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瑛驚愕不已。
侯玉玲繼續道:“鳳凰不死,乾坤之內,無物可制,唯獨這天外玄雷有滅鳳之能,來日我們免不得要跟妖族對上,到這兒走一趟或許能悟克鳳訣竅。
” 阿瑛道:“莫非娘娘要從地氣中尋出天外玄雷的線索?” 侯玉玲道:“是耶非耶。
那日大戰厲帝的時候,江南王曾使出暗色雷霆之力,想必他對天外玄雷更加了解,同理可推,小妖后也知道其中道理,只是從單方面下手,必定不能完善,還得再琢磨琢磨。
” 侯玉玲環繞著群山走了一圈,到達了一個地勢頗低的陡坡,四周環山,巒險如刀,形成八面包圍之險峻煞勢。
侯玉玲倒抽一口冷氣,嘆道:“好一個兇險之地。
” 就在此時,體內的鳳凰心魔之力莫名躁動,侯玉玲暗忖道:“心魔躁動,這兒定有其不安之物。
” 於是調動元功,神念與鳳凰心魔接引,令得她竟看見了千萬年前的一幕——九霄之上出現一個龐大凹陷,凹陷四周蒼穹雷雲密布,紫雷電光宛若游龍走蛇,中央核心之處則見諸天星辰,璀璨艷麗與天災殺劫相互映襯,交織成一幅異樣景象。
雷電霹靂之中唯見鳳凰飛舞,左躲右閃,避開連環雷罡,似乎正努力地朝星辰核心飛去。
過了一陣,無數雷電凝聚成團,形成一個個的雷球打了下來,鳳凰凝出人形,獨擋漫天雷劫,接下來天外降下玄雷霹靂,鳳祖的第八鳳魄被打出體外,命懸一線……到了這裡記憶已然終止。
侯玉玲體內養有楚婉冰的心魔,此次回到鳳祖渡劫之地,多少會生出一絲感應,故而得窺部分鳳凰往事。
“阿瑛,將旗幟打出來!” 侯玉玲招呼道,阿瑛忙著手去辦,只見她取下背後行囊,行囊內擺放著十二枚令旗。
這十二令旗具有吸靈聚能之曉,阿瑛按照主子吩咐將令旗插在山坡周圍的十二個方位,令旗便開始吸納地氣中所殘留的玄雷霹靂勁。
阿瑛蹙眉道:“這殘勁頗為羸弱,若要對付當世之鳳凰恐怕尚顯不足。
” 侯玉玲道:“本宮並非單純依靠這殘勁。
” 說著撮指成刀,劃破手腕,頓時血花四濺,朱紅落地,頓時八方泛起赤霞,十二面令旗綻放出魔魅絳光。
阿瑛一愣,驚道:“娘娘,您以半身精血引動陣元,這太過魯莽了,對您玉體傷害極大?” 侯玉玲面色蒼白,道:“精血雖損,調息一陣便能恢復,這個陣法是給日後留一個保障。
” 侯阿瑛伸手將侯玉玲攙扶起來,說道:“奴婢愚鈍,不知此陣有何玄妙。
” 侯玉玲道:“那十二面令旗是以萬魔元石打造,按照此陣名為十二魔天陣,乃是一門活陣,當激發陣元后,此陣便能與周圍環境同化,所以也能吸納殘留的玄雷勁。
” 阿瑛明白過來:“娘娘是要以這玄雷殘勁作為陣法運轉核心,藉而剋制鳳凰一脈?” 侯玉玲點了點頭,說道:“陣元激活后,此陣便能逐漸成長,待一年半載后陣型即成。
此陣另一個妙處便是循序漸進,厚積薄發,陣法凝聚時不會有任何動靜,可起掩人耳目之效。
” 阿瑛敬佩地道:“娘娘深謀遠慮,奴婢佩服。
此處地勢特別,不如娘娘為其賜名?” 侯玉玲愣了愣,道:“賜名?這本宮倒是未曾想過,你有何建議?” 阿瑛道:“鳳祖曾在此地遭劫,而娘娘又布下十二魔天陣,亦是克制鳳凰一脈,依屬下之間,不如便稱為落鳳坡!” “落鳳坡?也好,就取此名!” 侯玉玲幽幽一嘆,暗忖道:“但願此陣永不用,此名永不應。
