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陽怒雷硬撼墨火妖光,頓時一聲驚天巨響,兩股極端之力衝突,竟時吞天滅地之驚爆,震爆百里方圓,三教祖師石像——碎!霎時間,天羅陣內蘊含之極陽氣化作一股強烈的旋風,四人只覺得猶如置身烘爐煉獄,渾身水分彷彿在這一瞬間被抽干。
緊接著一陣地動山搖,地面開始崩潰。
兩人同時口角迸血,氣息紊亂。
震耳欲聾的轟響聲中,忽聞一陣銀鈴脆笑,只見妖后笑靨如花,玉頰生暈,咯咯笑道地道:“本宮多謝公子援手,替吾族解除了萬年之禁錮!” 龍輝聞言臉色一沉,暗叫不妙:“妖婦利用我與她交戰時產生的力量來破壞天羅陣陣眼,中了她的奸計了!” 再聯繫起這些天所發生的一切,龍輝恍然大悟,原來妖后從一開始就設計布局,為的就是將自己引入陣眼,再暗中利用兩大高手激戰時產生的力量震潰陣眼。
這些天來妖后的無所作為並非在與龍輝斗耐心,而是借勢製造出一個讓龍輝和苦海逃亡的機會,之後便在陣眼等候二人。
而且在激戰的過程中,龍輝連用“霹靂”、“陰陽”兩篇功法,吸納九天雷電,抽取十方陽氣,更加速了天羅大陣的崩潰。
天羅聖賢封魔陣的崩潰已是不可阻擋,妖族出世更是鐵板釘釘上的事,龍輝不禁懊悔萬分,心中更是打定主意:“妖族出世又如何,今天我就先斃了你這妖婦,我看妖族群龍無首后又如何禍害人間。
” 心念一動,龍輝豁盡全力,壓制內傷,再運陰陽,引氣黷武,吸納天羅聖賢封魔陣即將消散的陽氣,將一身真氣提升為至極陽氣——“烈陽元丹”龍輝渾身散發出璀璨金光火芒,宛如九天驕陽,叫人不敢正視。
就在此時崩潰的陣眼已然山崩地裂,地面不斷地崩塌,不消多時地面已經出現了一個十丈方圓的大坑,而且在不斷地擴大。
只聞龍輝怒喝一聲,不顧天災地禍,運起“烈陽元丹”化作一道火光撲向妖后。
妖后秀眉一皺,冷哼一聲,玉手揮舞,墨色火焰再度浮現,烈火匯聚為一點,化作螺旋之氣迎上“烈陽元丹”再聞一聲巨響,兩人被對方之雄力震退,同時口嘔朱紅,再次負傷。
龍輝“御天借勢”收納妖后余勁,藉此凌空換氣,足下輕點,踩著尚為落入地底深淵的碎石,施展絕世輕功,踏空而過。
妖后眼神一寒,再起攻勢,招行半式,隨即逆運真氣,一掌凌空發出。
龍輝故技重施,招運“御天借勢”之法,然而在接招的同時,竟然大感驚訝,蘊含正逆兩股氣勁的一掌,防無可破之守竟是防不勝防,“御天借勢”——破!強烈的震蕩,使得龍輝內息紊亂,臟腑受創,氣息難以維持,忽覺得腳下一空,整個人陷入萬丈深淵。
撲通一聲,龍輝落入冰冷刺骨水中,口鼻同時進水,大腦霎時一者空白,意識也逐漸迷離。
不知過了多久,龍輝緩緩睜開雙眼,只覺得身子浮在水中,隨波逐流,渾身筋骨卻是劇痛欲裂,臟腑彷彿交纏在一起,難以提起半分真氣。
所幸龍輝練成葵水真元,即便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身體也可以適應水性,要不然可是要被活活淹死。
龍輝放鬆身子,默默吸納十方水元之氣,用以滋潤受傷經脈與臟腑,暗思道:“這莫非是傀山地底暗河水脈,只是不知道通往何處。
” 稍一思考,龍輝便覺昏昏欲睡,很快便又昏睡過去。
