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魂俠影修改版 - 第1894節

金博明道:“沒錯,古墓壁畫上有那些龍,那副東漢古畫也有那些龍,那座古墓已經消失,咱們找不到,但是那副古畫卻是跟曹操討伐烏桓有關,有這麼一條明朗的線索,咱們成功的概率很大吶!” 趙雯麗道:“這事可不是咱們能承擔得了的……你真的要去做?” 金博明道:“你若是怕了可以不去,我自己去就行了!” 趙雯麗綳著脖子道:“誰怕了,誰不去就是孫子!” 理智上雖然告訴自己這事不是他們能夠承擔得了,但內心深處又有一種莫名的渴望,她對歷史有著莫名的喜愛和狂熱,若不然也不會選擇考古這麼一個冷門的專業,出於對歷史真相的追尋,她立即違背理智直接答應下來。
“我也要去!” 柳琉也開口表態道。
金博明和趙雯麗皆露出會心一笑,於是乎金博明發動車輛,揚塵而去。
車子開動了一會兒,柳琉忽然冒出一句道:“那些不是龍,就連蛟也不是!” 兩人被她這一句弄得莫名其妙,趙雯麗笑道:“學妹,那你說那些是什麼?” 柳琉道:“不知道,反正不像龍,它們的瞳孔十分細長,就像是蛇一樣,傳統圖畫中的龍睛都是又圓又大,炯炯有神的,那些東西的眼神看起來卻十分惡毒。
” “管他是什麼,咱們先到目的地再說!” 金博明道。
雙姝異口同聲問道:“去哪?” “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 三人搭乘飛機,又轉乘班車,總算來到了目的地。
阿魯科爾沁旗位於內蒙古中部,赤峰市北,面積14277平方公里,簡稱阿旗,管轄天山鎮、天山口鎮、雙勝鎮、坤都鎮、巴彥花鎮、紹糧鎮、扎嘎斯台鎮等七個鎮。
其中天山鎮西北140里處有一座烏遼山,乃古烏桓逐步起源之地,到了漢武帝時期,烏桓已經開始活動在上谷、漁陽等五郡,相當於相當於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的中東部、赤峰市北部、河北省北部、遼寧省北部地區。
光武帝時期,烏桓朝貢於漢朝,率眾大規模遷居緣邊十郡,其向西發展到今內蒙古河套、鄂爾多斯一帶,東漢末年,因曹魏政權的征討,烏桓逐漸沒落,最終消失於歷史長河。
抵達天山鎮后,金博明租來一架汽車,又搞來了不少裝備,搭著柳琉和趙雯麗便往天山鎮西北方向開去。
按照金博明的說法,曹操征烏桓的遺迹誰都知道,要是真有些什麼線索早就被發現了,與其浪費時間,不如換個思維,逆向追尋烏桓的起源,或許還能有些發現。
柳琉看著窗外廣闊的草原景色心情甚好,不禁開始哼起了小曲,趙雯麗問道:“金娘娘,你準備怎麼開始找尋?” 金博明道:“我已經通過渠道搜集一些風俗和傳說,已經有了些頭緒。
” 柳琉笑道:“學長,你這做派倒是很像土夫子呢!” 金博明乾咳道:“其實咱們考古跟那些土夫子在某些程度上是相似的,要找尋古迹就必須先了解當地風土人情,以及一些神話傳說!” 趙雯麗道:“你得了吧,說得這麼輕鬆,咱們這次可是私自行動,再加上這兒人不生地不熟的,要是遇到點什麼危險,我們三個弱女子如何自保啊!” 金博明嘿嘿道:“放心吧,我早就做好了完全之策,到了目的地會有人接應咱們的!” 就在此時,遠方揚起煙塵,原來是一架越野車開來。
