竟藩王入京非同小可。
” 龍輝蹙眉道:“我……我怎麼沒印象了?” 於秀婷也不知如何敘說,只能敷衍道:“在奈何橋大戰中,你頭部受了些傷患,所以記憶有些紊亂。
” 龍輝滿面愁容,不斷地在營帳內踱著步,說道:“於谷主,這事可千萬別讓雪芯知道,免得她又替我擔心。
” 於秀婷嗯了一聲,心忖道:“當日的事情我也不知道如何跟雪芯敘說,只是說冰兒先回去替無缺辦理喪事了……” “罷了,等冰兒和洛姐姐冷靜下來,再找個機會將事情原委告之她們吧。
” 於秀婷暗自思忖道。
龍輝又說道:“於谷主,我腦袋受傷的事情,你也千萬別告訴冰兒,省得這丫頭又要罵我了。
” 於秀婷奇道:“冰兒性子這麼溫婉,怎麼會罵你呢?” 龍輝嘆道:“出征前,她就千叮萬囑,叫我小心再小心,不可受傷。
可是我現在不但受了傷,還把腦子撞壞了,這丫頭一定不會饒我的。
” 於秀婷莞爾道:“這麼看來冰兒還是個河東獅哩。
” 龍輝笑了笑道:“冰兒是刀子嘴豆腐心,她要是僅僅罵上幾句那還好,可是她偏偏罵完后就在一旁抹眼淚,看得我揪心吶。
” 於秀婷暗忖道:“痴兒,現在冰兒恐怕已經不會替你掉眼淚了……哎,這小兩口也真是的,莫名其妙就吵翻了。
這小子整個腦子都壞了,要不是我這些天暗中替他掩蓋住真相,恐怕會被一些有心人利用。
回到玉京后,便讓他回家養病,先避避風頭,想法子治好他這個失魂症。
” 大雨依舊在下著,雖然距離帝都已經不遠,但大軍行程卻並不理想,走走停停。
主帥營帳,齊王屏退左右,一人獨坐帳中,眉頭輕蹙,眼睛定定地望著桌案上的紙條,心緒甚是凌亂,這次大勝雖是增添了不少奪嫡砝碼,然而桌子上的一份密報卻叫他的心情蒙上了幾分陰霾。
“皇上要冊封戰死的武林人士,三教高層已朝帝都趕來。
據宮中傳來消息,雲漢院將與宋王攜手主持文舉,望殿下慎之。
” 齊王垂目思索了片刻,冷笑道:“孔岫屍骨未寒,雲漢院便要跳出來興風作浪么!” 隨後從懷裡又掏出一張紙條,望了一眼后,低聲呢喃道:“昔日的鐵血漢子,卻變得如此勢利和卑劣……海峰,這便是你這些年來的苦衷么?” 倏然,齊王手勁一發,兩張紙條頓時化作飛灰,眼中頓時射出精銳光芒,朝著帝都方向望去,自言自語地道:“昔日之盟友已然不可靠,是否該重新找尋新的合作夥伴呢。
” 說話間,他竟拿起毛筆在紙張上勾勒著,寫了又塗,塗了又寫,最後只剩下五個字,劍、雨、海、魔、妖。
飽蘸墨汁的狼毫在紙張上停留了半響,又在宣紙上添了一個字——輝。
齊王放下毛筆,雙手按在白紙上,倏然一揉,內勁隨之而發,紙張再度灰化,不留半點痕迹。
第二回、美眷柔情 玉京北門,地面上尚有雨後的泥濘,不顧這泥濘污糟的道路百官並列,文武相迎,任由泥土沾污那雙雙精緻華貴的靴子,大風颳起,帶下樹枝的水珠,淋在眾人官服之上,天空依舊烏雲密布,隨時將是大雨傾盆。
倏然,風吹雲散,天際濃雲迅速散開,再現驕陽當空,一改玉京多日來的陰沉天氣,只見一襲金黃龍庭緩緩駛來,艷陽光彩在其身後拖出了一道長痕,一面綉金紋龍旗隨風而動,百官紛紛低首垂目,神態畢敬。
龍庭之前正建造著一座高台,這座高台稱為迎將台,乃是專門為伐煞大軍班師所建,中央聳立著一面大鼓,雄沉威壓,鼓皮之上綉著一個碩大紅字——恆,宛如滄桑巨人,又似巔峰之山,盡顯大恆國運和軍威。
隨著時辰的推移,太陽的軌跡也緩緩變更,一縷陽光照在大鼓上,再添三分艷麗驕雄。
忍受著烈陽的爆嗮,文武百官無一人輕挪身子,似在等候著遠方來人。
踏踏!雄沉整齊的步伐傳來,大地也為之顫動,就在這一刻,龍庭之內步出一人,氣度恢弘,龍行虎步,威風凜凜,一步一穩朝著大鼓走去,正是大恆帝尊——皇甫武吉。
皇甫武吉每走一步,所過之處,文武叩首,百官噤聲,當他踏上高台,立於鼓前,鼓皮竟開始輕微的震動,似要振臂一呼,宣洩內斂之高昂。
皇甫武吉朗聲道:“朕以此英烈鼓替諸位壯士接風!” 說罷,挽起龍袍衣袖,拿起巨杵擊打鼓皮,咚咚的雄壯軍號向著前方大軍涌去,叫人精神為之一震,班師大軍之步伐也隨著鼓聲而動,兩相照應,端的是雄姿英才,軍容鼎盛。
距離高台還有一百多步時,全軍倏然一停,鎧甲撞擊發出整齊響聲,數萬大軍立正行禮,高聲昂首道:“恆軍威武,大恆萬歲!” 聲浪連連,卻見三道人影策馬而出,朝著高台走去,行了五十步,三匹戰馬倏然停步,馬背之人也隨著翻身下馬。
三人皆是年輕俊傑,甲胄披身,英偉不凡,三人同時向皇甫武吉行禮致意:“拜見皇上!” 站在高台之上,皇甫武吉朗聲道:“神州能有諸位血勇豪傑,實乃大恆之福分也!朕特建此迎將台,便是為迎接諸位壯士歸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