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魂俠影修改版 - 第1418節

龍輝望西面看去,感覺到陰氣遠離,便知道了個大概,笑道:“冰兒,恐怕你看不到了,厲帝那廝已經感覺到滄釋天形神俱滅,他沒法撿到好處所以就提前離開,他也怕我們倒轉槍頭對付煞域哩。
” 楚婉冰哼道:“活該,誰讓他坐山觀虎鬥的,就叫他們白忙活一場!” 沐浴在小鳳凰溫暖春意內,龍輝不禁莞爾一笑,伸手揉著她細膩的秀髮,一掃方才血戰的苦楚和傷疲,周身暖洋洋的,心境平緩,極為舒爽。
鳳火燒盡邪氣,天空殃雲也開始消散,神州再復清明,東南北三路大軍同時叩關,輕鬆打開城門,然而龍麟軍和鐵壁關則屯兵在外,不入帝都,僅由晉王的西南軍進城。
領著大軍重回玉京,晉王只覺血氣翻湧,滿身力氣都被調動起來了。
大軍行至皇城正門時,卻見群臣列隊,百官恭迎,高呼萬歲。
晉王為之心動,侯翔宇策馬在旁,低語道:“殿下,如今滄賊授首,百官朝拜,萬民歸心,正是借勢登基最佳時機,萬不可錯失良機。
” 晉王自知侯翔宇此話極為有理,如今皇甫一族男丁凋零,而他又有撥亂反正之功,再者他又是先帝子嗣,這個皇位已經是十拿九穩了。
帝都已被地藏大能還原昔日繁榮,西南勤王大軍有序地進駐皇城,剪除滄釋天遺留的勢力,並駐軍城內維持次序。
東宮之內有一處瓊樓玉宇台,高達近乎百丈,堪稱玉京之巔,如今晉王緩步踏上樓台,首度站在巔峰,俯視蒼茫大地,一覽玉京全貌,入眼皆是帝都繁榮。
夜晚的玉京仍舊燈火輝煌,好似一顆鑲嵌在大地的夜明珠,光華照耀了半個天空。
燈火入眼,晉王心中默念所見景色的名稱:“那邊是西街鬧市,月軒湖,文武巷,貴胄巷……” 目光卻是落在一片漆黑之地,那兒則是王孫巷,昔日皇族宗親所居住之地,如今竟是毫無生氣,叫人心生悲涼之感。
親族皆被滄釋天屠殺殆盡,自己如今可謂正是名副其實的孤家寡人……晉王心口一陣酸楚,眼中似有霧氣瀰漫。
就在暗自神傷之時,忽聞台下有人稟報道:“殿下,找到蕭妃娘娘了!” 晉王回過神來,急忙奔下高台向母妃請安。
過了大半個月,皇宮祭天台一片肅靜和威嚴,文武百官分列左右,孟軻、孔丘、鴻鈞三人更是領著儒道弟子站在台下。
吉時已到,禮炮齊鳴,兵甲肅立,齊聲高呼萬歲。
在禮官的吆喝聲中,一襲龍袍加身而又頭戴白巾的晉王登上高台,朝拜祖宗靈位,而靈位之中除了歷朝帝君外更有今朝皇族罹難者的牌位。
晉王,或許此刻該稱為皇甫銘,他跪在諸多牌位前,磕頭低泣,喃喃自語向著亡者禱告。
良久,禮官高聲大喝道:“皇甫銘撥亂反正,挽天下於危卵間,平息昊天亂世,今日奉祖宗禮法,秉天地氣運,賜此子承接大恆神器,帝冠加冕!” 戴上金冠帝胄,皇甫銘成為大恆新皇,重開神州新象,群臣連連高呼萬歲,御林軍同時行禮以敬,聲威恢宏龐大,比起當日滄釋天的加冕儀式更有一番氣勢。
登基九五后,皇甫銘率先頒布第一道聖旨,便是對有功之臣大肆加封,只聞禮官念誦道:“國逢危難,肝膽瀝血,今封賞有功之臣。
封楊燁為神威鎮國王,封地一萬八千里,西北三十八城。
” 昔日楊燁雖被封為鎮南王,但卻有名無實,明升暗貶,如今這一封賜可謂是實至名歸。
