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烈此次不惜血本的強攻鐵壁關,三十萬大軍連番上陣,各種攻城兵器齊發,有火炮,有飛彈……其威力與精確度絲毫不在恆軍之下,這種程度的武器並非鐵烈所能製造,想必也是魔妖煞三族的傑作。
恆軍亦不甘示弱,鐵甲神雷連番發射,回敬對手,鐵壁關頓時被一片火海籠罩。
論威力和射程,鐵甲神雷猶在鐵烈的諸般武器之上,恆軍很快便取得優勢,殺得鐵烈是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優勢愈發明顯。
倏然,戰局忽生驚變,一黑一白兩道身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朝鐵壁關奔來,守城士兵儼然發現目標,將手中弓弩、火槍對著那黑白雙影招呼而去。
只見來犯二人,一者揮灑冰雪寒氣,火彈箭矢盡數冰封;一者引發翠綠妖火,恆軍將士血肉皆融。
這兩人正是當日在天羅陣截殺龍輝、苦海的妖族兩大高手。
發出寒氣的白髮女郎,正是明雪,只聽她對黑衣虯須男子說道:“燹禍,你負責清掃左邊的恆軍,右邊的由我負責。
” 那名叫做燹禍的虯須長髯男子應了一聲,雙掌飛速拍出,將翠綠妖火籠罩於方圓六丈之內,只要沾到一點火星的恆兵,全身骨骼焦化裂解,唯留皮囊,死狀凄慘。
明雪那邊也不甘示弱,雪花冰霜遍布十地八方,在其攻擊範圍之內的恆軍皆是變為冰雕雪俑。
“堂堂妖族長老竟然對普通士兵下手,真是自降身份!” 就在兩人所向披靡之時,三道氣勁破空而來,一阻了兩人強勢。
只見持法明王、周君辭、無幻等三人快速加入戰局,三教高手斗雙妖。
明雪對上周君辭,兩人修為猶在伯仲之間,一時難分軒輊。
白髮妖姬凝神冷視,翻袖揮掌之間便是冰封千尺,誓取萬物生機;長袍儒者雅中藏殺,舉手抬足之際便是正氣浩然,無懼妖氛邪殺。
而另一邊,燹禍陷入佛道雙強掠戰之局,顯然落於下風,被對手穩穩壓制。
“死禿驢,臭道士,給我死!” 燹禍被持法明王與無幻聯手夾攻,不禁怒由心生,狂怒之下,招式中更添三分怒焰烈火,翠綠妖火燃燒得更為猖狂,灼熱氣浪逼得佛道雙強不由後退。
暫時逼退佛道二人,燹禍當機立斷,腳步發勁,身形如蛇撥草入穴,並指如劍,身法如游龍,連連搶進,一口氣奔涌不息,兩條手臂就如兩口長劍,或挑,或崩,或劈,或壓,或點,或洗,或攪,或抽。
燹禍招招震蕩,筋骨齊鳴,其中隱隱的傳來風雷交加的聲音,最要命的是每出一招皆有灼熱妖火伴行,炙熱的氣浪叫人口乾舌燥,血氣幾欲干竭。
連環快照,使得佛道二人無奈採取守勢,起招運式間極為小心。
持法明王以佛光卍華鏡據守門戶,無幻施太極盤絲手卸導猛招。
豁然,無幻擰腰,反身半旋,以肩膀對著燹禍身體中線,一剎那間右臂內縮,手腕退到自己地心口,畫了個圓,勁力一下積蓄到頂點,隨即馬步上下起伏,手臂也如猛龍出洞,似長槍直扎硬捅,直接盪開了燹禍的兩臂劍勢,直扎向對方胸口。
正是道宗至剛至大的真武神通拳,帶著降妖大能的神拳一舉撲滅四周妖火。
拳雖未及身,但磅礴的拳風卻壓得燹禍心臟一陣窒息,差點就要停止跳動。
於此同時,持法明王舌綻春雷,口吐佛門鎮魔梵音,掌運金剛怒目之勢,配合著無幻的攻勢,對準燹禍背心便是一記大梵聖印。
