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見這名少女雖然容貌絕美,卻是秀眉微鎖,兩眼直視,像是心有所系,對周近事物竟是漠不關心,連坐在路邊不遠的楊過一伙人,她也是一樣視如未見,任由騾子漫步直行。
眾人都覺得很訝異,這樣一名絕美的少女,竟是如此的渾渾噩噩,大家都不由得為她耽心。
忽然楊過臉色大變,側頭叫道∶“龍兒┅┅。
”小龍女看到楊過的臉色,吃了一驚,又再細看那名少女,不由得掩口叫道∶“是襄兒┅┅!”楊過臉色蒼白的看了眾女一眼,輕嘆道∶“龍兒,襄兒竟是這付模樣,真讓人心痛。
”小龍女帶著顫抖的哭音道∶“我來叫她。
”楊過微微搖頭,道∶“不要了。
”說著,頹然坐下,雙眼獃獃的看著郭襄的背影,雙眉深鎖,喟然不語。
這時眾女都發現有異,齊都圍到泫然欲泣的小龍女身邊。
阿紫又看了那名逐漸走遠的少女一眼,忽有所悟的道∶“啊!她是郭二姑娘。
姐姐,她是郭二姑娘!”小龍女的雙眼一直沒有離開過郭襄,聽阿紫這樣一叫,不由得流下淚來,她摟著阿紫道∶“她就是郭襄郭二姑娘。
”阿紫跺著腳道∶“姐姐,快叫她啊!快叫她啊!她好可憐噢!”袁明明等眾女都睜大著眼睛看著楊過和小龍女,卻都不敢啃氣。
這些日子以來,她們多少已知道一些郭襄的事,對這個小姑娘都有說不出的同情,但她們都插不上嘴,也不敢隨便講話,小龍女淚眼看著楊過。
楊過嘆了一口氣,也看著小龍女,滿臉都是無奈。
小龍女輕輕的柔聲道∶“過兒┅┅。
”楊過微一擺手,小龍女立刻止口不語,她知道楊過已是心煩氣短,要是說不對頭,徒然傷了他的心,於是只是溫柔的挨在他身邊,一起注視著漸漸遠去的郭襄。
阿紫在旁卻是淚流滿面。
楊過發現郭襄竟然不是往洛陽方向,而是在前段分岔道上走嚮往嵩山的路上。
他心念一動,對小龍女道∶“龍兒,你和各位妹子先回家去。
襄兒這個樣子,我真是心痛,總要設法點化於她,唉┅┅。
”小龍女輕輕的點點頭,凄然的道∶“你要好好處理,這孩子怎會這樣┅┅?我真是┅┅。
”她欲言又止的嘆了一口氣,又替阿紫擦去了滿臉的淚水,再也無心遊玩,她拾起蟠龍木,連楊過的那根也一起拿了,招呼眾女施了隱身法直奔洛陽。
楊過待眾女走後,又呆坐了半晌,忽然他自己苦笑了一聲,心想,自己這樣情孽糾纏,那像一個已經得道可以成仙之人?四下一看,心中有了計較。
他在林中找到一叢矮竹,取了一根枯竹的竹節,做了一個像是趙英姐妹用來傳信的竹筒揣在懷裡,又在地上用手指沾了一些灰土,勻勻的塗抹在額上和眼角、上頷,增加一些皺紋和魚尾,又把頭髮稍稍弄鬆,雖然現在就算自己當面站在郭襄面前,她也不一定認得出,不過為了慎重起見,他還是做了一番修飾。
林外道路上雖是無人,楊過還是施了隱身術,一會兒就趕上了郭襄,見郭襄還是渾渾噩噩的任由毛騾順路而行,他在郭襄身前身後轉了幾圈,看這小姑娘半年多不見,愈發出落得成熟嬌美,但卻是毫無朝氣,哪像一個如日中天的青春少女,他難過得幾乎落淚。
往前一看,這條路正是往嵩山的主要道路,他不知道郭襄是不是要去嵩山,但往前看去,這條路並無岔路,於是他飛身前行了五、六里,趕在郭襄的前頭。