朔風城的上空依舊飄蕩著濃烈的血腥味,自從龍輝帶人深入草原后,鐵烈大軍就沒有發動過萬人以上的攻擊,只是偶爾派出小隊人馬騷擾。
鐵如山也曾派出精兵襲擊鐵烈軍營,但每次都是鎩羽而歸,無奈之下鐵如山也只好下令按兵不動,靜觀對面敵軍之動向。
鐵如山登上城牆,凝視遠處敵營,心中百念交集,此番鐵烈大軍處處透著詭異和神秘,特別是敵營上空那朵噬魂妖雲,猶如哽咽在喉,叫他難以安寧。
“將軍!” 一名親兵快步跑來,行了個軍禮道,“探子回報,鐵烈派出一支千餘人的騎兵朝清羽河奔去。
” 鐵如山濃眉一揚,神色冷峻地道:“這幫蠻子終於有動作了,立即派出三千騎兵,給我把這些打清羽河水源的蠻子盡數剿滅!” 就在此刻一名傳令兵匆匆跑來,神色有異地道:“將軍,鐵壁關派來使者,說是手中持有督帥的軍令。
” 鐵如山面色一斂,點頭道:“快請!” 傳令兵應了一聲,便下去邀請鐵壁關使者。
不消多時一名身著素衣儒袍的中年男子緩步走上城牆,鐵如山一見此人,神色不由一沉,拱手道:“謀師請臨朔風城,鐵某倍感榮幸。
” 中年男子便是鐵壁關首席智囊,被尊為“謀師”的陸乘煙。
陸乘煙抱拳道:“劣者見過鐵將軍,此番前來是口授督帥軍令,這是督帥交吾之兵符,還請將軍過目。
” 說罷由懷中掏出一個青銅虎符,鐵如山接過一看確實是虓勍督帥所有之物,亦是代表著鐵壁關至高軍令。
鐵如山面色凝重,思忖道:“督帥竟然讓陸謀師來傳授軍令,還佩戴青銅虎符,不知是何種重要軍令?” 心知此事非同小可,鐵如山做了一個請的動作,道:“謀師請到內府一談。
” 陸乘煙搖頭笑道:“不必了,劣者在此說便可。
” 鐵如山不由有些納悶,能動用青銅虎符的軍令竟然可以在大庭廣眾之下宣讀,真不知道這回督帥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葯。
陸乘煙道:“鐵將軍,督帥有令,命令朔風城內所有軍民在十天之內盡數撤離。
” 此話一出,不但是鐵如山,就連在場的士兵也驚得啞口無言。
過了一陣子,鐵如山才反應過來:“陸謀師,你所說的可是督帥的意思……” 陸乘煙笑道:“當然,這是督帥親口告訴我的,將軍莫非懷疑此令有假嗎?” 鐵如山嘆道:“不敢。
只是棄城之事非同小可,鐵某需得給城中軍民一個交代。
” 陸乘煙搖頭道:“棄城的理由劣者可以告訴將軍,但是決不能宣揚出去,還望將軍見諒。
” 鐵如山點頭道:“也罷,還請謀師明示。
” 陸乘煙俯首在鐵如山耳邊輕語了幾句,只見鐵如山臉色大變道:“此話當真?” 陸乘煙點頭道:“當真,還請將軍儘早下令。
” 立時,鐵如山將朔風城內的十八名萬兵長盡數召至將軍府,不多時十八名萬兵長神色凝重地離開,點齊各自兵馬候命。
三個時辰后,鐵如山公布棄城的命令,頓時引起朔風城內一片慌亂,但百姓當中有不少退役老兵或者民團鄉勇之流,有這些人主動挺身而出協助軍方組織百姓撤離。
朔風百姓久經兵災,對於遷徙之事也不陌生,所以很容易便平靜下來,聽從軍兵的安排,有條不紊地從西門撤出朔風城。
經歷連番激戰,朔風守軍也減員不少,原本二十萬大軍此刻只剩十二三萬,而鐵如山給每一個壯年男子配上一柄鋼刀,讓其亦擔當起守護婦孺的責任,無形中又多了幾萬的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