佛道極招併流合擊,誓要降妖伏魔。
危機光頭,天外再添兩道雄厚掌力,強行劈開戰局,燹禍得以周全,立即抽身急退,與佛道二者拉開距離,以便重組陣勢。
進入戰局者竟是魔煞兩大高手,闡提與魍岳。
魍岳嘿嘿道:“賊禿來接爺爺這招——羅剎鬼行!” 只見魍岳一掌拍出,帶出森森鬼氣陰力。
持法明王不敢小視對手絕式,雙足駐地,沉腰扎馬,手捻“不動明王印”,頓時佛光護體,身形穩如泰山磐石,萬鬼莫侵,百邪難近。
上次闖陣,因地利之故略輸一籌,此刻在度交手,無幻誓要一洗前恥,舉手抬足間蘊含兩儀剛柔之力,攻守得當。
為求突破防線,闡提戰意旺盛,邪氣暴漲,盡顯魔道凌厲霸殺之威。
“燹禍,此地交予我二人,你快去破陣!” 闡提纏住無幻大聲喝道。
“多謝兩位相助,燹禍定不負重望!” 得魔煞二者相助,燹禍得以抽身,立即朝城內奔去,要一鼓作氣破去“四維鎮邪界”。
一路上雖有恆兵拚命相阻,但皆難敵燹禍熾熱灼烈的妖火,被燒成焦炭。
“此路不通,施主停步!” 就在燹禍一路所向披靡之際,忽見金光乍現,迫使燹禍不得不駐足停步。
負劍女子赫然攔路,雖是粗衣麻布,但卻難掩其清聖脫俗的氣質,正是三教名鋒之一的佛門劍者——白蓮。
白蓮淡雅說道:“燹禍長老,回頭是岸,離開吧!” 燹禍哼了一聲:“可惜吾之徵途乃是不歸之道,唯有以殺開路!” 話音未落,燹禍悍然出招,心知眼前佛門劍修能為不凡,猶勝持法明王,故而一出手便是傾盡全力,霎時妖火焚天,邪炎破地。
白蓮妙目凝視,從容不迫,雙手雖然背負身後,但劍氣卻已破空而出,佛門絕劍不發則已,一發鎮邪妖。
劍氣如虹,一劍劈開滔天邪炎。
邪炎熄,妖火滅。
就在此時,剛猛勁風毫無徵兆地從虛空中襲來,定神看去竟是一支長鞭,長鞭身上布滿無數邪紋,頂端尖銳而又帶著彎鉤,猶如蠍子尾巴,而握手之處則雕刻著一隻蠍子。
白蓮秀眉一皺,自知此物絕非凡品,赤手空拳難以抵擋,於是沉聲低喝道:“般若懺——出鞘!” 佛門神劍感受主人召喚,自發離鞘而出,霎時佛耀沛然,映照八方。
白蓮手握神兵,手腕翻轉,使出佛門劍訣——“舍利劍法”,一劍劈上妖邪長鞭。
“此物名為焚業鞭,能見此利器,賊尼姑你也該瞑目了!” 燹禍手持長鞭,揮灑自如,每出一鞭都會帶著那獨特的翠綠妖火,遠遠看去就像是尾巴帶火的巨蠍。
而白蓮劍勢時而沉穩時而輕靈,劈、削、刺、轉……等劍路運用的爐火純青,任由長鞭的攻勢如何刁鑽、陰毒,皆難越雷池半步。
久攻不下,燹禍把心一橫,迅速提元,一下子便將功力催至巔峰雙臂灌注內力,長鞭化柔為剛,變成一支長長的利刺,直刺白蓮心口。
“賊尼姑,接我這招——毒火焚仙佛!” 只見妖族長老一聲怒喝,絕式再添七分威勢。
焚業鞭在燹禍的內力推動之下變得晶瑩透亮,渾身散發著綠芒妖光,更帶著層層熱浪炎氣,誓斷佛界劍鋒。
白蓮凝目聚神,不敢怠慢,飽提內元,玉臂一揮,劍勢再變,此招正是佛門名劍的傳世絕學——六道劍輪!六道者,天道、阿修羅道、人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
此中上三道,為三善道,因其業力較善良故;下三道為三惡道,因其業力較慘惡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