越野車在三人跟前停下,從上邊走下一個一米八五左右的漢子,上身是一件色澤簡樸的衝鋒衣,腳下踩著一雙沙漠色的軍械,面上駕著一副防風墨鏡,一頭板寸短髮,臉部線條英朗,透著一股彪悍冷峻的氣質。
金博明招招手道:“老郭,你可算來了!” 板寸男撥開防風墨鏡,咧嘴笑道:“小金,好久不見了,你爸最近身體可還好?” 金博明道:“好得很,吃嘛嘛……只是老爺子一天不如一天!” 板寸男嘆氣道:“有沒有帶老首長到國外看病?” 金博明道:“去過了,就連最頂尖的專家都看了,也是沒用!” 板寸頭閃過一絲傷感,說道:“這次你說有辦法救老首長,我馬上就趕來!” 金博明笑了笑,向柳琉和趙雯麗引薦道:“這位是郭戈,曾經是軍區的特種兵,兩年前退伍,這次就由他來負責咱們路上安全。
” 郭戈朝二女報以一個微笑,算是打個招呼。
“裝備也按照老郭你的意思來準備了,你看看還漏了什麼嗎?” 金博明打開後車門,指著裡邊說道。
郭戈掃了一眼,說道:“嗯,不錯,可以保證基本運作!但要保全自己還差那麼一點……” 說著他從越野車上搬下一個軍用箱,揭開蓋子一看,裡邊居然裝著各種武器,傘兵刀、強弩、身子還有槍支。
柳琉看得花容失色,嚇得往趙雯麗身後躲了躲。
趙雯麗沉著臉道:“金博明,這是要鬧哪樣?” 金博明聳聳肩道:“這也是必須品,放心吧,這裡山高皇帝遠,沒人會知道的。
” 郭戈道:“小金,你要去的地方很危險,確定要帶著這兩個姑娘嗎?” 金博明望了她們一眼說道:“等會去的地方十分兇險,你們……你把車開回去吧,我跟郭戈兩個人去就行了!” 趙雯麗頓時發飆,罵道:“金基佬,你把老娘大老遠地忽悠過來,幾句話就讓我回去,你當老娘是什麼!” 金博明道:“抱歉,我也是前今天才接到老郭的郵件,得知那個地方的,現就告訴你們是怎麼一回事!” 趙雯麗冷著臉道:“說啊,你要是不解釋清楚,老娘今天就跟你沒完了!” 金博明說道:“烏桓本為東胡族分支。
秦末東胡為匈奴敗,部分族人遷居烏遼山。
其後,漢武帝大破匈奴,烏桓才得以逐步走出烏遼山,最終一舉成為草原霸主,這本身就有許多隻得深究之處,為什麼在這紛爭不止的塞外,並不算強盛的烏桓卻一直沒有覆滅,其族群居然能延續至東漢末期,而且還能一舉成為草原霸主!” 柳琉說道:“烏桓其實就是在漢朝和匈奴之中左右逢源,漢強則附漢,漢弱則臣於匈奴,借著這兩個龐然大物的爭鬥而逐步積累自身力量,最終稱霸草原。
” 金博明道:“學妹說的沒錯,自從漢武帝掃蕩草原以來,匈奴雖勢弱,但仍是草原霸主,跟漢朝之間的爭鬥仍在繼續,匈奴為了扭轉劣勢,想方設法地收編各個地域的勢力,甚至多次將手伸到西域!既然匈奴不斷地吞併弱國小族,但烏桓居然還能存活至東漢末年,就算它依附漢朝,但中原政權也不可能一直保他無憂。
” 趙雯麗道:“在那個年代,弱者要生存就必須依附強者,就算換到今天的國際形勢也是如此。
” 金博明道:“這一策略看似簡單,但要真正實施起來卻受到各種因素影響,任何一個細節都可能影響整個族群,比如說依附漢朝時要保持好距離,否則就可能完全被漢朝吞併;跟匈奴交惡時又得把握好度,否則日後便是不死不休的仇人。
且不說如何運用這左右逢源的手腕,單是看烏桓的高層一直堅持這個策略四個世紀,就足以讓人驚訝。
你們想想,要是中途出了個昏庸或者冒進的首領,烏桓又如何能繼續執行這個策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