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女都大感欣慰,紛紛誇獎阿紫,一個個都對她親熱的不得了。
這些女子也是為了心愛的人,別的都可以不顧的。
吃早飯時,大家又都向楊過道喜,楊過笑嘻嘻的很是高興。
小龍女細細看著楊過,道∶“過兒,你的氣色好極了,阿紫的精氣對你還是很有幫助。
”“是啊!我的右臂已全部復原,原來是右手曲池、少海穴之間留有一絲血塊,一直沒有化掉,所以總是覺得有些不順,現在已完全沒有這種現象了。
”眾女聞言個個喜上眉梢,又都誇獎阿紫,說她大大有功,阿紫也很得意的看著楊過。
趙華問道∶“公子,你是怎麼知道的?以前為什麼都沒發覺?”楊過笑道∶“我是看到的。
那血塊太小了,行功運氣都沒有妨礙,所以也不知道。
”眾女大奇,趙華疑惑的道∶“公子,你是說看到的?”楊過很是高興,道∶“我與阿紫圓房后,先是助她行功,阿紫很快就入定,功力自是大進。
我就自己行功,忽然之間,覺得自己透體通明,全身血脈經絡骨骼清晰可見,而且可以隨著自己的意志控制,我想這就是內視之術了。
”眾女都又驚又喜,小龍女問道∶“過兒,這內視之術又有何用呢?看到自己身體的裡面,┅┅會不會很可怕?”楊過笑道∶“那倒不會,只是覺得很有趣。
內視之術我還沒想到有什麼大用,不過,因為可以隨著意志控制骨骼經脈,所以也就是可以隨意變化,不用易容術了。
”眾女大奇,阿紫拍手大叫道∶“好好玩噢,好好玩噢!大哥哥,你變給咱們看看。
”楊過笑道∶“現在還是不要吧,免得嚇到了你們,以後有機會再變吧。
”眾女都點點頭,心下也都有些怕怕,萬一楊過變的很可怕,那就不好玩了。
小龍女笑道∶“阿紫確是咱們姐妹中的藥引,咱們的推測一點都沒錯。
”楊過有些不解,疑惑的看著小龍女。
趙英道∶“公子,咱們姐妹和公子成親后,原本以為公子的手臂可以順利重生完成,但不料總是仍有缺憾,昨晚龍姐姐和咱們姐妹談到這件事,大家都很納悶,妹子想到可能是像草藥中少了一味引葯,使得陰陽未能調和,當時大家就認為這味引葯很可能就是阿紫,現在證明果然不錯,公子和阿紫妹子圓房后,就真的大功告成了。
”阿紫眼中閃著高興的光彩,她不住的親著楊過,嬌笑不停。
眾人歡歡喜喜的進餐。
趙英又道∶“公子,阿紫妹子的體質稍有不同,昨晚破身,她的傷口很大,剛才華妹幫她敷了葯,雖然止住了痛,但還是要休息個兩天。
”楊過噢了一聲,笑嘻嘻的道∶“原來是這樣啊?我也覺得奇怪,阿紫的┅┅真的和你們有些不一樣,好像那個什麼膜的特別厚韌。
”眾女都被他說的臉紅紅的。
袁明明嘻嘻笑了兩聲,道∶“既然新婚燕爾不能恩愛,那咱們就出去逛逛也是好的,不然悶在家裡,阿紫妹子會受不了。
”阿紫羞道∶“明姐姐好壞,我才不會呢!”可是她卻也是躍躍欲動,一付期待的臉色看著楊過。
楊過笑道∶“好啊!秦師姐說邙山是個打架的好地方,現在時間還早,就要廚間準備一些食物,咱們就到邙山去玩好了。
”眾女大喜,阿紫更是笑逐顏開,她咭咭笑著,匆匆吃了兩口,放下碗筷,抹抹小嘴,親了楊過一下,就往廚間鑽。
春蘭和秋菊對看一眼,也跟小龍女撒了一下嬌,嘻嘻哈哈的跟著跑去。
趙華笑的很大聲,對著小龍女道∶“龍姐姐,阿紫還像個小姑娘,春蘭和秋菊妹子這下也一定是去廚間幫她準備好吃的了,前幾天的乾糧真的把她們吃怕了。