楊過進了一家道路邊的食鋪,叫了一些飲食,又向店家借了一付筆墨,扯下自己長衫襟擺邊的一塊衣襟,鋪在桌上,磨了墨硯,稍一思索,寫下了一篇功法。
楊過知道郭靖和黃蓉都學過九陰真經上的一部分武功,雖然不知道他們是否有傳給郭襄,但以郭襄的年紀看來,應該是還沒有,不過郭靖和黃蓉所學的九陰真經和他在古墓所學的有些不同,所以楊過就以九陰真經為藍本,再佐以自己的心得,寫下了一篇新的功法,雖僅寥寥不足千字,但卻是他的武學大成,他希望郭襄能勤加修練,將來在武功上能出人頭地,也算盡了他保護這個小妹子的心意。
待楊過寫完功法,稍一運功,將墨跡烘乾后,又把布巾捲成一束,放入先前做好的竹筒內,郭襄那頭毛騾的鈴鐺聲也已傳到。
他站到店門口,叫道∶“郭姑娘,郭二姑娘。
”一直叫到第三聲,郭襄才回神過來,轉頭看到店門口的楊過,微微一愣,道∶“這位伯伯,是你叫我嘛?”聲音還是那樣清脆甜美,楊過眼眶有些濕潤,鎮攝住自己的心神,微笑道∶“正是,多日不見,有請郭二姑娘進店稍事休息。
”郭襄天性爽朗,見有人邀她,雖然不認識這個人,但人家既然叫得出她的名字,必然以前也是見過的,於是跨下騾背,摘下皮帽,整了一整秀髮,朝店內走來,店家也趕忙將騾子牽到檐下栓好餵食。
郭襄看著楊過道∶“這位伯伯,咱們以前見過嘛?”楊過抬手肅客,含笑道∶“二姑娘前年芳辰,不才在襄陽見過的。
”他說的是郭襄十六歲的生日,郭襄十七歲的生日剛過沒多久,那卻是在寂寞中渡過。
郭襄啊了一聲,歉然道∶“真是對不住了,那天來的朋友太多,我可記不清楚了,還要請教伯伯大名,真是失禮。
”“那裡,那裡,二姑娘交遊滿天下,當然記不得這麼多。
不才姓木名高,以前也在江湖走動,現在可不敢隨便在外行走了。
”楊過邊說邊請郭襄坐到自己的那張桌子,又叫店家增添了碗筷和飲食,又笑道∶“看二姑娘的樣子,像是在趕路,可能還未進食。
”郭襄秀眉一展,睜著大大的眼睛,看了一下店外的天色,又啊了一聲,道∶“啊呀,伯伯你不提,我真的忘了已過了午時,都忘了吃飯呢。
”楊過心疼無比,忙道∶“二姑娘,你快吃些東西,別餓壞了,咱們邊吃邊聊。
能在這裡遇見二姑娘,真是太高興了,但不知二姑娘要去那裡?““謝謝伯伯,我也沒有一定要去那裡,只是隨便到處走走。
”郭襄說著,輕輕嘆了一口氣,先喝了一口茶,伸出筷子,吃了一口小菜,卻若有所思的又輕嘆了一聲。
楊過心頭髮酸,但不敢顯形於色,只殷勤的勸郭襄進食。
郭襄以前很健談,但現在這個樣子卻似魂不守舍,心不在焉,東扯西拉,沒有一個話題,楊過暗嘆不已。
待郭襄吃了一些東西,楊過用右手拿著那個竹筒,對郭襄道∶“二姑娘,有位武林朋友,托我把這個東西交給你,難得今日在這裡遇上你,正好了了我一椿心愿。
他說這裡面是一篇武學功法,他要你好好修練,將來說不定可以在武林中自成一派。
”說著遞過那個竹筒。
郭襄訝異的啊了一聲,伸手接了過來,拔開竹筒的塞子,取出那幅寫滿了字的布巾,她匆匆的看了幾眼,卻都看不懂,不由得有些失望。
楊過忙道∶“要不要我做些解釋?那很容易懂的。
”神鵰之逍遙篇郭襄毫無心情,微微搖頭,一邊捲起那幅布巾塞入竹筒,又將竹筒放入她肩上的革囊,一邊笑道∶“謝謝伯伯,不用了,我有的是時間,將來再慢慢參詳好了,但不知是那位前輩送我這篇功訣,也不知要怎樣謝他?”