” 沒過多久,仇白飛的西征大軍也是凱歌高奏,隆重回師,皇甫銘再度舉國歡慶,但規模不如鐵鷹那一路。
仇白飛入殿拜封,皇甫銘拜其為朝廷水師元帥,入內閣大臣。
仇白飛則回道:“常年征戰,微臣滿身傷患,體弱氣虛,實在無力再征戰天下,再者如今天下生平,兵武止息,還請陛下讓臣能到風景佳地養老,做一富家翁。
” 對方既然要交出兵權,皇甫銘也樂得順水推舟,給予豐厚賞賜,冊其為衛國公,列一品侯爵,御賜金帶錦袍。
就在此時,殿外傳來北疆奏摺:“啟稟皇上,北疆神威鎮國王有摺子傳來。
”皇甫銘微愣,蹙眉道:“楊王有何要事,且念來聽聽。
” 侍者展開奏章念誦道:“如今天下初平,煞滅魔降,異族俯首,內無憂外無患,恢復民生乃首要之重,可裁兵武節省軍費以作民用。
北疆將士多年征戰,多有倦戰之意,臣在此請命,望朝廷遣北疆邊軍以解甲歸田。
臣楊燁叩拜聖上洪恩!” 緊接著又有使臣有呈上一個錦盒,盒中安放之物正是神威鎮國王的金印,更有一封辭呈,顯然是掛印封金,交出權位。
先帝時期的兩大強臣在同一天交出兵權,皇甫銘自然是爽快答應,又命人向北疆邊軍發布豐厚遣散費,安置退役士兵。
兩路大軍都已大勝而歸,皇甫銘龍顏大悅,此時一名文臣進言道:“吾皇恩威舉世莫敵,外滅煞域西夷,內修民生道德,神州安定,四方祥和,吾皇功績已前無古人,依老臣之見,皇上可登泰山封禪!” 眾人定神一看,正是禮部尚書王術。
群臣皆紛紛點頭贊同。
皇甫銘問道:“國丈有何見解?” 侯翔宇道:“歷代君王凡有功績者都會登泰山而封禪,如今皇上文治武功早已超過歷代帝王,若再效仿前人豈能表彰出吾皇功績。
依老臣所見,皇上不必再登泰山,而是直登九天,居天宮之上,掌管天地。
” 此話一出,群臣驚愕。
侯翔宇繼續說道:“如今修者功力大增,天人以上修為者皆可無視千軍萬馬,此次皇上發兵討伐煞域,引來許多神魔高手相助,可見吾皇之功德已布萬界,實乃群心所歸。
神州先三教相輔,再有妖族歸降,後有魔界稱臣,可謂是神佛仙妖魔人皆一致來朝。
這種種功績,各位大臣可認為凡塵帝號還能匹配吾皇乎?” 群臣皆搖頭答不能。
侯翔宇道:“既然如此,那老臣便恭請陛下改稱天帝,鑄造天宮,統領萬界。
” 皇甫銘又驚又喜,說道:“帝號可改,但宮闕如何易於,更勿天宮!” 其他大臣也道:“如今民生未復,如何能大興土木,勞民傷財!” 侯翔宇道:“無需勞民,也無需傷財,只需遣那十幾萬魔兵去建造天宮即可!” 此話一出,立即引來滿朝震動,文武大臣各執其詞,爭論不休,聲浪如潮。
散朝後仍無結果,皇甫銘單獨召見侯翔宇問道:“國丈為何要提出讓魔軍修建宮闕?” 侯翔宇道:“皇上不必多慮,老臣此舉用意有三,其一是魔軍曾協同煞域對抗我朝廷王師,雖是歸降,但實則是又過無功,此乃讓他們將功折罪;其二便是試探魔界是否真心歸降,若其心有不服,自然會生出異變,也好早日將禍害斬於萌芽;其三便是借著建造天宮之名來重編魔軍,杜絕長久之害,也能增強我軍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