“遼東崔家剛正不阿,為國盡忠,特賜崔遠平國公位,其封遼東之地!” 楊燁和崔家所得之封賞莫說是大恆開國首次,便是歷朝歷代也鮮有如此封賞,聽得群臣是又驚有羨。
“龍麟軍主帥——” 禮官繼續念誦,當讀到這個名字時,全場倏然鴉雀無聲。
可以說這些年來,天下間最響亮的名字不是楊燁,也不是三教教主,而是龍輝!禮官將聖旨往下宣讀:“龍輝在朝綱失常,逆賊當道時不畏艱險,新建義軍,先後誅殺昊天逆臣,最後更是斬下滄釋天首級,挽萬民於水火,救國家於傾頹,可謂功高絕世,特冊封為江南鎮海王,從此管轄江南三十六郡及天下海運!” 冊封一下,便是的龍輝的地位幾乎等同於一字並肩王,與天子平分江山。
在群臣驚羨和感嘆聲中,龍輝、楊燁和崔遠平走到台下,領受冊封,崔遠平一身華貴朝服,顯得文質彬彬,而龍輝和楊燁則是戰甲戎裝,盡露剛強之風。
兩人在台下一站,竟有股莫名武威,猶是凌駕帝皇之上,皇甫銘也曾見識過強者之風,自知台下這兩個人隨手一翻便可叫玉京化成飛灰,哪還敢讓他們行君臣之禮,也幸虧他早有準備,在聖旨上加上一條——無需朝拜,給雙方都留了餘地,在外人看來這是皇恩浩蕩,獎賞有功之臣,又可免去跪拜風波,皆大歡喜。
然而崔遠平也沾了龍輝和楊燁的光,也同樣享受無需朝拜的殊榮。
跟聖旨仍在念誦:“儒教孟軻、孔丘一身正氣,迎戰邪孽,為萬世之師表也,故封群儒至尊,分別東西掌教,統率天下儒生!” 龍輝心想這番封賜也是預期之內,畢竟二人與孔岫關係匪淺,一者為嫡傳大弟子,一者為血脈至親,再加上立下大功,要當這儒教掌舵也是綽綽有餘。
儒門勢力遍布天下,儒生何止千萬,所以立兩個教主也是適合,再加上兩人同出一脈,親如手足,既不會出現儒門分列之憂,又能分擔教務,可謂一舉兩得。
因為波旬之故,佛門早已元氣大傷,進入末法時代,故而諸寺已經閉門封山,淡出塵世,故而此次封賞未見佛教中人到場。
佛教既然缺席,便封賞道教,只聞禮官念道:“道門元鼎、鴻鈞,屢助義軍,連克強敵,可謂功德無量,二位同列道宗之尊,楚江以北為北宗,由元鼎教主管理,楚江以南為南宗,由鴻鈞教主管理。
” 龍輝心頭一沉,心忖道:“好生厲害的手段,當初孔教主栽培孔孟二子,便有分列兩教主之意,此舉也得儒門支持,但這廝居然借著儒門雙尊並列之際,也給道門來了個南北並列,明知道元鼎跟鴻鈞不合,分明就是要藉此削弱三教影響力,但偏偏此舉是在儒門雙尊並列之後,若有人提出反對,便等同於也否決了儒門擁立教主的方式,這借力打力的手法好生好練!” 龍輝雖暗有微詞,但當初元鼎相助龍麟軍所提出的條件便是划江而治,南北並立,如今也不過是履行昔日約定罷了。
之後,聖旨中更是承認妖族在神州的地位,稱其為靈獸神族,歸江南鎮海王統領,賜江南富庶之地;在天劍谷內修建護國劍閣,恩榮之極;封慕容霄漢為正一品侯爵,封姚晴茹為正一品夫人,封杜天云為西北侯。
此外龍氏一眾夫人也列入賞賜行列,楚婉冰為正二品夫人,更與白翎羽並列江南王正妃,秦素雅、魏雪芯為從二品夫人,崔蝶、林碧柔、玉無痕、漣漪則為正三品夫人,龍氏一族可謂是享盡天下榮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