”眾人也是笑個不停,小龍女道∶“上次倒是我的疏忽了,只想到咱們自己的食量小,卻忘了這些小姑娘的胃口,也就沒有特別交待廚間準備,也真委屈了她們呢!”邙山又稱北邙、芒山、北山、郟山,綿橫於洛陽城北,接偃師、鞏、孟津三縣界,為水所源出。
東漢建武十一年,恭王祉葬於北邙,其後王侯公卿多葬此。
金正隆年間,還一度更名為太平山。
王建詩云∶“北邙山頭少閑土,儘是洛陽人舊墓;舊墓人家歸葬多,堆著黃金無處置。
”又說∶“朝朝車馬送葬回,還起大宅與高台。
”可見邙山實在是一處歷代達官貴人的最佳歸宿之處。
其實楊過一家在洛陽住了半年多,洛陽周近多已走遍,這城北之處也是經過多次,只是沒有專程來過邙山。
他們一行人來到邙山時,北風蕭蕭,放眼望去,山陵起伏,白茫茫一片,雪花也時飄時歇,看來很是蒼涼,只是大夥興緻高昂,倒也不覺有什麼孤寂,反覺得人煙全無,正是他們大展身手的好地方。
他們依著秦艷芬提示的路徑進入了邙山。
這一帶的邙山因為是一大片台地,並無大山阻擋,所以時有強烈的勁風,但他們都不以為意,而且每個人都還刻意穿著白色的勁裝,外罩同色外袍和頭套,主要就是要與白雪同色,這樣較不容易被人發現,以免一不注意,說不定驚世駭俗,惹起意想不到的是非。
春蘭、秋菊和阿紫三女,還不辭辛勞,各自背了一個大行囊,那顯然是吃的東西。
楊過自遇到元銚和戴王妃之後,對他們的那個年代甚為好奇,而嚴舉人知識淵博,所以昨天他就乘傳功之便,以不著痕迹的方式向他請教了許多有關北魏時代的歷史和掌故,想不到嚴舉人還懂得真多,簡直是如數家珍。
其實嚴德生祖居在此,當然對在此立都的北魏所知甚多,而且他雖是武舉人,但卻不是莽夫,他出身書香世家,那時講究的是允文允武,他的體格健壯,雖愛讀書,卻更愛弓馬,所以他的先人才要他專攻武舉,不想後來卻成了糧商,憑著他文才、武學的底子和急智,二十多年來在商場倒也一帆風順。
嚴德生還特別告訴楊過北魏孝文帝的陵墓所在,因為孝文帝是北魏遷都到洛陽的第一個皇帝,在位時厲行漢化,包括禁同姓相婚,定族姓,行均田法,定戶籍及公服制,禁胡語,鑄五銖錢等等,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崩殂后殯葬於邙山。
但一位英明的皇帝之後,往往都是一些昏君,繼位的宣武帝雖然還好,但除了在北邊築建九城之外,其他也沒什麼作為,在位十五年後,嗣位的孝明帝就不像話了,他不但沒有一天當家作主過,最後還被胡太后所弒。
其實北魏立國短短一百四十九年,共有十二個皇帝,其中有好幾個都是被弒的,包括開國的道武皇帝拓跋悺,另外還有幾個皇帝也是死的不明不白。
楊過很快找到了孝文帝的陵墓,那是一個佔地極廣的墓地,近處雖然也是墓碑林立,但畢竟他是皇帝,所以後代貴人的墓園還是不敢靠他太近,以免招人之忌。
楊過拂袖掃掉了墓碑上的雪花和冰柱,見碑上刻著“大魏大行孝文皇帝之陵寢”,字跡已稍有模糊,但仍依稀可辨。
楊過指著墓碑,對諸女說道∶“這位孝文皇帝就是元銚太子的祖父了,他將國都遷到洛陽,也是最英明的皇帝,不想死後才三十幾年就亡國了,他在位時是怎樣也想不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